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含解析专题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4世界地理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5中国的地形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7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8中国的自然资源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9中国人文地理概况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天津高三二模]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为某年2月4日~5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造成2月4日甲地附近霜冻线闭合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D.地形因素
2.图中反映的天气过程可能会带来( )
A.甲地气温持续升高B.乙地雾霾天气消散
C.丙地港口出现封冻D.丁地春小麦遭冻害
[2021·北京高三二模]下图为某流域某日平均每30分钟雪深与气温关系(融雪期间没有明显降雪降雨天气发生)。读图,完成3~4题。
3.推断该地可能位于( )
A.新 B.吉C.鲁 D.湘
4.此次融雪( )
A.积雪深度下降三分之一B.融雪量滞后于气温变化
C.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发生D.为甘蔗的种植提供水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2019年6月11日上午,来自多家中央媒体及地方媒体的记者齐聚江西省于都县,开启了“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约两个月的时间内,记者们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的采访之旅。下图为长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当年红军长征路线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C.植被 D.河流
6.记者在“再走长征路”途中,看不到的植被是( )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
7.“记者再走长征路”期间( )
A.日出方位由东南向东北方向移动
B.延安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瑞金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延安白天一直长于瑞金
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经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8~9题。
8.在海拔2500米左右地区,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增加B.蒸发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草本植物减少
9.在海拔3300米左右地区,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本植物减少,地表光照充足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分盈余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亏损
二、综合题
10.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
(2)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专练86 中国的气候
1.D 读图可知,根据等值线判读规律,甲地闭合圈内温度高于0℃。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等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对寒冷的冬季风起屏障作用。所以甲地受霜冻影响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B 读两图可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冷空气不断南侵,气温降低,甲地虽受冷空气影响小,但也不会持续升温,A错误;冷空气可能会有大风,因此乙地雾霾天气消散,B正确;丙地始终位于霜冻线以南,港口不会出现封冻,C错误;丁地不是春小麦种植区,D错误。故选B。
3.A 由图可知,该地大约北京时间10点左右开始明显升温,说明该地日出时间大约为北京时间10点左右,由此推测该地位于我国西部,可能为新疆,A正确;吉、鲁均位于东部,B、C错误;湘位于我国南方,没那么深的积雪且日出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A。
4.B 由图可知,雪深原有约240mm,融化后还有200mm左右,减少了不到三分之一,A错误;气温大约在10点明显回升,而雪深明显减少大约从12点开始,融雪量滞后于气温变化,B正确;该流域积雪较厚,可能为山区,城市主要位于山麓的冲积扇或绿洲地区,积雪融水不会造成城市内涝,C错误;该地纬度高,有积雪,不适宜种植甘蔗,D错误。故选B。
5.A 长征是红军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当时红军装备较差,实力较弱,山区是敌人防守较弱的地带,而且崎岖的地形利于转移和隐蔽,故选A。
6.C 山区海拔较高,会有针叶林景观,排除A;延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发育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B;常绿硬叶林发育在地中海气候区,我国没有这种气候分布,故选C;从瑞金到金沙江,沿途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会存在常绿阔叶林,排除D。
7.D 由材料可知,在约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到北回归线,然后再向南移动,但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图中各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这期间,日出方位始终位于东北方向,A错;延安日出时间先越来越早,后逐渐变晚,B错;瑞金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错;太阳直射北半球期间,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白天越长,延安纬度高于瑞金,故D正确。
8.C 在垂直方向上,木本植物受水分影响的程度大于热量。在山地一定高度处,降水量大、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会较高,C正确。土壤肥力大小无法判断,故A错误。随着海拔增加,气温会降低,蒸发量会减少,故B错误。草本植物减少对木本植物增加影响较小,故D错误。
9.A 在海拔3300米左右地区,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主要是因为木本植物较少,地表光照充足,A正确。水分盈余或亏损情况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故排除B、D。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草本植物生长,故C错误。
10.(1)气候的大陆性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和四川盆地。
(2)有利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和雨热同期使得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范围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能在我国生长。不利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季冷空气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秋季节台风带来水灾、风灾等。
(3)藏北高原地势高峻,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谷地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中国的气候,共3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4中国地理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