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
【详解】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即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图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是临时玻片的制作,解答时可以从临时玻片的操作步骤来切入。
2. “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 定位点上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壁 D. 细胞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故选B。
【点睛】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3. 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的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分裂 B. 甲表示叶绿体或线粒体
C. 乙表示细胞核 D. a表示保护支持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有的还有叶绿体。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①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故A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质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有的植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如根尖,所以甲表示叶绿体或线粒体,故B不符合题意。
C.乙表示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
D.a表示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的特点。
4.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 “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和无机盐,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收的水分,少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出去。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
【详解】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A错误。
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磷、钾,B错误。
C.“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缺乏某一无机盐会产生相应的症状,C错误。
D.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5. 为研究植物的生理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
B. 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
C. 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可能升高
D. 该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塑料袋里植物的叶片会发黄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呼吸作用生是指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由叶片失水的过程。
【详解】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在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A正确;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及时吸收二氧化碳,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不会变浑浊,B错误;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可释放能量,所以塑料袋内的温度有可能升高,C正确;叶片能够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所以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会因为没有光照叶片发黄,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6.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叶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过程,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过程需要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B.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水
C. 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乙释放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甲固定二氧化碳。
D. ③是参与甲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筛管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图中,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
【详解】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则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A错误;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氧气,B错误;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可以通过甲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正确;③水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片,而筛管运输有机物,D错误。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7. 下图所示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外套膜,常常分泌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详解】蝴蝶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蝴蝶是完全变态,蝗虫是不完全变态,A、C不符合题意;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是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8. 观察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B. 甲、乙、丁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C. 丙图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种子
D. 甲和丁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生物是霉菌,丁是病毒的结构图,分析解答。
【详解】A.甲细菌、乙和丙是真菌,都有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
B.甲细菌,乙是酵母菌,均是单细胞的生物、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的生物,丁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B错误。
C.霉菌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所以丙图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孢子,故C错误。
D.甲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丁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病毒的主要特征。
9. 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
D. 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在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错误。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B正确。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C错误。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错误。
故选B。
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0. 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
A. 口腔、胃 B. 胃、大肠 C. 胃、小肠 D. 小肠、大肠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各段消化道中,口腔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但对营养物质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对食物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因此各段消化道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胃和小肠。
11. 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
B. 乙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舒张
C. 在丙图中曲线的AB段时,胸腔容积在扩大
D. 乙图与丙图中曲线BC段都表示吸气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图丙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详解】A.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膈肌舒张,故A错误。
B.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故B错误。
C.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胸腔容积在缩小,故C错误。
D.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12. 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结构是胚盘
B. 维持男女第二性征的主要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C. 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开始分裂的部位是子宫
D.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突出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
【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A错误;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B正确;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D错误。
【点睛】掌握青春期的特点和胎儿的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13.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X表示感受器
B.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
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14. 下列为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察的植物、人体细胞的结构特征,做题时从这方面思考解答。
【详解】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血小板,A错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长方形,内部有大液泡,表皮细胞有向外的突起形成根毛,而细胞最小的是分生区,B错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细胞核近似球形,C正确;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染色时,滴加的染色液是碘液,染色最深的部位是细胞核,因为里面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常见临时装片的观察方法和装片里材料的结构特征。
15.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I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图甲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 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 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殖指生物体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发育指生物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
【详解】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昆虫、两栖类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蝗虫等昆虫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B错误。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正确。青蛙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
【点睛】掌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6. 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B. 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紫菜属于藻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D. 肾蕨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
【答案】A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有无种子最初把植物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其中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A.马尾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
C.紫菜是藻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D.肾蕨是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分类及常见植物的特征,了解常见植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7.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为现代类人猿的祖先,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故B正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选择的材料,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往往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环境是多变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故C错误;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
【点睛】选择题中太过绝对的词语值得仔细考量,如:总是、才、都、一定、绝对、所有等
18. 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的是
A.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B. 克隆羊多莉的问世
C. 培育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 D. 试管婴儿的诞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B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克隆羊多莉的问世、培育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
