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选练习 全套(含详解)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选练习01《地球与地球仪》(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选练习01《地球与地球仪》(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倍 D,98的行星——开普勒452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完成(1)~(2)题。
(1)②地位于⑦地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有一架飞机从⑧地飞往⑤地,最短飞行路线是(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B.④地的地方时比③地晚80分钟
C.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向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2)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飞行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
C.先向正南再向正北飞行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飞行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如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图完成(1)~(2)题。
(1)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2)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丁地和乙地
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前往南极罗斯海,在罗斯海西岸的难言岛(74°54′S,163°46′E)进行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前期工作。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建成后,到泰山站(73°51′S,76°58′E)最短距离的行走方向为( )
A.一直向西 B.先西南后西北
C.先正南后正北 D.先西北后西南
(2)我国第5个科考站与冰岛(约64°09′N,21°56′W)的距离最接近( )
A.15 000 km B.17 000 km C.19 000 km D.21 000 km
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一路正西 3 330 km
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
C.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D.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设A、B两点和B、C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如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远的是( )
A.己辛 B.丙庚 C.乙己 D.甲戊
(2)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度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 )
A.庚 B.己 C.丙 D.乙
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正东方 B.正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 km B.15 000 km C.10 000 km D.5 000 km
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2 621 m),它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南距昆仑站约715 km,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读图,完成(1)~(3)题。
(1)泰山站的纬度最接近( )
A.77°40′S B.75°32′S C.73°51′S D.71°15′S
(2)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样式建筑主要是为了( )
A.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防紫外线辐射 D.方便天文观测
(3)当泰山站进入天文观测最佳季节时,下列四个城市昼长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
A.清明忙种粟 B.白露忙割地 C.小雪河封严 D.冬至数九天
(2)小满至芒种期间( )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向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地球脱单啦!”2015年7月24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的行星——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 400光年,体积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倍,公转周期是385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读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天体M气温环境最相似的是(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假设最后证实开普勒452b没有生命存在,依据材料可能是因为( )
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与地球引力差异太大
C.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 D.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如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太阳辐射第二季度最丰富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2)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3)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间段内某地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拉萨9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5% B.60% C.65% D.70%
历时两天的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于2016年9月4日下午3时开幕,当日杭州夜长为11小时20分钟。据此回答(1)~(3)题。
(1)在下列四个城市近地面测量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应是( )
A.德黑兰 B.拉萨 C.杭州 D.北京
(2)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 )
A.新德里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C.德黑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极地区极昼范围增大
(3)若出席此次峰会的新加坡(约104°E)总理李显龙于该日7:30(当地地方时)出发,坐5小时的飞机到达杭州(约120°E),李总理这一天经历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50分钟 B.11小时16分钟
C.12小时20分钟 D.13小时16分钟
\s 0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精选练习01《地球与地球仪》(含详解)答案解析
、选择题
答案为:(1)B (2)D;
解析:第(1)题,因为经线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而纬线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①②③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第(2)题,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地心距离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所以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所以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短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为:(1)A (2)A;
解析:第(1)题,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跨经度数越大、所处纬度越低,实际面积越大。分别判读四个区域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即可判定①区域实际面积最大。第(2)题,赤道长度大约与经线圈长度一致,①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分别在赤道、经线上,则长度相同;②区域中横线在60°N上跨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10°经度,竖线为经线,跨10°纬度,与赤道上跨10°经度长度一致;故①区域和②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③④两幅图中两短线跨过的经度数和纬度数相同,但其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所以两条粗短线不等长。
答案为:(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②地位于北半球,⑦地位于南半球;以0°经线为参照,可以推算出②地经度约为170°E,⑦地经度约为10°E,同为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所以②地位于⑦地的东北方。第(2)题,读图可知,⑧地和⑤地同位于南半球,且经度相差约180°,大致在同一经线圈上,所以最短飞行路线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即由⑧地向正南过南极点再向正北到⑤地,航行方向为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答案为:(1)C (2)B;
解析:第(1)题,①②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A错;④地较③地向东差20°,④地的地方时比③地早80分钟,B错;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向,C对;①②两点间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距离,D错。第(2)题,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两点所在的大圆的劣弧,即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选择B。
