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展开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分析和探索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难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对于“函数”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函数吗?
[生]学过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师]那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师]能把学过的函数回忆一下吗?
[生]可以,
一次函数y=kx+B.(其中k、b是常数,且k≠0)
正比例函数y=kx(k是不为0的常数)。
反比例函数y=(A是不为0的常数)。
[师]很好,从上面的几种函数来看,每一种函数都有一般的形式。那么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情境中的两个y与x之间的关系。
(1)圆的面积y(cm2)与圆的半径x(cm);
(2)王先生存入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x,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1,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0m,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m),种植面积为y(m2)
(一)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1.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第(2)特别是第(3)题的函数解析式,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3.请小组代表上黑板写出三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样并进行化简。
(二)老师问: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样并进行化简后都具有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形式。
(板书)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
师:请同学依次说出上述三个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三)学生完成“做一做”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老师强调二次函数解析式中(1)是整式,(2)二次项系数a≠0,对于第2题(3)老师提醒:先化简,写成y=ax2+bx+c形式后,再判断各项系数和常数项。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1: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BF=CG=DH=x(cm),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y(cm2),求:
(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x分别为0.25,0.5,1,1.5,1.75时,对误码的四边形EFGH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尝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教学巡回辅导,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总结:1.求差法 2.直接法 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2+px+q,当x=1时,函数值是4,当x=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例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结束后让学生完成强化。
练习:“课内练习”。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下内容: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猜想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2.二次函数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概念。
3.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一等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题示范,了解规律,小结,布置作业,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题示范,了解规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典例精讲,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