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学设计(二课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182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题,完成目标1,完成目标2,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课文。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板题)。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 二、完成目标1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自学指导:1、将字音写到有关词语旁。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2、再自由朗读课文,如还有生字请举手。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4、时间:2分钟 学生自学,师了解学情。(5分钟) 检查自学效果。三、完成目标2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译讲课文。自学指导:1、先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焉,助词,无义。阅十余岁,经历 年,求二石兽于水中,寻找以为顺流下矣。下,往下游去。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这件事 “尔辈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èi),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荒唐一老河兵闻之,讲学家的话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其反激之力,的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形成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像这样遂反溯(sù)流逆上矣。于是如其言, 按照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只 主观判断2、再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译讲。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自学效果。四、当堂训练: 1、 理解下列重点字词的含义①二石兽并沉焉。②阅十余岁③是非木柿 ④但知其一 ⑤岂有为暴涨携之去⑥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2、理解文中“之”字的含义①闻之笑曰 ②沿河求之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当求之于上流 ⑤ 其反激之力 ⑥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⑦然则天下之事3、翻译下列句子。①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②其反激之力,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课后反思: 《河中石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课文中寻找石兽的方法。2、分析认识的原因,明白所讲的道理。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上节课我们翻译了河中石兽,谁能简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生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河中石兽(板题)。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能够说出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学生自学,师了解学情。(5分钟) 检查自学效果。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分析原因,明白道理。投影出示:学习目标:分析三个人认识的原因,明白所讲的道理。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浏览课文,并在书上做好批注:1、庙僧和讲学家的认识错在哪里?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2、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学3分钟,然后小组交流3分钟。6分钟后比谁能声音响亮的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检查自学效果。四、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指导: 一段一段反复读,反复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第1段。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5 河中石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提示,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5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课堂总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