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3)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3)练习题,共7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3)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B.0~5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C.在15s末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B.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C.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D.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会继续运动,是由于( )A.火药的推动力B.子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C.子弹具有惯性D.子弹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4.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 B.前5s内,A的路程为25m,B的路程为50mC.10s末A、B相遇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5.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一次小车所受的拉力、摩擦力,速度分别为、和,第二次小车所受的拉力、摩擦力,速度分别为、和,则下列关于力和速度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B.;;C.;; D.;;6.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m跳板决赛于2021年7月25日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我国选手施廷懋、王涵凭借着整齐划一的动作,一路领先,最终夺得此项比赛的金牌。如图所示是比赛的情景,则在两人入水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施廷懋是静止的( )A.跳板 B.现场观众 C.王涵 D.水池7.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20N( )A.一头象 B.一辆自行车 C.一个中学生 D.一只鸡8.某同学乘坐高铁由孝感北站去往武汉,在车上看到车厢内显示当时车速为288km/h。他估测车厢通过某一隧道用了5s,则该隧道长度约为( )A.1440m B.5184m C.400m D.40m9.国庆节,小明家和小亮家一起自驾游玩,两家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家汽车在小亮家汽车前5km的地方,公路旁的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观察到自家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并发现小亮家汽车经过10min追上了自家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当时环境声音为80dBB.小明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m/sC.小亮家汽车超速行驶D.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亮家汽车最少需行驶20min才能追上小明家汽车10.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C.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甲车静止、向北运动、向南运动都有可能D.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车可能向北运动、但不可能向南运动11.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二、填空题12.甲、乙两个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是 ______ m/s;若甲、乙同学的运动时间比是3∶2,则甲、乙同学的运动路程比是______ 。13.某帆船比賽中,如图所示,若以帆船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的,以岸边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的。若甲、乙两帆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速度之比为 ______。14.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通车,扬州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092m,一列长280m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_m/s,合______km/h。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的。15.如图所示,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m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1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比赛开始时,观众通过 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终点裁判通过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16.通村公路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在没有斑马线的通村公路上,当人们横过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穿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17.将一木块放于斜面上静止,木块对斜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18.我国古代诗词里描述相对运动的例子很多。“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中的两句。“远树”迎面而来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以 ______为参照物,“远树”也可以看成是静止的。可见,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 ______(选填“同一物体”或“不同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实验题19.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测量小明跑200m的速度。(1)小组成员用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操场测出200m的路程;(2)计时员记录小明跑完200m所用的时间,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m/s;(3)为了使小明的跑步速度测量得更准确一些,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滑块、斜面、刻度尺和 ______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_cm;tBC=_______s;vAB=_______m/s;vBC=_______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________,是在做 ________运动;(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_______(选填“大”或“小”)。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在实验中应水平______拉动木块,这是根据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生活生产中有很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______应用了甲、丙实验得出的结论;(填“A”“B”“C”或“D”)A.体操运动员做动作前手上涂镁粉B.磁悬浮列车“悬浮”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压紧车闸D.汽车轮胎上布满花纹(3)某次小英做实验时,刚开始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A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B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N;(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b)C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5)如图b)C中,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______相等;如图b)D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大小相等;(均填“一定”或“不一定”)(6)如图b)D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______N。
参考答案1.C2.D3.C4.A5.A6.C7.D8.C9.C10.D11.C12.7.5 9∶2 13.静止 运动 4:5 14.19.6 70.56 运动 15.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16.3 30 17.木块 地球 18.行船 河岸 同一物体 19.卷尺 40 5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0. 停表 小 40.0 1 0.2 0.5 大 加速 大 21.匀速 二力平衡 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C 3 不需要 不一定 一定 2.5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