![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5324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5324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5324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政治生活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政治生活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民主决策: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政治生活》第二课的第一框题,承接第一课对我国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民主权利的认识。本框题学生要了解选举方式的类型,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及珍惜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民主选举还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因此,本框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框题的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识记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这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局限性及适用范围。 ②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和解读理解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及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 ③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和问题探究体会公民应当珍惜选举权利和正确行使选举权。 (2)能力目标: ①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②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通过观看视频和相关问题的探究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②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优点和局限性。 (确立依据:根据课标要求种的“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选择题经常考这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我确定了这一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 珍惜公民的民主选举权利。 (确立依据:根据课标要求中的“表达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和珍惜民主选举权利的意义比较抽象及公民正确行使民主选举权利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我将“珍惜公民的民主选举权利”设置成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各个团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太好。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学生获取外界消息的途径非常有限。所以,学生对于课外的话题或者事件非常感兴趣。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在或多或少都看到了一些选举活动,在学校也参与过班级班委的选举,部分学生在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举,对于选举并不陌生。但是,要让他们用专业的只是来解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我选取了比较新的事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依据:根据我校政治学科 “先学后教,案例分析,当堂联系”的教学模式,我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并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学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法,由最初的独自学习到同桌合作再到小组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由于珍惜公民的民主选举权利的意义比较抽象,对待公民民主权利需要运动,因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2016年奎屯市人大代表选举的一张选民证的照片导入新课。 问题:(1)这张选民证的用途是什么? 学生回答:选举人大代表 (2)这是公民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 学生回答:选举权过渡:非常好,这是公民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在我国,公民最广泛、最普遍的政治参与就是民主选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民主选举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本地真是的事件和前面学过的选举权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和信心。)展示两张图片: 问题:这两张图片哪一张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学生甲:第一张。学生乙:第二张。教师:这两位同学哪一个的答案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我们要注意:选举权不等于民主选举。选举权:仅仅指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选举。民主选举:范围更广,除人大代表的选举外,还包括选举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和政党、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和领导人的活动。(设计意图:正确区分选举权和民主选举权利。这是做题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易错点。)环节二:探究新课活动一: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P15-18,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局限性?
2、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正确对待公民选举权有哪些意义?
4、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一)选举面面观镜头一:这是某村进行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一位百岁老人亲自参加投票。
镜头二:全乡各户代表对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问题:以上两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什么选举方式?学生回答:镜头一:直接选举;镜头二:间接选举。教师:看来同学们的自学效果非常不错,那么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相关知识。(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从选民的角度: (1)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2)间接选举:由选民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注:学生回答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过渡:这两种选举方式有什么优点、局限性?它们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请结合教材16页和17页的相关链接快速完成下列表格。活动二:合作探究一 关于选举成本:据统计,(直接选举)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的财力支出而实际支出要远远高于这些。练习: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C )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设计意图:通过和同桌的合作,共同探讨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简单强调选举成本,加深理解。紧接着的练习及时检测并巩固所学内容。)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相关知识掌握地很不错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2、候选人的角度: (1)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2)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活动三:合作探究二请和同桌合作,快速完成下列表格。教师: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差额选举都会导致虚假宣传、贿选等情况的发生,只有在没有正确引导、合理规范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是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和同桌的合作,共同探讨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简单强调做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渡: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选举方式更好,要结合实际,辩证地认识每一种选举方式。那么,我们国家的选举方式是怎样的?受那些因素制约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展示图片与文字:建国以来我国选举的变化: 问题:选举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甲:建国初期,大多数人们不识字;现在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了。学生乙:建国初期,生产力落后,生产不出那么多的纸张。学生丙:建国初期比较穷,国家没有能力提供选举所需要的经费……3、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文化水平和国家性质。过渡:那么我国当下采用的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问题:从材料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①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直选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②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4、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过渡:在我们国家民主选举有法律的规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下现象。 这三张图片中的候选人及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怎样的?学生:都是违法的行为。教师:非常好。面对这些现象,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民主权利呢?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活动四:合作探究三带着问题观看2016年上海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http://www.le.com/ptv/vplay/27049789.html) 的视频。回答下列问题:(1)视频中的选民是以怎样的态度参加选举的?
(2)他们选举代表时最看重什么因素?
(3)假如让你选人的大代表,你会从哪些方面做出选择?
(4)结合教材和视频,说出人们是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的?
(5)结合教材回答,为什么要珍惜选举权利?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意义)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从选举素养说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从选举态度说积极参加选举,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选举能力说要不断提高选举能力,选举时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环节三:课堂小结 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今天,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投出理性的一票。环节四:课堂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指出:村委会换届选举要全面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普遍设置秘密写票处,广泛推行竞职演讲、治村演说。上述要求( D )
①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会导致虚假宣传
②可以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③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择满意的当家人
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C )
A、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
B、国际环境变化了
C、国民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了
D、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了3、 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D )
A、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
B、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管理
C、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以及被采纳的多少
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漫画《一手交钱一手交票》说明了(A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漫画中该选民的贿选行为( B )
①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②妨碍了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四、板书设计: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选举面面观(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选民的角度:(1)直接选举(2)间接选举2、候选人的角度(1)等额选举(2)差额选举3、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4、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意义2、要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政治生活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政治生活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导入新课,推进新课,课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政治生活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