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4节 生活中的抛体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 知道一般的抛体运动。
2. 理解平抛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3. 经历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斜抛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斜抛运动
教学难点
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斜抛运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播放有关排球比赛的视频。
教师活动:仔细观察视频,你会发现个别情况下排球的运动是平抛运动,多数情况下排球的初速度不是沿水平方向的。当抛出去的物体的初速度不是沿水平方向的,我们应如何研究它的运动呢?
讲授新课
一、抛体运动
教师活动:讲解抛体运动的相关概念。
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称为抛体运动。根据抛出物体的初速度方向,我们可把抛体运动分为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斜上抛运动和斜下抛运动)。
二、一般的抛体运动
教师设问:如果物体被抛出时的速度v0不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这种情况常称为斜抛),这时它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分析它的运动。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要分析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而加速度是由物体的受力状况决定的,故仍然需要从物体的受力状况开始着手。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加速度是0;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是g。
如图所示,以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数。设此物体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为
vx=v0csθ
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
vy=v0sinθ-gt
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
vx=v0csθ t
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
典题剖析
例1 (多选)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答案:CD
解析:两球在空中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g,选项A错误;由于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则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选项B错误;B球的射程大,则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在最高点的速度大,选项C正确;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则竖直分速度相同,由于B球的水平分速度大,则B球抛出时的速度大,落地时的速度也大,选项D正确。
例2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在参加跳远比赛,他腾空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L,成绩为4L。假设跳远运动员落入沙坑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
A.tan α=2 B.tan α=1
C.tan α=eq \f(1,2) D.tan α=eq \f(1,4)
答案:B
解析:腾空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L,从最高点到落地过程中,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L=eq \f(1,2)gt2,解得
t= eq \r(\f(2L,g))
运动员在空中最高点的速度即为运动员起跳时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则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vx=eq \f(2L,t)=eq \r(2gL)
根据运动学公式,在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那么运动员落到地面时的竖直分速度为
vy=gt=eq \r(2gL)
运动员落入沙坑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tan α=eq \f(vy,vx)=eq \f(\r(2gL),\r(2gL))=1
故B正确,A、C、D错误。
课堂小结
必修 第二册第2节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2节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时间延缓效应,长度收缩效应,质能关系,奇妙的时空弯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平抛运动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平抛运动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二册第3节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二册第3节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希腊人的探索,文艺复兴的撞击,牛顿的大综合,人类“飞天”梦的实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