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8-10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共30分)
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小丽同学跑步用时 B.小明同学立定跳远成绩为
C.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约为 D.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
2.(3分)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 内运动, 内运动, 内运动
C.每隔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3.(3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可以传声
D.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4.(3分)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
5.(3分)如图所示,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
B.倒影
C.站排
D.日晷
6.(3分)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两块玻璃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 两块玻璃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 块玻璃下表面, 块玻璃上表面有小水珠
D. 块玻璃上表面, 块玻璃下表面有小水珠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B.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到缩口以下
C.体温计放在沸水中煮 便可消毒
D.十月份鞍山的最高气温为 12 摄氏度
8.(3分)一辆客车与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间是一条平直的公路,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 客车始终比轿车行驶的快
C.客车在 比在 的时间段速度大
D.从甲地到乙地,轿车的平均速度大
9.(3分)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C.温度降低到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还有水蒸气
10.(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和潮湿的路面都能发生光的反射
B.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分)如图甲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实物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那么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如图乙是机械停表表盘,此时它的读数是 。
12.(2分)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他们彼此之间是相对 的。
13.(2分)人走在马路上,不停地听到汽车鸣笛声,是 传播了鸣笛声。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乱象,市交管局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违法信息。
14.(2分)如图所示为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消音靴能够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过大而暴露目标。
15.(2分)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最低气温可达,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
熔点
沸点
酒精
水银
16.(3分)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
17.(2分)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18.(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则入射角等于 (角度);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转动平面镜,使减小,则反射角等于 (角度)。若与镜面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角度)。
19.(2分)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0.(2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请在图中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
21.(2分)如图所示,是一条反射光线,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2.(2分)如图,请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画出点的像。
四.简答题(共4分)
23.(4分)寒冷的冬天,草叶上、树枝上常常出现“挂霜”现象;大街上卖起了诱人的冰糖葫芦,制作冰糖葫芦时需要给山楂“挂糖”。请你用热现象的知识说明“挂霜”和“挂糖”的过程。
五.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过程、公式和文字说明,共16分)
24.(8分)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多少倍?
25.(8分)某同学在汽艇上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他听到了回声。(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若汽艇是静止的,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
(2)若汽艇以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
六.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6.(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滑到坡底处的时间;再次将小车从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滑到中点处的时间。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或“” 处静止释放,并在处开始计时,在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并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 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
(4)同组的小丽计算到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
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中,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是正确的。
27.(9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 状态。
(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热。
(6)小明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断:如果一直加热下去(烧杯中水不烧干),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你认为他的推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
28.(5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
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节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 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 。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
(4)水沸腾时,我们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 (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
(5)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
29.(5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
(3)以法线为轴线,将纸板的面绕法线向前或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变化。
(4)同学们测得两角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入射角
反射角
小明分析上表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小聪认为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针对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8-10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共30分)
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小丽同学跑步用时 B.小明同学立定跳远成绩为
C.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约为 D.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
【解答】解:、小丽同学跑步用时约,故错误;
、小明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约为,故错误;
、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约为,故错误;
、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故正确。
故选:。
2.(3分)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 内运动, 内运动, 内运动
C.每隔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解答】解:、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故不符合题意;
、内运动,内运动,内运动,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认为速度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不符合题意;
、物体每隔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不符合题意;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
3.(3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可以传声
D.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解答】解:、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高,故是错误。
、声音在真空中的不能传声,故是错误;
、人说话通过水传播给鱼,故是正确;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并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是错误。
故选:。
4.(3分)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
【解答】解:、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工作的,故正确;
、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故错误、正确;
、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频率范围高于20000赫兹,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故正确。
故选:。
5.(3分)如图所示,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
B.倒影
C.站排
D.日晷
【解答】解:、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站排时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不符合题意;
、日晷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6.(3分)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两块玻璃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 两块玻璃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 块玻璃下表面, 块玻璃上表面有小水珠
D. 块玻璃上表面, 块玻璃下表面有小水珠
【解答】解: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温度高,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故选:。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B.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到缩口以下
C.体温计放在沸水中煮 便可消毒
D.十月份鞍山的最高气温为 12 摄氏度
【解答】解:
、冰箱冷藏室中的温度约为,里面的矿泉水的温度约为,故正确;
、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甩几下,使水银面低于即可,没有必要全部甩到缩口以下,故错误;
、体温计的量程为,沸水的温度约为,沸水的温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不能用沸水消毒,故错误;
、十月份鞍山的最高气温约为,故错误。
故选:。
8.(3分)一辆客车与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间是一条平直的公路,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 客车始终比轿车行驶的快
C.客车在 比在 的时间段速度大
D.从甲地到乙地,轿车的平均速度大
【解答】解:
、由图象知,轿车通过程与时间是正比例图象,即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由图象知,前客车和轿车通过的路程都是,所以这段时间里两车快慢相同,故错误;
、由图知,客车在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在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则速度分别为:,,则,所以,客车在 比在 的时间段速度小,故错误;
、由图知,从甲到乙地,客车所用时间,轿车所用时间,路程相等,由可知,客车的平均速度大,故错误。
故选:。
9.(3分)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C.温度降低到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还有水蒸气
【解答】解:、海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在任何温度下,海水都有可能变为水蒸气,故错误;
、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没有发生物态的变化,当大水滴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可能会形成雨,故正确;
、水蒸气低于就能液化成水,低于时凝华成雪或霜,故错误;
、降雪的时候,因为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所以空气中也有水蒸气,故正确。
故选:。
10.(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和潮湿的路面都能发生光的反射
B.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亮
【解答】解:、干燥和潮湿的路面都能发生光的反射,故正确;
、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路面上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正确;
、由于光射到潮湿的路面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有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错误;