19.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B. 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C. 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D. 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答案】D
【解析】
【分析】急救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止血等。
【详解】A.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A正确。
B.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是毛细血管出血,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B正确。
C.遇到突发心梗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C正确。
D.因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时,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而煤气中毒不需要,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对自己有益,在必要的时候也能用于救助他人。
2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多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为外来物种一旦适应环境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
21. 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其中,原点“O”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a、图b、图c、图d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O”表示_,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图a种子中的[________]。
(2)图a是菜豆种子,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
(3)图b中的③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该区着生的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4)图c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_发育成图d中的①。
(5)图e是图b中的①在白天较强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则图中Y表示的气体是在_(填细胞结构名称) 中产生的。
【答案】 ①. 受精卵 ②. ⑥ ③. 器官 ④. 成熟区 ⑤. 子房壁 ⑥. 叶绿体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图a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胚;图b中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图c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图d中①是果皮、②是种子,解答即可。
【详解】(1)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所以原点“O”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图a种子中的⑥胚,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种子的主要部分。
(2)图a是菜豆种子,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图b中的③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该区着生的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4)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因此,图c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图d中的①果皮。
(5)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因此,图e是图b中的①叶在白天较强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则图中Y表示氧气,气体是在叶绿体中产生的。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器官的概念,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2. 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为_____。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部位中进行。
(2)图甲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变为_____血。
(3)图乙表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其发生的部位及过程是_____。
(4)图甲⑤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直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易患_____病。
【答案】 ①. 吸收 ②. 小肠 ③. 动脉 ④.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⑤. 激素 ⑥. 糖尿。
【解析】
【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皮肤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联系起来。如图所示:①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排泄、⑤激素。
【详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图中①表示的是吸收,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图甲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为吸收。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部位中进行。
(2)图中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量多的动脉血。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符合图中曲线变化的发生部位及其过程分别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4)图甲⑤是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血液,含量极少,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浓度,所以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增加,导致糖尿病。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
2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
资料2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
(1)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_________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它没有_________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3)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_________。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_________。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 ②. 埃博拉病毒 ③. 细胞 ④. 抗原 ⑤. 保护易感人群 ⑥.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题干中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是传染源。
(2)埃博拉(以往称作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那么该病毒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还包括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埃博拉疫苗属于抗原。
(4)预防传染病的蔓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抗体具有特异性,注射埃博拉疫苗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是因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产生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24. 已知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林同学在学习了遗传的知识后对家人的该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姑姑也有耳垂,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姑姑的基因组成是_____。
(3)姑姑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4)若爸爸和妈妈生育第二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是_____。
【答案】 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 DD或Dd ③. 22对常染色体+XX(或22对+XX或44+XX或44常染色体+XX) ④. 50%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姑姑也有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据表中“爷爷、奶奶有耳垂、爸爸无耳垂”可知:爷爷奶奶的基因组成都是Dd,姑姑有耳垂,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或Dd。如图1所示: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姑姑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X。
(4)据表中信息“爸爸无耳垂、妈妈有耳垂、小林无耳垂”推知:妈妈的基因组成是Dd、爸爸和小林的基因组成都是dd,若爸爸和妈妈生育第二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是50%。遗传图解如图2: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5. 下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
(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丙中的[_____](填字母)代表蛇。
(2)图中C和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和_____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_____,后趋于稳定。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_____。
【答案】 ①. 甲(生产者) ②. B ③. 竞争 ④. 下降 ⑤. 弱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由于生产者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甲表示生产者;由此可以分别确定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解答即可。
【详解】(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在图中反应的是:甲玉米→A→B→C,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丙中的B代表蛇。
(2)从图中可以看出,C以B为食物,二者存在捕食关系,而C和B又都以A为食物,所以二者存在竞争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由于B、C缺少食物,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下降,B下降导致C缺少食物也下降,B随之上升,这样上下波动,趋于稳定。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弱,反之,如果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强。
【点睛】该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自动调节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中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6.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2)本实验中,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3)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答案】 ①. 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②. 酒精 ③. 有无绿茶多酚溶液 ④. ①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肝脏肿大。②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采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的数学统计方法。
(2)通过表格信息可知,A与B进行对照,实验变量为酒精的有无,衡量结果的指标为体重和肝脏的比重。由此可以作出的实验假设是:酒精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3)由表格所给信息可知,B组与C组进行对照实验,两组除了绿茶多酚溶液存在区别,其他因素均相同,所以B、C进行对照,实验变量为有无绿茶多酚溶液。
(4)通过比较实验数据,A与B进行对照时,酒精会引起小鼠平均体重下降,肝脏比重增加;B组与C组进行对照时可知,C组给与绿茶多酚溶液后,小鼠平均体重有所回升,肝脏比重下降,综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肝脏肿大。②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能够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答题。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附加题:
27.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______(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构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①上述实验中的______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在______的条件下,______改变时,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大。
【答案】 ①. 蒸腾作用 ②.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 1、2、5、6 ④. 多于 ⑤. 1、2、3 ⑥. 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⑦. 相对湿度 ⑧. 36°C ⑨. 相对湿度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活方式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等。
【详解】(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2)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乙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1、2、5、6。从图乙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甲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乙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甲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植物乙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甲多于植物乙。
(3)①1、2、3组,在温度为36摄氏度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发生变化。结果可以发现,随着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②中午时温度较高,在温度不变情况下,相对湿度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随着相对湿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点睛】掌握植物的主要的生理活动。
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