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1.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2. 植物的根生有大量的根毛, 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
毛,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草履虫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 有利于身体的运动. 这些事例
说明( )
A. 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B.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 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D. 生物受到刺激能够作出反应
3.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
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
A. B.
C.
D.
4. 下列动物中, 身体呈两侧对称, 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水螅 B. 涡虫 C. 蛔虫 D. 蚯蚓
5. 如图是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 分析正确的是( )
A. 感受器是眼球
B. 效应器是眼球
C.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D. 该反射是复杂的反射
6.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C. 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 D.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二、 简答题(每空 1 分, 共 14 分)
7. 研究人员发现, 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以
下是牵牛花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 请回答:
(1) 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 E 和 F 中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 并通过
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 图中 A→D 阶段, 种子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原因是有机物__________.
(3) 图中 E→F 阶段, 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 原因是__________.
(4) 图乙中哪幅图能表示图甲中 A→F 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__________
(5) 绿色植物之所以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 是因为它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__________
重要作用.
8. 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系统及有关物质的代谢关系示意, 其中的 a、 b、 c、 d、 e、 f、 g 分
别表示不同的物质. 请分析回答
(1) 若 a 为从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的物质, 则其成分应包括__________(至少答出其中的 3
种); 消化系统吸收这些成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
(2) 吸收来的 a 被运至脑部细胞, 在脑部细胞的__________中被利用.
(3) 经过肺泡与包绕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 从肺部流出的血液成分变
化为: __________. C 物质是__________.
(4) 图中 d 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 e 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物质, f 代表经尿道排出
的物质. d 物质与血液相比, d 中没有__________.
(5) 通过上述各器官系统,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不断地进行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交换与转变, 这就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
三. 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 1 分, 共 10 分)
9. 小明爸爸说: “在我小的时候, 田埂、 地头有很多的蚯蚓, 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 ”
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 会不会是农药施用过多的原因呢?
(1) 小明在探究前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
(2) 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 应该控制__________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3) 现如今田地里的蚯蚓越来越少,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
(4) 蚯蚓在 T 型迷宫内, 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 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
室, 这是蚯蚓的__________行为, 蚯蚓建立这种行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10. 人与人之间在高矮胖瘦、 单双眼皮等性状上存在差异,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研究
性学习, 在社区内对居民眼皮的性状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人类眼皮性状遗传调查表
组别 家庭数目 父母性状 子女性状
一 50 单、 单 单
二 50 双、 单 双、 单
三 50 双、 双 双、 单
请分析后回答:
(1) 单、 双眼皮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片段.
(2) 单、 双眼皮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3) 如果显性基因用 D 表示, 隐形基因用 d 表示, 在第二组别中, 某一家庭生了一个单眼
皮的孩子, 则双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4) 假如第三组中某一家庭, 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 2014 年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
这对夫妇符合政策, 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理论上可能性是__________.
(5) 假如第一组别某一家庭的母亲, 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
代, 原因是她体内的__________没有改变.
2015 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 分, 满分 6 分)
1.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可以简化记忆: “取、 放、 对、
观” , 观察时先下后上.
【解答】 解: 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 眼视目镜, 因此是对光. 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 通
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 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 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图④的操作是反
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 取镜与安放、 对光、 观察和整理五步.
一、 取镜与安放:
1.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
和物镜.
二、 对光, 即图中的③:
3.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的距离).
4.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 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 观察:
5.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即图
中的①.
6.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 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 以免
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即图中的②.
7. 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
四、 整理,
实验完毕, 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 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并将镜筒缓缓下
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 送回原处.
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 ③①②④.
故选: C.
【点评】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平时多使用, 多观察, 多思考即能做好此
类题.
2. 植物的根生有大量的根毛, 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
毛,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草履虫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 有利于身体的运动. 这些事例
说明( )
A. 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B.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 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 D. 生物受到刺激能够作出反应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胃和肠的结构
特点.
【分析】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思考解答.
【解答】 解: 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如, 植物的根生有大量的根毛, 有利于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草履虫身体
表面有许多纤毛, 有利于身体的运动. 等等这些都说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 B
【点评】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时有出现, 注意理解和掌握.
3.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
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
A. B.
C.
D.
【考点】 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能力, 二是考查生物富集作用.
