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九 城市与城市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九 城市与城市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九 城市与城市化—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读“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离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2)图中乙、丙、丁三地形成地租小高峰,其共同原因可能是( )
A.地势平坦开阔,建设成本较低 B.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
C.距市中心较近,交通通达度高 D.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2.共享单车成为我国部分地铁站接驳的主要交通工具。某地铁站客流主要集中在2千米以内,受客流变化影响,站口共享单车供需矛盾突出。下图示意该地铁站某工作日进出客流差值(进站人数—出站人数)累计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铁站周边的主要功能区为( )
A.工业园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住宅区 D.仓储物流区
(2)该地铁站口共享单车缺口较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 )
A.1:00~4:00 B.5:00~7:00 C.8:00~10:00 D.18:00~20:003.读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2.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B.地域狭窄,不适合布局零售业用地C.交通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D.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4.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控制城市化发展进程C.提高各地粮食自给率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2)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提高城市的等级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下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据图可知,该村庄( )
A.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 B.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C.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 D.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
(2)该村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辽东丘陵 D.西北内陆6.超大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和辐射引领作用。超大城市群进一步促进就业通勤联系,各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逐渐显著,使“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居住”的异地置业模式成为可能。完成下面小题。(1)发展异地置业模式的基础是A.快速交通便捷 B.产业结构完善 C.经济水平接近 D.就业机会众多(2)随着超大城市群的发展,下列城市之间最易出现异地置业现象的是A.北京——天津 B.广州——深圳 C.南京——杭州 D.上海——苏州7.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 )
A.a B.b C.c D.d
(2)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8.某国某个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千米 B.9~16千米 C.17~24千米 D.25~35千米9.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市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①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
②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
③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④2000年以来北京出现城市郊区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2)北京出现“逆”城市化的影响有( )
A.导致中心区“空心化” 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
C.缓解中心区人口老龄化 D.优化城市空间结构10.湖北省嘉鱼县官桥八组有一条5200米的环村自行车赛道,该赛道从森林公园穿过,串起高科技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沿途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而与之相邻的朱砂、石鼓岭、两湖、港南四村,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后来当地政府以国土综合整治为契机,以官桥八组为主体,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使当地变得“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净、村美、民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朱砂等四村与官桥八组发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短缺 B.地理位置偏僻
C.生产方式落后 D.村民文化水平低
(2)朱砂等四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重化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B.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附加值
C.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增加收入 D.建立生态公园,发展乡村旅游
(3)该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
A.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B.农业发展的创新
C.农村综合整治思路的创新 D.城乡协调发展方式的创新11.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未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下列下面小题。(1)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 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 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二、材料分析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通风走廊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建筑物能耗。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城市通风走廊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并加以实施。下图为贵阳市某区一级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1)推断该地一级通风走廊的基本走向,并阐述理由。(2)指出该地规划城市通风走廊时可利用的城市用地类型,并解释原因。(3)分析该地“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的原因。(4)请你对准备规划建设通风走廊的城市提出其他方面的合理建议。13.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材料二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1)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年~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差别。
(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哪些?
