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1)
展开(1)——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
一、单选题
1.选出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朗润(rùn) 酝酿(niàng) 宛转(wǎn) 欣欣然(xīn)
B.轻悄悄(qiāo) 软绵绵(miǎn) 赶趟儿(tàng) 嘹亮(liáo)
C.舒适(shū) 黄晕(yūn) 烘托(hōng) 抖擞(sǒu)
D.应和(hè) 发酵(xiào) 蓑衣(suō) 鸟巢(cháo)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养猪产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养殖培育技术,使养猪的死亡率比原来降低了两倍。
B. 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C. 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的减少,导致一些作物的产量下降。
D.能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同学们成绩的有效途径。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③⑤④①②⑥ B.④⑤③①②⑥ C.⑥⑤③④②① D.⑥⑤③④①②
二、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4.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留下了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1)【文化传承·文化积累】补全下列咏春的诗词名句。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滁州西涧》)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绝句》)
(2)【策略方法·实践策略】你所在的班级要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与交流·口语表达】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邀请语文组的宋老师一同参加,如果让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秋在大多数文人笔下是悲凉的、萧瑟的,但在曹操的笔下却充满生机,为什么?请结合诗歌背景简要分析。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①惠:同“慧”。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③诣:拜见。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
(2)甚聪惠(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精妙。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敲门
①沉睡一冬,季节忘记带钥匙,敲起春天的门环。门刚被推开一条缝儿,春天就踮着脚尖,顽皮活泼地踏进门槛。金黄的连翘花早早开口:“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②春节前立春,“春脖子长”,北方大地缺雪少雨,冬天早已失去威风。最早敲春天门的是风,轻轻地,悄悄地,春天淡粉浅黛,袅袅婷婷走来,叩动人心弦。开门一看,春光已经行走在村庄田野上。春风从袖筒、裤腿里钻进来,柔柔地触摸。人们开始祭春、咬春、鞭春、踏春、忙春、颂春,脸膛红扑扑的孩童奔跑着、雀跃着,农人犁耙和良种下地,在家的主人唤鸡狗、赶鹅鸭,一幅质朴温馨的中国乡村风景画,闪耀岁月亮光。
③大地和大地上的植物开始苏醒,山冈原野到处闪动奔跑着春天顽皮的身影。杏树、桃树、梨树听到温暖的敲门声,忙着吐露新嫩与鲜美的花蕾。“春到人间万物鲜”,荠菜醒来,萌发簇簇新绿,被村姑村妇灵巧的手一棵棵采摘进竹提篮。荠菜、马兰、水芹、苦菜、香椿、马齿苋等各种野菜,为餐桌增添鲜嫩与清香。最开心的当数孩子,折一截柳枝,轻轻拧动,抽出雪白的茎,用剥下来的嫩皮做成筒状的柳笛,吹响阔别一冬的恣肆,声音悠扬。街头巷尾弥漫着春草和小米粥缕缕的清香。
④动物伴随春天的脚步活泼起来。温暖的阳光下,蜂蝶抖动翅膀溅飞淡淡的草香花香,大红公鸡站在麦秸垛上引颈高唱,黄鹂鸟站在树杈上欢鸣,黑白相间的燕子,衔着春泥,拖儿携女栖落于老屋木梁上的燕窝,一会儿又在街巷和村边麦田上自由地飞翔,偶尔会从眼前耳畔箭一般掠过。夜里,燕窝里又传出低声细气的呢喃。“春江水暖鸭先知。”你看,那河畔的鸭群,只见第一只先抖起翅膀、贴着水面腾飞,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水面上划出层层涟漪……
⑤松软的大地滚过悠远而沉闷的春雷声,土地温煦而松软。春风吹在脸颊上,痒痒的,舒服极了。抬头看看天空,雾霾已经少见影踪,蓝天点缀着飘逸的白云。深深吸一口早春的空气,顿感周身充满青春活力。春雨后的沂蒙大地一片繁忙,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渴望丰收的满腔热情和厚重底气。结伴劳作的人们眯缝着眼,看晨雾冉冉飘向空中,侧耳聆听冰消雪融的声音,分明听懂了大地急促的心跳。
⑥“咚、咚、咚……”乡村回响着春天持续的敲门声,新时代的鼓点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春天的敲门声中,英俊挺拔的白杨树举起绿叶片“哗哗”鼓掌,簇簇花朵张开嘴巴齐声喝彩,温暖的阳光飘飘洒洒,松软的大地萌发着彩色的笑容与希望。
(作者:厉彦林。有删改)
1.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体现了春天怎样的特点?