答案为:(1)A (2)B;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的纬线,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的最短距离,是两地间大圆的劣弧长度,飞行方向大致是沿劣弧飞行。从经度看是向西飞,在北半球方向先向北偏,再向南偏,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A对。B、C、D错。第(2)题,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乙地和丙地纬度相似,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B对。其他各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A、C、D错。
答案为:(1)B (2)C;
解析:第(1)题,地表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经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我国将建设的第5个南极科考站纬度略高于泰山站,且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泰山站以东,所以应该先向西南走,然后再向西北走。第(2)题。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74°54′S,163°46′E),与冰岛的经度相差大约180°,即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从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方向走距离冰岛最近,所跨纬度约为169°,结合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实地距离约差111 km可知,两地距离最接近19 000 km。
答案为:(1)B (2)D;
解析:第(1)题,从甲、乙两地经度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60°S。两地纬度均为60°S,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150°E和90°E,位于东半球。第(2)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甲、乙两地均位于60°S,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s 60°=3 330 km。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
答案为:(1)A (2)D;
解析:第(1)题,A点位于赤道上,B、C、D三点位于60°S纬线上。A、B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60°,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L1位于过这两点的经线圈上,距离为111×60 km。B、C两点同在60°S纬线上,经度相隔180°,两点间的最短距离L2位于过这两点的经线圈上,从B点向南经南极点到C点,距离为(90°-60°)×2×111 km。所以L1=L2。第(2)题,图中B点和D点均位于60°S纬线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据图可知B、D两点的经度和大于180°,所以D点(135°E)位于B点(135°W)的正西方向,飞机从B点飞往D点最短航线必经过南极点附近,此时正确的航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为:(1)A (2)C;
解析:第(1)题,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111 km;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111 km。读图,己辛之间跨纬度6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60°,距离远。丙庚在30°纬线上,跨经度60°,距离较短。乙己在60°纬线上,跨经度9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45°,距离较短。甲戊在极点,距离是0,最小。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己辛,A正确。第(2)题,古埃及文明之处约是30°E,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约是90°W。所以,亚特兰蒂斯的位置约是30°W。最可能位于图中丙地,C正确。
答案为:(1)A (2)D;
解析:第1题,北极星的仰角即当地的地理纬度。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说明两地均位于60°N。同一纬线上,指示的是正东、正西方向,再根据甲、乙两地的经度度数之和大于180°,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选A。第2题,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劣弧长相差90°。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90×111 km×cs 60°=4 995 km。选D。
答案为:(1)C;(2)B;(3)A
解析:
第(1)题,昆仑站地理位置为(80°25′S,77°07′E),泰山站与昆仑站距离约715 km,由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 km可知,泰山站与昆仑站纬度相差约6°25′,故泰山站纬度约为74°S。
第(2)题,泰山站海拔为2 621 m,海拔较高,有利于进行天文观测,与该样式建筑的采用关系不大;而南极地区酷寒、烈风、暴雪天气影响科考站运营,采用该样式建筑可以避免这些天气带来的恶劣影响。
第(3)题,泰山站天文观测最佳期就是南极地区的极夜期,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四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则白昼最长。
答案为:(1)C;(2)D
解析:
第(1)题,二十四节气均匀分布,每两个节气之间相距约15天,根据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可以推断出11月30日在小雪节气至大雪节气之间,故C项正确。清明在4月5日前后,故A项错误;白露在9月7日前后,故B项错误;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故D项错误。
第(2)题,根据二十四节气时间分布及夏至在6月22日前后可知,小满为5月21日前后,芒种为6月5日前后。小满至芒种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段时间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故A项错误;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可知小满至芒种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慢,故B项错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5月21日至6月5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从15.5°N移至19°N,我国此纬度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有朝南现象,故C项错误;合肥位于北半球,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故D项正确。
答案为:(1)B;(2)D
解析:
第(1)题,图中天体M绕恒星运行,则天体M为一个行星,并且行星M运行轨道在开普勒452b行星以内,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以及地球轨道内运行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可知,与天体M气温环境最相似的是水星或金星。
第(2)题,根据材料中“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可知,开普勒452b周围包裹着大气层,可能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同时开普勒452b与地球引力差异不太大;开普勒452b公转周期是385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可知开普勒452b温度适宜,适合生命存在;材料中没有提到开普勒452b的宇宙环境,则开普勒452b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答案为:(1)C;(2)A;(3)C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分布规律可知,二者没有相关性,A、B错误;分析太阳辐射分布可知,5、6、7三个月太阳辐射最丰富,C正确;日照时数在8月最低,D错误。
第(2)题,1月,拉萨处于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路程长,被大气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8月,拉萨处于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因此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太阳高度。
第(3)题,读图可知,9月拉萨的日照时数约是235小时,9月拉萨昼长约是12小时,所以9月的最大日照时数约是360小时。根据日照百分率概念可知,拉萨的日照百分率是235/360×100%≈65%。
答案为:(1)B;(2)C;(3)B
解析:
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可确定拉萨、杭州的线速度较德黑兰、北京快,因而排除A、D两选项;又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于杭州,故拉萨的线速度最快。
第(2)题,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近赤道且向南移动,则新德里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德黑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缩小。
第(3)题,新加坡处于赤道附近,早上约6时日出,到出发时间7:30李显龙总理已经历了1小时30分钟的昼长;从新加坡到杭州飞行时经历的5小时也是白天;到达杭州(地方时比新加坡约早1小时4分钟)的时间约为当地13日34分,杭州日落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20分,李总理又经历了4小时46分钟昼长;三段昼长相加为11小时16分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01) 地球与地球仪 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地位于乙地的,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甲、乙两地均位于,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01 地球与地球仪 含解析 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地位于乙地的,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甲、乙两地均位于,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含详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