(3)结合材料,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参考答案1.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地租水平最高,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高,宜作商业用地,因此,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C正确。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住宅区、行政区、文教区均不会分布在市中心,ABD错误。故选C。
(2)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便捷程度。读图可知,乙、丙、丁三地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并不近,因此,能形成地租小高峰的原因便是位于公路交汇处,交通便捷程度高,D正确。读图,从图中并不能判断乙、丙、丁三地地势平坦、近旅游区的相关信息,而且乙、丙、丁三地距市中心距离并不近,ABC错误。故选D。2.答案:(1)C; (2)D
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铁站客流主要集中在2千米以内,图中显示,该地铁站在8时(上班期间)进出客流差值上升,即进站人数远大于出站人数,18时(下班期间)进出客流差值下降,表明进站人数减少,出站人数增加,该地铁站周边地区上班期间进地铁站去上班,下班期间出地铁站回家,由此判断该地铁站周边地区可能有大型的住宅区,C符合题意;若该地铁站周边为工业园区,则上班期间出站人数大于进站人数,进出客流差值应下降,下班期间相反,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A;若该地铁站周边为中心商务区,白天进入该区进行商贸活动的人数多,那么在白天时段出站的人流量较大,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B;仓储物流区的人口较少,因此昼夜进出地铁站的人流量差异较小,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
(2)材料信息表明,共享单车已成为我国部分地铁站接驳的主要交通工具。按常识可知,在该地铁站取车的人往往是从地铁站出来的人,还车的人往往是将进地铁站的人。该地铁站口共享单车缺口较大的时段,取车的人应较多,还车的人应较少,即出站的人数多、进站的人数少,即进出客流差值累计应下降。读图可知,该地铁站进出客流差值累计下降的时期主要集中在18:00~20:00,该地铁站口共享单车缺口较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18:00~20:00,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3.答案:1.B;2.C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因素。图示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B正确。2.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因素。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有:距市中心的距离及交通的便捷程度。离市中心较近的“角落部位”地租水平低,主要是交通条件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C正确。4.答案:(1)A(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可知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A对。(2)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提高城市的等级,①错;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②对;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有利于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③对;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④错。5.答案:(1)A; (2)D
解析:(1)本题考查聚落的空间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公共用地位于村庄的中心,目的是方便村民进行活动,A正确。根据图可知,住宅沿县级公路分布较少,主要沿河流分布,B错误。农用地主要沿河流两岸分布,灌溉便利,C错误。住宅东岸多,西岸少,并不对称,D错误。故选A。
(2)由材料“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说明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说明该地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墙体厚可以减小温差;“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说明该地夏季气温高,需要在地下室避暑。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气候干旱,降水少,与该地传统民居特点相符,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答案:(1)A(2)D解析:(1)异地置业最明显的特征是工作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城市,便捷的通勤服务为这种模式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使其成为可能。而产业结构完善、经济水平接近和就业机会众多的情景下异地置业的需求量较小。所以选A。(2)“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居住”是异地置业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说明工作城市与居住城市存在明显差异,一边城市等级高,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另一边城市等级低,居住环境较好,房价相对较低,同时两城之间距离不太远,高铁等交通便捷,通勤时间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中,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属于一线城市,相互之间不适宜异地置业。杭州与南京城市等级一致,且距离也较远。北京与天津之间会出现异地置业,但近年来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异地置业量增长受限。相比较而言,上海与苏州之间城市等级有差异,空间距离不远,高速列车仅需20分钟到达,两地犹如一城,异地置业最易出现。所以选D。7.答案:(1)D; (2)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d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少,说明其等级最高。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甲距M区域最近,且图中区域与甲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说明其等级低,其提供的服务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因而到达频率最高。8.答案:(1)C; (2)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主要用地形式为海港、铁路和公路,这反映出海洋运输和贸易是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C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千米的范围内,没有未开发的地区,这说明该区域范围内开发很充分。A正确。9.答案:(1)C; (2)D
解析:(1)由图可知,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变化幅度较小,①错误。1990—2010年间近郊区人口增速139%,远郊区人口增速100%,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②正确。1990—2010年中心区人口少量减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③正确。2000年以来,中心区常住人口数量并未减少,且略有提升,所以北京并未出现城市郊区化,④错误。故选C。
(2)由已学知识可知,2017年国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会导致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D对。不会导致中心区“空心化”,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缓解北京“热岛效应”。ABC错误。故选D。10.答案:(1)C; (2)D; (3)C
