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学案及答案
展开
第三节 防灾减灾
学习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
1.了解防灾减灾的手段。 2.掌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内容。 3.了解自救与互救内容。 4.掌握自救与互救的具体方法。 | 区域认知:通过自然灾害分布图,明确不同区域主要防避的自然灾害类型。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各种自然灾害类型的特点,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防避措施。 人地协调观:通过各种自然灾害的防避,分析灾后减灾救灾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模拟各种自然灾害,学会灾害中自救、互救的方法。 | |
本节要点 | 1.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2.面对自然灾害,掌握自救与互救措施至关重要。 | |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防灾减灾手段
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 防 !!!!为主,#### 防抗救 !!!!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表所示:
手段 | 内容 |
灾害 监测 | 建立由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 孕育 !!!!、发生、#### 发展 !!!!和致灾#### 全过程 !!!!进行动态监测 |
灾害 防御 | 修建#### 水库 !!!!、堤坝、#### 防护林 !!!!等防灾工程;施行防灾减灾的#### 法律法规 !!!!,开展减灾教育 |
灾害 救援 与救 助 |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 应急 !!!!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应急#### 预案 !!!!,调动救援物资和#### 人员 !!!!,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 心理 !!!!援助 |
灾后 恢复 |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促进灾区#### 经济 !!!!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 灾种 | 措施 |
较准确预 测的自然 灾害 | #### 洪涝 !!!!、#### 台风 !!!!等 | 及时关注天气#### 预报 !!!!及灾害#### 预警 !!!!信息 |
较难准确 预测的自 然灾害 | #### 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 !!!!灾害 | 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防灾#### 应急包 !!!!,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 应急避难 !!!!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 演习 !!!!活动,树立#### 防震 !!!!意识 |
2.灾中救助
将灾害与逃生方法连起来。
3.灾后自我保护
(1)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的食物,要喝煮沸的#### 热水 !!!!,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 消毒 !!!!,待电器#### 干燥 !!!!后再使用。
(2)地震过后,往往还有#### 余震 !!!!,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 广告牌 !!!!、#### 电线杆 !!!!等危险区域。
合作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
防灾减灾手段
┃┃问题探究 ■
人民日报北京2月19日电2019年1月以来,青海省多地连续发生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造成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严重雪灾。根据灾情发展,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向青海省雪灾区派出工作组,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救灾工作。据青海省应急厅报告,截至2月19日17时,玉树州直接经济损失6 548万元。省、州、县各级共累计安排救灾资金6 500余万元,通往各受灾乡村的道路已基本打通,灾区草饲料储备相对充足,农牧民基本生活均有保障。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的行动属于防灾减灾的哪一个环节?
(2)减轻雪灾对玉树的危害,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大幅提高,为什么?
(4)从地理角度,你对青海玉树灾后恢复有什么建议?
提示:(1)灾害救援与救助。
(2)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快速实施灾中救援与救助;积极稳妥地安置灾民;通过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积极防御自然灾害;加强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高当地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救助能力。
(3)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积极实施各种防御措施;经济水平提高,救灾物资充足;技术水平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提高,防灾意识加强。
(4)加强灾害成因调查,为灾后重建进行科学规划;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恢复不能等同于恢复原貌;对灾害造成的环境变化,寻求新的利用方式;对灾后环境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新的保护方案和灾害防御措施。
┃┃归纳拓展 ■
1.防灾减灾的工作方针和措施
2.灾害监测的系统组成和内容
3.灾害防御的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含义 | 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三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 |
途 径 |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减轻自然灾害 | 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 |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 ||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人口和财产安全 | |
建立护坡、挡墙等阻拦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 | ||
改变财物特征,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 兴修水库、电机井等工程配套设施,防洪抗旱 | |
加固房屋,增强抗震性能 |
┃┃典例剖析 ■
例题1 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是(++++ A ----)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加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2)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减灾的作用是(++++ C ----)
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
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
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
D.消除旱灾灾情
(3)下列措施中,能起到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作用的是(++++ C ----)
A.加固房屋 B.修建防洪大堤
C.植树造林 D.挖掘机井
[解析] 第(1)题,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属于非工程性措施的范畴。第(2)题,修建水库可以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饮水、用水,提高抗灾能力。第(3)题,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加固房屋、挖掘机井属于改变财物特性;修建防洪大堤属于阻隔灾害与人口、财产的直接相遇。
┃┃对点训练 ■
1.2017年6月24日6时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造成河道堵塞2千米,1 000余人被掩埋。下图为“新磨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诱发四川省茂县新磨村山体高位砾石堆垮塌性滑坡的自然因素可能是(++++ B ----)
A.岩石破碎 B.连续性降雨
C.矿山开采 D.冻融作用
(2)为有效防御滑坡等地质灾害,新磨村应(++++ C ----)
A.移民搬迁 B.开垦梯田
C.植树造林 D.修建水库
[解析] 第(1)题,山东滑坡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山体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结合时间是6月可知不,此次新磨村山体滑坡主要与连续性降雨有关。该地区6月不会发生冻融作用,也没有矿山开采,岩石破碎不是突发垮塌性滑坡的主要原因。第(2)题,由于地势起伏大,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岩石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发生滑坡。植树造林能够保护地表水土,可以有效防御滑坡灾害的发生。
知识点
自救与互救
┃┃问题探究 ■
材料 在强烈地震或大地震发生之前的10~20秒,常会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等先兆出现。如果没有刮风、打雷,更没有放炮等情况,而出现“呼呼”“轰轰”或“咚咚”的声响,就可能是地声;如果天边出现蓝、白、红、黄各种颜色的带状、片状、球状和柱状闪光,就可能是地光。一旦有地声、地光和微震出现,10~20秒后就会有地震发生。
根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在10~20秒的时间之内,你应该怎样正确地防避地震呢?
