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4.2《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3)(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4793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3.4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4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地位:指数函数是中学教材中的一个基本内容,是最重要的初等函数之一;它在反函数概念及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和学习中起关键作用;是高中教材中应用于实际最广泛的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模型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指数函数的意义,能描绘指数函数的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获得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体会指数函数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流程设计
设置情境导入→引导探索研究→适时练习巩固
→归纳总结提炼→布置课外活动→组织评价回馈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设置
回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底数a越来越大
底数a越来越小
1
0
y
① ② ③ ④
y=1
1
0
y
①指数函数①,②,③,④的图像,请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a1,a2,a3,a4,0,1六个数.
②对指数函数图像的整体再认识.
③揭示指数函数图像特征与底数的依赖关系.
2.探索研究
①提供生活中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的丰富背景。
②研究以下问题
第88页例4——放射性物质的残留量问题.
③研究以下问题
第88页例5——存、贷款利率问题.
= 4 \* GB3 ④研究以下问题
第89页例6——人口增长问题.
3.演练反馈
第90页练习4.2(2)(进行简单分析,得到数学模型即可).
说明:
①可以将练习问题分别搭配在例1,例2,例3上以此完成,起到减低难度,逐步提高的目的.
②可以让学生充分列举生活中遵循指数函数规律的其他现象和事实.
4.总结提炼
= 1 \* GB3 ①应用的领域
= 2 \* GB3 ②应用的方法、步骤
= 3 \* GB3 ③模型的计算技巧
五、教学评价设计
= 1 \* GB3 ①继续完成课内没有完成的练习.
= 2 \* GB3 ②习题4.2——A组第7题;B组.
六、教学设计说明
①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引起“探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情境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②活动的控制要有张有弛,做到高潮迭起,否则会使课堂“有效思维”量减少
③由于书上现成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会造成实质性干扰,所以探究性教学需不需要预习呢?(可能的结论是:概念性、初始性的课不预习有利于探究,其他悉听尊便)
④在指数函数的性质探究过程中,学生归纳出了大量的结论,很多是课本上没有的,有些可以说是真知灼见,也颇有用处,该给这样的结论以什么样的地位或“身份”呢?(我的办法是给它们命名——就用发现者的名字——如指数函数的“马小可性质”等)
⑤探究性教学设计不宜写详案,但“故事”发展的情节和脉络一定要勾画清楚,对探究活动可能的发展趋向要有预见性
⑥探究性教学的价值显而易见,但其慢节奏将以牺牲进度为代价,而后者往往是不可调和的,咋办?(这说明,探究学习只能有选择地在部分内容中施行,而要其成为主流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3.4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3.4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共1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3.4函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堂小练,课堂小结,学习感悟,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