解析:(1)由材料“官桥八组有一条5200米的环村自行车赛道,该赛道从森林公园穿过,串起高科技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沿途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可知,官桥八组的发展是生态、经济效益并举的科学发展模式,而朱砂等四村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因此朱砂等四村与官桥八组发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落后。
(2)发展重化工业会导致区域污染,不可取;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可以发展的产业,不应该是优先采取的措施;该地属于山村,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建立生态公园,发展乡村旅游,是依据当地实际采取的措施,比较科学。
(3)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以国土综合整治为契机,以官桥八组为主体,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使当地变得“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净、村美、民富”。该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农村综合整治思路的创新,这是对农村的改革,不是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也不仅仅是对农业发展的创新,该发展模式并不体现城乡协调发展。11.答案:(1)A(2)D(3)C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的人口本质是没有城市户口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这是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的。(2)读图可知,辽宁、四川、新疆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这是因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少。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三省区的城市经济发展较缓慢,就业机会较少,对农民吸引力较弱。(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城务工的农民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进城农民由于没有城市户籍,难以与市民一样获得相同的福利待遇;进城农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可能造成交通、住房等紧张,导致城市的人居环境变差。12.答案:(1)方向:东北—西南走向。理由: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故通风走廊的基本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2)①交通用地。理由:交通道路地面平坦,线路平直,空气流通性好。②绿化用地。理由:植被覆盖率高,蒸发与蒸腾量大,对城外吹来的空气有净化、增湿、降温的作用。(3)①该区位于山谷地带,受气温昼夜变化的影响,夜晚两侧山坡空气降温快,气流冷却下沉,形成山风;②新鲜、湿润、凉爽的山风从山上吹到市区,可补充市区通风走廊新鲜空气的不足,故将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4)①规划前要研究热岛效应显著的地区分布情况;②保证城市风道口的环境清洁,避免在通风走廊布局高污染、高能耗、高产热的工业用地;③提高城区绿地比重的同时兼顾建设用地比重,力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④保护郊区绿地、湿地及农田不被城市扩张大面积蚕食;⑤空气引导通道建筑物高度不能过高。解析:(1)该地一级通风走廊的基本走向首先需明确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再根据所学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知识进行判断。根据材料“贵阳市某区”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结合材料“城市通风走廊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可知,通风走廊应沿盛行风方向布局,才能起到最大作用,因此贵阳一级通风走廊的基本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2)第一步:设问剖析①转换设问:设问实质是分析适宜布局在通风走廊的城市用地类型及原因;②明确答题方向:可结合通风走廊的功能与各类功能分区对城市空气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步:构建思路根据材料“城市通风走廊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可知,城市通风走廊的功能是“通风”,因此建造时,一是走向尽可能与盛行风风向一致;二是通道要减少阻碍(开阔平坦、通畅)。第三步:寻找、整合信息根据城市通风走廊的功能及图形信息a可知,城市通风走廊需要布局在较为空旷开阔的地带,如主要道路、湿地公园等绿化带、低矮楼宇群等区域。其中,交通道路旁地面平坦,线路平直,空气流通性好;公园、绿化带等区域植被覆盖率高,蒸发与蒸腾量大,对城外吹来的空气具有净化、增湿、降温的作用,因此规划城市通风走廊最适宜利用的用地类型是交通用地和绿化用地。(3)该地“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的原因,可根据通风定廊的运行原理及该地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通风走廊是利用热力环流促进空气的流通,主要用于促进城区内外的热交换和城区污染物的扩散。根据图形信息b、c可知,该城市位于山谷之中,新鲜空气补偿空间位于山坡,结合所学热力环流知识可知,受气温昼夜变化的影响,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升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使得新鲜、湿润、凉爽的山风通过通风走廊流向市区,补充市区新鲜空气的不足,因此将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4)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因此在通风走廊规划建设时既要明确通风走廊的作用(通风散热),也需要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情况,根据热岛效应的分布情况,合理布局通风走廊及其他城市功能区,保证通风走廊的效率及空气的清洁。13.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解析:(1)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由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
(2)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
(3)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
(4)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14.答案:(1)城市化水平北京高于河北;城市化速度河北快于北京。
(2)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
(3)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解析:(1)直接读图即可,从城市化水平来看北京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河北,从速度来看,河北省的速度高于北京,城市化进程较快。
(2)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会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同时城市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多种“城市病”。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铁路交通运输网密集的原因主要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及其在铁路运输网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津两城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和人口众多,人口流动流动量大,贸易交往频繁,需求量大;京津两城市是联系东北和南下众多铁路连接点,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来往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因此铁路线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为修建铁路提供保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城市与城市化练习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复习检测:热力环流,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