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课件ppt
展开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
课题 | 第二节 人口迁移 | 单元 |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 |
课标要求 |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
素养 目标 | 1.区域认知: | 结合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会分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 ||
2.综合思维: |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
3.地理实践力: | 了解自己家乡人口迁移的情况,并分析迁移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 |||
4.人地协调观: | 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 |||
重点 | 运用资料,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
难点 |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新课 | 同学们,我们即将观看两段导入视频,导入1是“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七成以上”的新闻报道,导入2是“欧洲人口两千年来的迁移轨迹”。请同学们结合导入情景思考问题:影响人口迁移和人口空间流动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空间变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视频观看完毕,进行提问。) 同学们,学完本节课的内容相信你会对这些有更全面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人口迁移。 | 认真观看导入情景,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尝试回答老师问题 | ||||
展示学习目标 | 1.区域认知: 结合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会分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2.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 了解自己家乡人口迁移的情况,并分析迁移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4.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 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 ||||
新课讲授 |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 提问:结合教材内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有怎样的区别? 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人口的日常通勤活动、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而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举例: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人口流动) 外出上大学的大学生。(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属性 人口迁移具有两个重要属性:一是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二是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这就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流动行为。所以,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人口迁移。因人口的日常通勤活动、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而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请判断下列现象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地理社团成员周六外出活动(不是) 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是) 小红随全家从海口市搬到佛山市读书(是) 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不是)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相当复杂。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人口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常常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人地关系,成为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经济因素之外,自然、政治、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提问】请思考影响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 因素1:气候 影响: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举例: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因素2:水源 影响: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举例: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因素3:土壤 影响: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举例: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因素4:矿产资源 影响: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举例: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 因素5:自然灾害 影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举例:西非的环境难民 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1:经济因素 影响: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举例:“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因素2:交通和通信 影响: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 举例: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因素3:文化教育 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举例: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因素4:婚姻家庭 影响: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举例:进城务工人员“举家迁移” 因素5:政治宗教 影响:政治变迁;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举例: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 总结: |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 |||
二、国际人口迁移 | 由于人口的发展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因而,国际人口迁移往往反映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1)20世纪以前,世界不少地区处于开发和待开发状态,与之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方向:旧大陆→新大陆 欧洲→美洲、大洋洲(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非洲→美洲(黑奴贸易)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 第二,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三,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3)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出国和迁入国都有影响。对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来说,迁入人口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而其中具有专门技能的迁入人口,不但可以带来迁出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费用。对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的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的人口压力,但由于这些迁出人口往往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这样,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后劲不足。 |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 ||||
三、我国人口迁移 |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政治需要、战火灾荒和收入改善等方面。 提问:观看视频“中国人口大迁移之闯关东”,思考闯关东的影响因素。(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是否讲解) 【提示】经济因素: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的加剧。明朝中期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山东等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纷纷迁至当时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开荒种地。 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导致饥荒加剧。鸦片战争前后,中原地区灾害频繁,灾民纷纷迁往辽东。1 936年华北大水灾及其后连年灾荒,使山东移民纷纷流往东北地区,并在1940年前后形成1928年大饥荒以来的又一次人口迁移高峰期。 政策因素:清朝东北地区多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光绪年间全面开禁,接纳大批关内移民,人口迅速增加。 (1)古代: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为把关中平原一带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经济中心,曾经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西晋发生的“永嘉丧乱”、唐代发生的“安史之乱”、北宋发生的“靖康之变”,都造成了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2)近现代:在现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1942 年发生的中原大饥荒,导致中原人口大规模向西南、西北诸省区迁移。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省的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前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3)人口迁移的影响 |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 ||||
当堂演练 | 下图为某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回家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各省份去外地打工主选地有所不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B. 陕西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 C. 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D. 湖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2.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反映出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B.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1. C 2. D 【解析】1、春运图体现了春节期间各地打工人群回家过年的路线,图示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陕西外出打工的主选地为广东;河南外出打工的主选地为广东;湖北外出打工的主选地为广东。选C正确。 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是因为北京经济发达就业、经商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是经济因素;学生流是因为这里高校多,教育水平高,是社会文化因素。选D正确。 | 思考,回答 | ||||
当堂演练 | 3、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 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模式,该地比较凸出的人口问题是 ,主要应对措施是 (2) 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因素 C.家庭婚姻 D.求学 (3) 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地。 (4) 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0.2 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B (3)A (4)有利: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先进技术和人才流入;推动城市化发展 不利: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解析】(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B地的自然增长率为-0.2,人口增长率为负,低出生、低死亡是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该地大于等于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达11%,出现明显的老龄化问题;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应鼓励生育、鼓励移民。 (2)A地人口高出生、低死亡,是传统型人口模式,是发展中地区;B地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发达地区;人口A→B流动,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因素。选B正确。 (3)A出生率高,人们更注重多生,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B地出生率为负,人们生育的意愿不高。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和弊两方面;利表现在人口迁入,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先进技术和人才流入;推动城市化发展。不利表现在:大量的人口迁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 思考,回答 | ||||
课堂小结 | 回忆,思考,总结,记笔记 |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课件ppt</a>,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的概念,洋春运,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民工”涌向城市,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课件ppt,共6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