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学设计 (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学设计 (3)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教学目标:
    1、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控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原理。
    3、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
    4、 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5、 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直观性较差,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具有庄重而阳刚的青铜器之美,了解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由厚重的青铜工艺,打击音乐逐渐发展成轻而实用的冶铁工艺和轻快柔美的管弦音乐。
    教学难点:
    认识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1、古今对比,巧妙导入
    出示大量的中国古代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品的图文资料,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讨论编钟、鼎、长信宫灯、孔明灯、浑天仪、赵州桥、唐三彩等古代艺术的结晶与现代科技的某些联系。
    2、 范图导入,创立情境
    欣赏西方的有平行透视原理的绘画,及金字塔等建筑。组织讨论中、西方古代艺术的成就及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及中西方艺术的特质。
    3、 提问引导,激发思维
    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式:
    1、 提出科幻艺术推进科学设计,使发明创造成为现实,还是先有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艺术产品的发展?
    2、 从思维科学角度看,先有科学的猜想才有形象的产生还是由形象本身总结出科学的结论?组织学生找论点,写出自己的观点,组织分小组进行争论从中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① 欣赏 展示表格,明确欣赏程序
    ②讨论 自由讨论,小组分工合作
    ③争论 师生互动,讲评分析
    ④写结论 写出心得,归纳总结
    3、讲解平行透视,即焦点消失近大远小的规律,让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体会表现平行透视,可画出可示意透视线
    4、在实际操作中欣赏可分为:描述其外形与特征
    分析其美学价值与科技含量
    判断其视觉美感与科技功能
    评述可分为:
    个人口述
    文字表达
    小组讨论
    师生讨论

    相关教案

    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堂发展,课后延伸,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优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堂发展,课后延伸,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岭南版七年级上册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式,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