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除.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组成成分都相似
B.生理盐水的与血浆的差距不大,过量补充不会影响的稳态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后,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降低
D.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
2.某学生在1000米的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青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D.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
3.如图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鼠发生恐惧反射时,会表现为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
B.
C.小鼠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消退是学习的结果
D.实验中灯光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
4.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
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通道打开,内流
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5.图甲中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处给予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乙中的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肌肉收缩
C.在一定的范围内,图甲中的腓肠肌的收缩强度会随着点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D.图乙中的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正常情况下会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6.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高级中枢”为大脑左半球的区
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B.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定向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8.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紧张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水平会升高从而使心率加速
B.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分解,说明激素具有催化作用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性激素属于固醇,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9.如图为胰岛素作用的一种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的化学本质可能是糖蛋白
B.胰岛素能促进含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若某人血糖浓度偏高,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某种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所致
10.2018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其在癌症疗法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细胞攻击自身体内产生的癌变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抑制剂类药物,如抗体,可以减弱蛋白的功能
11.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结合物得到的产物不可被细胞核利用
12.研究人员以小白鼠的致病菌甲、致病菌乙(致死性很强)和小白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实验1 | 用久置的致病菌甲对小白鼠进行第一次注射 | 小白鼠全部存活 |
实验2 | 给实验1中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新鲜的致病菌甲 | 大部分小白鼠存活 |
实验3 | 给实验2中存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新鲜的致病菌乙 | ? |
A.实验1中,久置的致病菌不能使小白鼠产生特异性免疫
B.实验2中,存活的小白鼠经第一次注射后已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实验2中,死亡的小白鼠体内可能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实验3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大部分小白鼠存活
13.如图所示,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情况(弯曲角度用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点时,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大于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的浓度不同时,对胚芽鞘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14.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沙柳的正常生长除依赖植物激素的调节外,同时还受环境影响
B.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叶片的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15.下列关于生长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以得到无子番茄
B.氧气不足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重力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也比植物激素更加稳定
D.我国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肥料中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经国家指定单位检验并进行正规田间试验后才可批准使用,禁止夸大其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即可维持稳态
B.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受到影响
D.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可以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7.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处膜的内外侧.在、中点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
B.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点处于未兴奋状态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19.如图表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丁两次注射的疫苗,会作为抗原和同一细胞上不同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注射疫苗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C.细胞因子可以加强上述反应
D.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同的抗原的刺激
20.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麦种子萌发产生淀粉酶影响的实验,得到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B.人工合成的甲基嘌呤是一种与脱落酸作用相当的植物激素
C.糊粉层可能是大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合成的场所
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甲基嘌呤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21.(10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等.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
(2)医生常将化验单中血浆肝酶等各成分的测量值与参考值作对照来估测患病情况.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________.
(3)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缺氧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增多,组织液中的乳酸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和________等路径进入血浆.
22.(9分)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通道开放,使内流,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1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2中测量的电位是________,与图3中__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上通道的开放,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
23.(10分)如图为人体下丘脑与部分内分泌腺或效应器功能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条件下,下丘脑能够促进________(填图中字母)等激素的分泌,进而使人体产热量增加.
(2)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人体的尿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3)若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异常,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原因是________.
(4)合成类固醇多数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能够明显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是目前使用频度较高的一类兴奋剂.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该类物质会引起雄性激素分泌下降甚至不育.欲利用小鼠验证长期服用该物质对雄性动物的性腺功能有抑制作用,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雄性小鼠若干只,分别测定记录每只成年小鼠的雄性激素浓度.
第二步:每只小鼠均正常进食、进水,同时饲料中添加适量且等量的合成类固醇制剂.
第三步:连续给药两周后,测定记录每只小鼠的雄性激素浓度.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应再增加一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才能更有说服力,试简要写出两组实验处理的异同点及实验结果________.
24.(14分)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带有包膜的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分子结合,随后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道防线,可抵御部分病原体的侵袭.
(2)愈后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感染,原因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细胞,当再次接触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
(3)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注射疫苗后,过敏症状会出现在极个别患者中.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
(5)目前,临床上仍无应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注射细胞因子,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这里常用的细胞因子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6)请结合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提出新思路:________(答出1条即可).
25.(12分)钙离子作为植物细胞中的第二信使,在植物细胞的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会出现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其原因与重力使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有关.实验发现,钙离子能增大根向地弯曲的角度,某同学对其作用机制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钙离子对重力使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的过程有促进作用;假说二:钙离子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而是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水平放置的根会向地生长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生长作用.
(2)钙离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目前被普遍承认的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________(学说)相关.
(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可显绿色荧光,是生长素敏感型启动子,表达强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强.现将和基因连接后导入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生长素浓度高,表达高).试利用若干该转基因植株探究题目中哪种假说成立.提供的试剂有的钙离子溶液、溶液(可结合细胞内的钙离子,使其失活).
①请写出实验设计的简要步骤________.
②若假说一成立,则相应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CCCBC 6-10.DCBCD 11-15.CBAD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CD 17.AC 18.AC 19.A 20.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21.(每空2分,共10分)
(1)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
(2)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
(3)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 先进入淋巴管经淋巴循环再汇入血管
22.(每空1分,共9分)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兴奋 抑制 发生
(3)静息电位 外流
(4)不能 甲神经元膜上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23.(每空2分,共10分)
(1)A、C、D
(2)增加
(3)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
(4)雄性激素含量均比实验前低
(5)对照组除饲料中不含合成类固醇制剂外,其他都相同.结果为实验前后雄性激素含量基本不变
24.(每空2分,共14分)
(1)一
(2)记忆 浆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
(3)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4)(反应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6)研发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药物、研发阻止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分子结合的药物、研发新的提高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等
25.(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能
(2)“淀粉——平衡石假说”
(3)(4分)①取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三组转基因植株甲、乙、丙,甲组不作处理,乙组用适量的的钙离子溶液处理,丙组用等量的溶液处理,再将三组植株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植株根尖部位绿色荧光的强度和分布
②各组绿色荧光强度在近地侧均高于远地侧,且两侧绿色荧光强度之差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2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有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碗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