【解答】 解: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 化学农药等), 通过食物
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分解的特点, 会
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 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
的最高级消费者. 在食物链“草→兔→鹰” 中鹰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故选: 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由选项 D 的图可知: 有毒物质生物体内积累生产者﹣ ﹣ 草最少, 最
高级消费者﹣ ﹣ 鹰最多. 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 要从现在做起、 从自己做起,
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4. 下列动物中, 身体呈两侧对称, 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水螅 B. 涡虫 C. 蛔虫 D. 蚯蚓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辐射对称, 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 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 水螅是腔肠动物, 它们的身体辐射对称, 体内有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食
物从口进入消化腔,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 A 错误;
B、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背腹扁平、 左右对称(两侧对称)、 体壁具有三胚层、 有梯状
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 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 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
相联, 形成了梯状结构)、 无体腔, 有口无肛门.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B 正确;
C、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 体通常呈长圆柱形, 两端尖细, 不分节, 由三胚层组成. 有原体
腔. 消化道不弯曲, 前端为口, 后端为肛门.
D、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属于环节动物;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也要主要了解.
5. 如图是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 分析正确的是( )
A. 感受器是眼球
B. 效应器是眼球
C.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D. 该反射是复杂的反射
【考点】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方面
来切入.
【解答】 解: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
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
不能完成, 如传出神经受损, 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 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
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A、 视网膜可以把光线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因此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中感受器是位于眼
球内的视网膜, 故不符合题意;
B、 停车的动作是有由手搬动刹车, 然后脚踩油门, 因此效应器是四肢的肌肉. 眼球是感受
器. 故不符合题意;
C、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故不
符合题意;
D、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是复杂反射. 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6.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C. 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 D.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考点】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分析】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 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后导致免疫缺陷,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解答】 解: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A 正确.
B、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B 正确.
C、 空气、 饮食、 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IV, 同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C 错误.
D、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等.
二、 简答题(每空 1 分, 共 14 分)
7. 研究人员发现, 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以
下是牵牛花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 请回答:
(1) 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 E 和 F 中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并通过导管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 图中 A→D 阶段, 种子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原因是有机物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3) 图中 E→F 阶段, 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 原因是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4) 图乙中哪幅图能表示图甲中 A→F 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A
(5) 绿色植物之所以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 是因为它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起碳﹣ ﹣ 氧平
衡重要作用.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其公式为: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其公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但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但能进行呼吸作
用.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1) 根的主要结构在根尖. 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根冠、 分生
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也称根毛区. 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
和细胞核逐渐消失, 这些细胞上下连接, 中间失去横壁, 形成导管. 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增
强对水分与无机盐的吸收. 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 E 和 F 中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根尖的
成熟区, 并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 图甲中 A→D 阶段为种子的萌发过程, 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只进行呼吸作用消
耗种子贮存的有机物. 导致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3) 图甲中 E→F 阶段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所以有机
物的量有所增加.
(4) 通过分析知道从 A 到 F 的过程中有机物的量是先减少后增加, 只有 A 图符合题意.
(5)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还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制造氧气排到大气
中,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 因此,
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空气净化器” .
故答案为: (1) 成熟区;
(2) 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3) 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4) A;
(5) 碳﹣ ﹣ 氧平衡.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分解消耗有机物. 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
需要原料水和二氧化碳, 制造有机物.
8. 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系统及有关物质的代谢关系示意, 其中的 a、 b、 c、 d、 e、 f、 g 分
别表示不同的物质. 请分析回答
(1) 若 a 为从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的物质, 则其成分应包括水、 无机盐、 葡萄糖(至少答出
其中的 3 种); 消化系统吸收这些成分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2) 吸收来的 a 被运至脑部细胞, 在脑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 经过肺泡与包绕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 从肺部流出的血液成分变
化为: 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 物质是二氧化碳.
(4) 图中 d 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 e 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物质, f 代表经尿道排出
的物质. d 物质与血液相比, d 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 通过上述各器官系统,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与转变, 这就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肺
泡内的气体交换; 尿液的形成.
【分析】 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 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人体与外界
的气体交换、 血液循环、 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 图示中, a 是营养物质, b 是吸入肺泡中的
空气, c 是经肺泡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d 是原尿, e 是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 f
是尿液.
