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第1页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第2页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框架定点,课程内容,优题优思,知识框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框架定点
    注:讲义中⚠️后内容为本课易错点突破,需重点记忆;♣后内容为新教材补充,需重点关注。
    ★后内容为时政或知识拓展,需阅读了解。◈后为【快速练习】,是对应知识点的考点核心练习, 需熟练掌握。
    二、课程内容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汉字
    ①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文化生活【标志】纵览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①我国拥有丰富的史书典籍的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②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博大精深

    文字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传统建筑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印刷媒体的推广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三观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独特性
    ①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
    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区域性
    ①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
    特色;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性
    ①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 性。
    ②各民族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辨别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原因——包容性
    原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含义与作用

    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 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角 度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讲
    侧重点
    侧重于历史悠久,相对于其他文明的衰落、消亡而言
    侧重于丰富厚重,
    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关 注
    历程、动态、纵向
    内涵、静态、横向
    见 证
    汉字、史书典籍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联系
    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含义
    求同存异
    侧重强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
    侧重强调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作用
    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标志词
    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等
    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文化传承
    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文化交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题,也是文化创造的主题。文化发展应该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内涵
    内容
    伟大创造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伟大奋斗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
    伟大团结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伟大梦想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
    ①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注意——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分析角度
    内容阐释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③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文化与人的关系
    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有利于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必要性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
    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
    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重要性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
    尺度;
    ③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④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途径
    内容
    源泉
    必须立足实践
    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思想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继承发展创新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主体
    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①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②只有不断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易错点突破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

    (4)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


    三、优题优思
    1.(2021 重庆新高考模拟)1938 年 11 月,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经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恶浪搏斗的情景。 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便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组诗气势磅礴,荡 气回肠,后经冼星海谱曲,至今传唱不绝,鼓舞着华夏儿女不畏艰险,砥砺奋进。《黄河大合唱》
    ( )
    ①传播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②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的社会实践
    ③创作灵感取决于作曲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修养
    ④因富含奋斗精神等爱国元素而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四、知识框架

    相关教案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分配制度教案:

    这是一份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分配制度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框架定点,课程内容,要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财政与税收教案:

    这是一份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财政与税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框架定点,课程内容,用好已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与人教案:

    这是一份2021-2022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与人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框架定点,课程内容,优题优思,知识框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