、由于光射到干燥的路面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有较多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亮,故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分)如图甲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实物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那么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50.0 ;如图乙是机械停表表盘,此时它的读数是 。
【解答】解:(1)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约,5号电池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左右,所以“500”的含义是此电池的高度为;
(2)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更靠近,示数是;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50.0;135。
12.(2分)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运动 的,他们彼此之间是相对 的。
【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在变化,他们是运动的;因为它们速度是相同的,选取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3.(2分)人走在马路上,不停地听到汽车鸣笛声,是 空气 传播了鸣笛声。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乱象,市交管局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违法信息。
【解答】解:(1)人走在马路上,不停地听到汽车鸣笛声,是空气传播了鸣笛声;
(2)回声定位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通过接受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确定物体的位置。
故答案为:空气;超声波。
14.(2分)如图所示为中国特种兵装备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消音靴能够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过大而暴露目标。
【解答】解:中国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响度,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
15.(2分)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最低气温可达,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
熔点
沸点
酒精
水银
【解答】解:由图知:
①温度计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液柱最高处在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为。
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在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在气温低于时,水银是固态的。当南极的温度很低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
故答案为:;酒精。
16.(3分)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
【解答】解:
左图中,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低于碘的熔点为,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右图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也肯升华。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汽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
故答案为:升华;熔化;凝华。
17.(2分)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1)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泉内的水先汽化,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2)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见踪影,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熔化。
18.(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则入射角等于 (角度);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转动平面镜,使减小,则反射角等于 (角度)。若与镜面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角度)。
【解答】解:(1)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则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2)若保持不动,转动平面镜,使减小时,则入射角变为,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
(3)若与镜面垂直入射时,此时的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故答案为:;;。
19.(2分)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光在空气中沿 直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
【解答】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反射或者本身能发光,根据题干可知:当光射到隐形物质表面上时,不会被反射,光顺着衣服“流走”,没有光线射入人眼,故旁边的人看不到它。
故答案为:直线;反射。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0.(2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请在图中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
【解答】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画图表示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眼看不到的范围,图示如下:
。
21.(2分)如图所示,是一条反射光线,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题目中已经过入射点做出了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即可做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2.(2分)如图,请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画出点的像。
【解答】解:从点光源向镜面发出两条入射光线,其中一条垂直射向镜面,入射点分别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点,点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共4分)
23.(4分)寒冷的冬天,草叶上、树枝上常常出现“挂霜”现象;大街上卖起了诱人的冰糖葫芦,制作冰糖葫芦时需要给山楂“挂糖”。请你用热现象的知识说明“挂霜”和“挂糖”的过程。
【解答】答: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山楂上的液态糖浆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五.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过程、公式和文字说明,共16分)
24.(8分)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多少倍?
【解答】解:(1)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甲通过的路程为,行驶的时间为,
则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可知,在第甲、乙相遇,乙通过的路程为,相遇前所用时间为:,相遇后所用时间为:,
则相遇前乙的速度为:,相遇后乙的速度为:,
则:,
因此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答:(1)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
(2)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25.(8分)某同学在汽艇上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他听到了回声。(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若汽艇是静止的,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
(2)若汽艇以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答】解:(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即:,
由得,汽艇到高崖的距离:
;
(2)由可得,内汽艇通过的路程:
,
声音走的路程为:,
如右图所示,喊话时离高崖的距离为:
,
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的距离为:
。
答:(1)若汽艇是静止的,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
(2)若汽艇以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
六.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6.(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滑到坡底处的时间;再次将小车从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滑到中点处的时间。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或“” 处静止释放,并在处开始计时,在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并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 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
(4)同组的小丽计算到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
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中,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是正确的。
【解答】解:(1)由题知,小车运动的距离,,
所用的时间,,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所以,即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处静止释放,并在处开始计时,在处停止计时;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
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对应的速度为;
(4)计算至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需利用段的路程与通过段所用时间计算,而不是与段速度的平均值,故方法1是正确,方法2错误。
故答案为:(1)小于;(2);(3)加速;0.8;(4)方法1。
27.(9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乙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该实验应选用 碎冰块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但要继续 吸 热。
(6)小明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断:如果一直加热下去(烧杯中水不烧干),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你认为他的推论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均可达到沸点,但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
【解答】解:(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来进行实验,这样受热均匀,效果较好;
(4)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第8min时冰处于熔化状态,所以为固液共存态;
(5)由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6)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乙;(3)碎冰块;(4)晶体;固液共存;(5)不变;吸;(6)不正确;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均可达到沸点,但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28.(5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
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节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 铁圈 (选填“铁圈”或“铁杆” 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 。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
(4)水沸腾时,我们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 (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
(5)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
【解答】解:(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
(2)该实验需要记录温度和时间,所以需要的主要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
(3)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热水温度较高,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4)水沸腾时,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水蒸气;
(5)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一切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
故答案为:(1)铁圈;(2)秒表;(3)缩短加热时间;(4)水蒸气;(5)沸点。
29.(5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显示光路 。
(2)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
(3)以法线为轴线,将纸板的面绕法线向前或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变化。
(4)同学们测得两角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入射角
反射角
小明分析上表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小聪认为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针对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
【解答】解:(1)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
(2)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3)以法线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面绕法线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的不足: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可能不是普遍规律;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垂直;(3)不发生;(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35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