2.品味赏析句子。
(1)最早敲春天门的是风,轻轻地,悄悄地,春天淡粉浅黛,袅袅婷婷走来,叩动人心弦。(说说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2)结伴劳作的人们眯缝着眼,看晨雾冉冉飘向空中,侧耳聆听冰消雪融的声音,分明听懂了大地急促的心跳。(从修辞角度赏析)
3.本文以《春天来敲门》为题,有什么妙处?
4.本文与朱自清的散文《春》十分相似,除了写景,也有抒情。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类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春脖子短”中“脖子”的含义是什么?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意见里说的景象”中的“景象”指什么?
3.“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这里的“不像”,除了时间的长短不同以外,其各自的主要特点是:
(1)南方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到第⑧段写了北京的春风,依次写了春风的____________、春风的____________、春风的____________,是按照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5.读第⑩⑪两段,第⑩段开头说“如果……”,但后面没有出现和它相应的“那么”之类的词,如果要加上,应该加在( )
A.“回到江南”后面
B.“整天”前面
C.“能不”前面
D.“发霉”后面
6.作者怀念北国的春风,主要原因是什么?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叙写时,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事,以成人的眼光给予评价。请你结合阅读体验,完成下面的表格。
视角 | 人物 | 原文摘录 | “我”的情感 |
儿童视角 | 阿长 |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 ①________________ |
衍太太 |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 表达了“小鲁迅”对衍太太鼓励“我们”吃冰的感激之情。 | |
成人视角 | 阿长 |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②________________ |
衍太太 | 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 | ③________________ |
探究: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特殊的叙事视角来创作?
④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题
10.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五、写作题
11.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请你借鉴本文的写景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春天或春天的一处景物,注意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B项“绵”应读mián;C项“晕”应读yùn;D项“酵”应读jiào。
2.答案:C
解析:A.有误,用词不当,降低不能用倍数,可将“两倍”改为“一半”;
B.有误,成分残缺,可在“进校园”后添加“活动”;
C.正确;
D.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或是在“提高”前添加“能否”。
故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列和衔接能力。通读每个句子,理解语段的内容,抓住各个句子中的关键词,如关联词语、指示代词、承接性词语等确定某些句子的先后顺序,依据确定的顺序依次排除相关选项即可。本题语段的中心话题是“留白”。其中,第⑥句总说留白的作用;第⑤句承接第⑥句,说明中国画的布局;第③句承接第⑤句的“美妙的意境”,突出人们的感受;第④句为过渡句,提出生活中要有留白的观点;第①句解释生活要留白的原因,紧承第④句;第②句解释“生活留白”后的生活状态。故答案应选D。
4.答案:(1)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2)春之赞歌、春之韵、春之诗等。
(3)宋老师,您看外面的春色多好,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班级想组织一次踏青活动,请您也加入我们的活动吧!
