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练习(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练习(1)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练习(1)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239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北师大版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装满水的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一定会听见三次声音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身高是1.8米的人站在高1米平面镜前成的像大小一定为1.8米
D.如果声音的响度是,人耳几乎听不见,该声音一定属于次声波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5 m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C.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5.“十一”期间,小明跟爸爸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如图是仪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士兵正步走时的步幅约为75dm(步幅:一步的距离)
B.士兵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
C.天安门城楼相对于行进中的仪仗队是运动的
D.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红旗是因为红旗发生了镜面反射
6.声、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7.以下关于实验中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究光时引入光线是建立了一种理想模型
B.真空铃实验用到了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C.研究声音传播时将声波比作水波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D.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水花四溅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8.如图所示,下列四句诗描述的光现象中,有一个图片的物理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千竿竹影乱登墙B.对镜帖花黄
C.天在清溪底D.掬水月在手
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星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能辨别出是钟声依靠的是声音的音色
10.同学的手上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在暗室中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他看到两朵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呈白色
B.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白色
C.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呈蓝色
D.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蓝色
11.体温检测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B.红外测温仪测温说明只有发热的人能发射红外线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先用力把水银向下甩到位
1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1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单位换算:10m/s=______km/h。
14.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EF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AOF=35°。图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_,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_°,折射光线在___________(水/空气)中。
15.早在2400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用“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是沿______传播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
16.小明从水平放置平面镜里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______。
17.一位身高1.65m的女孩正站在2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玻璃门上端和下端各有30cm宽的不透光的广告纸挡着。则她的像高______米。透过玻璃门看到刚到站的地铁属于光的______。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面的乘客看到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的两个像的位置______(填“重合”或“不重合”)。
18.李云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距像的距离为 _______m;她向后退一步,她的像 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
19.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20.汽车的后视镜采用的是 ________面镜,它可以扩大视野,让司机看到更大范围的路况;雨后的夜晚,背着月亮走,看到积水的水面比路面 _________(亮/暗)。
21.站在湖边能清晰的看见白云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m,则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2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还可欣赏到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我们“看到鱼”是光从_______中射入到_______中,进入人眼后引起视觉。
三、实验题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和玻璃板,应选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
(2)如图所示,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M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的像将______(填“向左移”“位置不动”或“向右移”);
(3)如图所示,把四个模型分别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______。
A.B.C.D.
2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应选 ___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___________(选填(1)或(2));
③“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___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4.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要保持与镜面______;
(2)为了能在白色硬纸板上显示光路,纸板应尽量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______;
(3)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如图甲所示;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初步规律是____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若需进一步验证该规律的正确性,需______;
(4)让光线贴着纸板沿BO射O点,则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反射现象中______ ;
(5)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纸板F面绕接缝向前或向后翻折,此实验操作是为了探究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AO与ON的夹角______(是/不是)入射角。
2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蜡烛A作为物体来成像实验时,应该选用______(“透明玻璃”或者“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B______(“需要”或者“不需要”)点燃。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C
6.C
7.D
8.A
9.B
10.D
11.D
12.A
13.3×108 36
14.AO 55 水
15.直线 倒立
16.10∶51
17.1.65m 折射 重合
18.4 不变
19.倒立 实 光沿直线传播 灯丝形状
20.凸 暗
21.大于 水 空气
22.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 不能 位置不动 A
23.较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物体大小相等 相等 垂直 不能 虚
24.垂直 粗糙 漫反射 B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次实验 光路可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不是
25.茶色玻璃 不需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