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交通运输与服务业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交通运输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发展趋势:高速 化、大型化和专业 化。
3.交通运输布局( 1 )影响因素: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 、社会、技术和自然 等因素的影响。 ( 2 )案例:南昆铁路建设。①影响因素:国民经济 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 的进步等。 ②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 地区经济的发展。
4.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新的交通方式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 的变化。 ( 3 )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
( 2 )影响商业网点分布位置: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的商业网点以交通 最优为原则;城市商业中心 的发展与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5.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 1 )影响商业网点分布密度。
高铁的开通对城市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下表为高铁开通前后南京站区新增企业分布特征变化情况(表中数字为各产业所占百分比)。据此完成第1~2题。
1.高铁开通对核心区企业拉动作用最大的是( )A.商务服务业B.房地产业C.交通运输业D.居民服务业2.高铁开通后,站区批发和零售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B.地租增加C.人工成本增加D.交通条件改善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3.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关系(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4.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4)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的两个条件。①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②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2019全国Ⅰ卷,6~8)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第1~3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服务业1.服务业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2.服务业区位因素(1)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影响较小。②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2)非商业性服务业: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的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3.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1)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4.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新的服务模式的出现,主要依赖网络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减弱,现代社会服务业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第1~2题。1.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物流通达性增强B.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C.流动人口增加D.互联网技术发达2.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A.服务范围更大B.食品种类更丰富C.投资成本更低D.投资风险更高
(2021课标全国乙卷,4~6)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第1~3题。1.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解析:第1题,以陆港建设区位为载体,考查建设陆港的影响。由材料可知,陆港是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因此陆港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海港的承载规模,扩大服务范围,①正确;陆港可以代表海港行使部分功能,因此陆港的建设有利于缓解海港的用地紧张状况,②正确;陆港的建设有利于降低海港用地成本,③错误;陆港的建设对提高海港设备水平作用不大,④错误。故选A项。第2题,以陆港建设区位为载体,考查近海陆港与远海陆港的比较。两类陆港均在海港外建设,在缓解海港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A项错误;陆港是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可以方便办理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但通关效率的高低与陆港距离海港的远近无关,B项错误;远海陆港距海港较远,依托优质服务可以吸引更远的客流、货流,拓展腹地范围作用大于近海陆港,C项正确;两类陆港都在海港外建设,都可减少对海港的环境污染,D项错误。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3课时交通运输布局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63课时交通运输布局课件新人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交通运输网,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62课时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62课时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商业性,公共卫生,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基础设施,现代技术,网络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第28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第28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答案1C2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