【解答】 解:(1)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得到彻底消化, 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
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水、 无机盐、 维生素直接被吸收, 糖类、 脂肪、
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加大了消
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 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 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
小肠, 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小肠, 利于消化食物; 小肠绒毛壁、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
淋巴管壁都很薄,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因而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 小肠吸收来的 a 被运至脑部细胞, 在脑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氧气在线粒体处参
与分解有机物, 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3) 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由含氧少, 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 颜色鲜红的
动脉血
(4) d 是原尿,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因此正常人
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中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 其它成分与血浆相同;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经过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原尿中的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原
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 如尿素、 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 形成尿液, 尿液与原尿
在成分上的不同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若某人 f 尿液中含有 a 物质, 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
功能出现了问题.
(5) 人体通过各器官和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转
变, 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
故答案为: (1)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维生素等; 小肠
(2) 线粒体
(3) 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气含量增多,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二氧
化碳
(4)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 物质; 能量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综合掌握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等多种知识.
三. 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 1 分, 共 10 分)
9. 小明爸爸说: “在我小的时候, 田埂、 地头有很多的蚯蚓, 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 ”
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 会不会是农药施用过多的原因呢?
(1) 小明在探究前提出的问题是: 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影响吗?
(2) 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 应该控制有无农药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3) 现如今田地里的蚯蚓越来越少,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
存.
(4) 蚯蚓在 T 型迷宫内, 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 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
室, 这是蚯蚓的学习行为, 蚯蚓建立这种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考点】 探究蚯蚓的运动.
【分析】(1)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开始的, 发现问题后, 根据自己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
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2)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
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4)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
动物出生后,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解:(1) 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 会不会是农药施用过多的原因呢? 所以
小明在探究前提出的问题是: 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影响吗或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无
影响?
(2) 探究的是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影响, 所以实验中的惟一变量应该是有无农药的土
壤.
(3) 现如今田地里的蚯蚓越来越少,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
存.
(4) 蚯蚓在 T 型迷宫内, 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 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
室, 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蚯蚓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1) 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影响吗? 或农药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无影响?
(2) 有无农药的土壤;
(3) 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 学习;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 人与人之间在高矮胖瘦、 单双眼皮等性状上存在差异,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研究
性学习, 在社区内对居民眼皮的性状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人类眼皮性状遗传调查表
组别 家庭数目 父母性状 子女性状
一 50 单、 单 单
二 50 双、 单 双、 单
三 50 双、 双 双、 单
请分析后回答:
(1) 单、 双眼皮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2) 单、 双眼皮是人类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 如果显性基因用 D 表示, 隐形基因用 d 表示, 在第二组别中, 某一家庭生了一个单眼
皮的孩子, 则双亲的基因组成是 Dd×dd.
(4) 假如第三组中某一家庭, 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 2014 年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
这对夫妇符合政策, 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理论上可能性是 25%.
(5) 假如第一组别某一家庭的母亲, 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
代, 原因是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关系;
生物的变异.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 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 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才会表现出来;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 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据此答题.
【解答】 解:(1)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
的物质, 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 能
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 片段, 一个 DNA
上有多个基因, 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2)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人类同一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 故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 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从第③组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父母都是双
眼皮, 而子女中出现了单眼皮. 控制单眼皮的基因, 一定来源于父亲母亲, 控制单眼皮的基
因在父母那里没有表现出来, 只表现双眼皮, 因此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控制双眼
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如果显性基因用 D 表示, 隐性基因用 d 表示. 因此子女单眼皮的基因
组成是 dd, d 一定来源于父母, 因此双亲中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Dd, 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dd. 即双亲的基因组成是 Dd×dd.
(4) 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 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亲代的基因组成
是杂合的. 因此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父母控制
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 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 A 控制, 单眼皮由
隐性基因 a 控制. 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他们第二胎是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25%, 即 1/4.
(5) 假如第①组别某一家庭的母亲, 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
有改变还是 dd, 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其原因是她
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 DNA
(2) 相对性状
(3) Dd×dd
(4) 25%
(5) 遗传物质(基因)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父母性状相同子女出现不同性状, 这个不同的性状
一定是隐性的以及基因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襄阳市保康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襄阳市保康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流程图可加深理解,帮助记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