(2)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如何自救?
提示:(1)在这短短的20秒,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①保持呼吸畅通,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②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③与外界进行联系,等待救援人员。④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归纳拓展 ■
1.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的关键三点:
(2)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①震前准备
②避震方法
③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2.洪水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2)洪水中的救助
①逃脱与否该如何做
②自救和互救
(3)洪灾过后的自我保护
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典例剖析 ■
例题2 (2020·江苏连云港市高一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11月25日09时18分在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北纬22.89度,东经106.6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震感强烈。下图为地震构造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 C ----)
A.靖西市位于震源附近
B.靖西市震级大于德保县
C.靖西市烈度大于天等县
D.德保县震级小于天等县
(2)当地震发生时,靖西市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小学生应(++++ D ----)
A.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B.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迅速抱头,躲到桌下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此次地震靖西市位于震源上方,震中附近,A项错误。一次地震震级相同,靖西市震级等于德保县震级,德保县震级等于天等县震级,B、D项错误。靖西市距离震中近,地震破坏程度大,烈度大于天等县,C项正确。第(2)题,当地震发生时,靖西市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小学生应迅速抱头,躲到桌下,D项正确。不能继续上课,应该及时躲到桌下或转移到空旷地;夺路逃命容易引起踩踏事件,加剧伤亡,纵身跳楼非常危险,容易出现伤亡,A、B、C项错误。
┃┃对点训练 ■
2.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1)~(2)题。
(1)从地形要素看,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B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2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的特殊洪流,三面环山、汇水范围大的山区沟谷最容易发生泥石流,图1乙地符合泥石流发生的条件。第(2)题,泥石流易发生在山地的山谷中,而山谷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凸出的,泥石流应在图2中由①流向④,O点的游客顺着泥石流向下跑或沿泥石流逆流而上,都可能被卷入泥石流中受到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尽快逃离该山谷,向与泥石流流向大致垂直的两边山坡高处跑,即沿②方向逃生。
素养培优·提技能
策略指导
几种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救与预防
(1)龙卷风的自救
(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①发生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②发生的地点:山区、半山区的村庄。
③自救方法:
a.发现迹象马上转移疏散。
b.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山上跑,切忌顺着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
d.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e.扎营时,不要选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3)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①灾害特点
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一方面大雾和沙暴天气均使大气污染加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阻滞或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预防措施
a.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b.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考题展示
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面对各类自然灾害,如何防灾减灾也成了人类需要掌握的技能。据此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正确的是(++++ D ----)
(2)在龙卷风灾害中,下列自救方式合理的是(++++ C ----)
A.如在室内应将门窗关闭
B.在野外时,应抱住大树
C.在野外时,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在室内时,躲在与龙卷风方向相同的小房间内
[解析] 第(1)题,雷电天气中,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容易触电,在教室或家中靠近窗户容易遭雷击,应及时关闭电源。第(2)题,在龙卷风灾害中,如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以平衡建筑物内外的压力,并且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蹲下。在野外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D ----)
A.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2.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是(++++ A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 第1题,完善法律法规与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第2题,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
地震是造成我国人员伤亡最大的自然灾害,掌握并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能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有(++++ D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解析] 第3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且空间小的地方。第4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某年7月11日,一支由某户外运动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35名队员大部分被洪水卷走。此次事故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A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6.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C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解析] 第5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雨季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6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应选择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二、综合题
7.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答案] (1)①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
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⑤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⑥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保护头部。
(2)首先,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1)题,①顺泥石流方向跑;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⑤抱头屈膝躲在屋梁下;⑥躲避在墙角,头顶棉被。第(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学案设计,共19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手段,自救与互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手段,自救与互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