解析:(3)邀请时,首先应该说清楚目的,然后热情邀请。同时注意说话的对象是老师,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5.答案:(1)此时曹操北征乌桓胜利而归,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所以他笔下的秋景是充满生机的。
(2)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解析:(1)本题考查结合诗歌背景理解诗人情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兴起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是喜悦的,笔下的秋便也充满了生机。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这几句是诗人的想象,运用了夸张、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沧海的广阔无边,创造出极为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6.答案:1.(1)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很,十分
2.(1)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2)(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3.“兄子”“兄女”将雪花比作“盐”和“柳絮”,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雪纷飞给人的不同感受。“杨氏之子”则用类比的方法,委婉地反驳了孔君平,显得幽默又不失礼节。
解析:2.【乙文文言文大意】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家果。”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7.答案:1.作者描写了柔和的春风、苏醒的植物、活泼起来的动物以及各种活动着的人(觅菜的村妇、玩耍的孩子、劳作的人民等)。体现了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希望、欢乐的特点。
2.(1)“轻轻”“悄悄”两个叠词连用,充分表现了春风和煦温柔、调皮可爱的特点。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大地解冻的状态,体现出大地中蕴藏的生命力量。
3.①交代了文章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初春之景;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勃勃生机的赞美;③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4.作者描写了春天“敲开门”后的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面对春天的欣喜之情;极尽笔力写春天带来的希望,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依据“春风从袖筒、裤腿里钻进来,柔柔地触摸”“大地上的植物开始苏醒”“动物伴随春天的脚步活泼起来”等语句可知,作者写了春风、植物、动物。另外,作者还写了人们的活动。这些体现了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希望、欢乐的特点。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1)题赏析词语,可以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分析词语的特点,再结合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轻轻”“悄悄”为叠词,突出表现了春风和煦、温柔、可爱的特点。第(2)题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需要先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分析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妙处。对标题的分析可从标题的内容、所用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入手。本文标题《春天来敲门》的妙处从内容、所用修辞、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本文通过描写春天到来后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面对春天的欣喜之情;同时,从“深深吸一口早春的空气,顿感周身充满青春活力”“松软的大地萌发着彩色的笑容与希望”等语句可知,作者还写了春天带来的希望,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8.答案:1.持续的时间。比喻。
2.起风、刮土
3.(1)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草长,花开,莺飞……
(2)只见起风、起风……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4.形象 作用 影响 景 人
5.C
6.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了坚冰积雪,伴随作者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解析:5.第⑪段的内容都是假设回到江南会出现的情况,这与北国的春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深切怀念,而表示这结果的是第⑪段“能不……”一句,所以“那么”
之类的词应放在这一句的前面。
9.答案:①表达了“小鲁迅”对阿长的不满、无奈之情。
②表达了“大鲁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③表达了“大鲁迅”对衍太太这样的“流言家”的愤恨与批判。
④以儿童的目光追忆往昔,文章真实而富有童趣;以成人的眼光予以评价,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富有思想性。采用这样特殊的叙事视角,让读者看到了天真烂漫的“小鲁迅”如何渐渐走向深沉,走向冷峻,成为那个充满批判精神和自省意识的“大鲁迅”。
解析:①从该摘录可以看出,“小鲁迅”对阿长摆成“大”字睡觉姿势的不满与无奈之情。
②该摘录用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③该摘录表达了“大鲁迅”对衍太太这样的“流言家”的愤恨与批判。
④《朝花夕拾》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他采用了双重视角,一方面以孩童的目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人与事,展现孩童眼中的风土人情,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作者儿童时期生活的美好与缺憾;另一方面,又以成人视角来反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用成人的评判标准去重新衡量世界,以成人的视角来思考和反省自己的成长过程,突出社会和体制的种种弊端。
10.答案:(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
11.答案:春天终于回来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给大地披上了绿装,洒下蒙蒙的细雨为大地轻轻地擦洗。我们来到郊外,花草树木长出了嫩芽,萌发了花骨朵,大地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嫩草。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空气真清新,我爱春天!”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美丽的花朵上停歇,好像在欣赏花朵的美丽。暖湿的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我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那些淡黄色的柳丝被微风吹过,都不自觉地扭动着那纤细的腰肢。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9):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7):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6):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