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强化练习(1)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40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光现象强化练习(1)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40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光现象强化练习(1)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40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光现象强化练习(1)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 )A.7点20分 B.9点10分 C.3点40分 D.4点20分2.晚上小明在路灯下玩,他逐渐靠近路灯后又逐渐远离路灯,则他在地面上的影子(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逐渐变短3.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C.织女星 D.点燃的蜡烛4.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 )A.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光的色散5.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违反了光的反射定律( )A.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90°B.入射角减小15°,反射角也减小15°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40°6.如图所示,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 B在实验中也应该点燃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蜡烛 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7.人类为了探索自然规律,总结出了很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等效替代法”等。在下面几个物理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理想模型法的实验是( )A.真空实验中,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利用悬挂的乒乓球来探究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平板玻璃进行实验D.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8.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9.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形状不同的亮斑,关于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亮斑的亮度相同B.这些亮斑都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C.这些亮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亮斑的形状都由孔的形状决定10.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保持不动,如图所示。向碗内慢慢加水,直到刚好再次看到整个硬币,此时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11.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月亮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光的镜面反射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折射现象12.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紫外线除具有杀菌的作用外,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______,验钞机就是利用这特点来工作的:电视遥控器通过______对电视进行控制。1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若反射光线垂直于折射光线,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如果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传播速度将______(最后一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千古名句。月光下李白的影子是光的_____现象,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所形成,这些“倒影”往往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进入了水中。16.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并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保留作图痕迹)17.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平面镜中的像将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子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站在平面镜旁面对时钟,看见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实际时间是______。18.小明和同学周末去汾河游玩,他们发现一只小鸟在离河面10米的上空飞行,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_m,又看到湖中的“鱼”在“白云”中游来游去,他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______(选填“深”或“浅”),看到的“白云”比实际白云更______(选填“亮”或“暗”)。19.如图,小宇同学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通过探究观察发现,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可以用光的 ______来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0.为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小东同学将一细光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既发生了折射现象,又发生了反射现象,如图所示OB是反射光线。(1)请你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入射光线,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______;(2)实验中可观察到: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通过实验还可以验证,光折射时,光路是______(填“不可逆的”或“可逆的”)。 三、实验题2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与桌面______,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甲放在玻璃板的左侧,则蜡烛乙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在图(2)中人眼应沿______(选填A、B、C、D)方向才能看到甲的像;移动蜡烛乙,直到_____,此时乙的位置就是甲的像所在的位置;要说明平面镜成等大的像,对蜡烛甲、乙的要求是______;(3)要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该选较______(填“亮”或“暗”)环境;(4)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光屏放在______的位置,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填“实”或“虚”)像;(5)如下图是某同学在白纸上记录的蜡烛和玻璃板的位置,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他正确的测出了蜡烛甲、乙的中心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了下表,他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蜡烛位置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A5.55.1B8.07.6C4.54.1 22.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2)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_________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4)若在实验中蜡烛A以1m/s的速度沿跟玻璃板平行的方向移动,则其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A的速度为______m/s。(5)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___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B应与蜡烛大小相同,目的是比较像和物的 ______关系;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7)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是:______。实 验 次 数 1 2 3 4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 8.68 10.35 13.52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73 10.35 13.48(8)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刻度尺、④光屏、⑮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⑩火柴。(1)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既能看到A蜡烛的像,又能看到______,方便确定像的位置。(2)小红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人,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分别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关系。
(3)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后面的蜡烛B,井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成“不能”),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像(选填“实”或“虚”)。(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并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得到的平面镜成像其中的一条规律:像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物到镜面的距离。
参考答案1.B2.B3.A4.A5.A6.D7.D8.C9.C10.B11.C12.B13.荧光物质发光 红外线 14.30° 60° 变大 15.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16.55° 17.8 不变 3︰40 18.20 浅 暗 19.实像 直线传播 无关 20. 减小 可逆的 21.垂直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乙蜡烛与甲的像重合 大小相等 暗 乙 光屏上没有像 虚 垂直 玻璃板有厚度 0.4 22.确定像的位置 a 较黑暗 0 没点燃 大小 不变 不能 虚 测量距离时有误差 10:35 23.① 蜡烛B 大小 不能 虚 不变 等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