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湖北 省襄阳市老河口 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6 年湖北 省襄阳市老河口 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 实验与探究, 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火力 发电 C. 滴水成冰 D. 木已成舟
2. 下列各组物质中, 均属纯净 物的 是(
)
A. 合成纤维 油脂 B. 天然气 水银
C. 冰水 干冰 D. 医用酒精 碘盐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春色满园, 花香四溢”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空气是由空 气分子构成的
C. 组成 CO, CO 2 的 元素种 类相 同, 所以它们的 化学性质相 同
D. 气 体受 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4. 钇( Y) 是一种 稀土元素,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 钇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是 39
B. 钇原子中的 质子数为 39
C. 钇元素的 相 对原子质量为 88.91
D. 钇原子中的 中子数为 39
5. 6 月 5 日 是世界环境日 , 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 有效方法
B. 目 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 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 开发和利用风能、 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的 理念
D. 化工厂可利用通过加高烟 囱排放废气, 防止形成酸雨
6.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 四 大发明 之一. 火药点燃后发生的 反应为 2KNO 3 + S + 3CK 2 S + N 2 + 3CO 2 ↑. 该反应前
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A. 硫 B. 氧 C. 碳 D. 氮
7. X, R表示两种金属, 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X + 3RNO 3 ═ 3R + X( NO 3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若 X 是 Al, R 是 Ag, 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 X 可能是 Fe, R可能是 Cu
D. X 的 金属活动性比 R强
8. 如图是 A、 B 两种固 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 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 溶解度大于 B 的 溶解度
B. A、 B 两种 饱和溶液都从 t 3 ?降温到 t 2 ?, 析出 的 晶 体的 质量一定是: A > B
C. t 1 ?时, 用等质量水配制的 A、 B 饱和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 质量: A > B
D. t 2 ?时, 100 克饱和溶液 A 和 50 克饱和溶液 B 中, 溶质的 质量分数相 等
9. 如图所示装置( 不可倒置) 有多种用途,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H 2 时, 气体应从 A 端通入
B.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 O 2 排出 , 水应从 B 端进入
C. 若用排空气 法往装置内收集 CO 2 时, 气体应从 A端通入
D. 若要除去 H 2 中的 CO 2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aOH 溶液, 气体从 B 端通入
10.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 方案正确的 一组是(
)
A. 可用 Ba( OH)
2 溶液鉴别( NH 4 ) 2 CO 3 , ( NH 4 ) 2 SO 4 , NH 4 NO 3 三种氮肥
B. MgCl 2 溶液, NaOH 溶液, H 2 SO 4 溶液, CuSO 4 溶液, 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 Na 2 CO 3 溶液, Ca( OH)
2 溶液, 盐酸, BaCl 2 溶液, 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 CuO 粉末, 炭粉, 铁粉, 三种 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五、 填空与简答: ( 每空 1 分, 共 16 分)
11. 写出 符合下列要求的物 质( 或 主要成分) 的 化学式.
( 1) 空 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 气 体
;
( 2) 厨房中的 咸性调 味 剂
;
( 3) 碘酒中的 溶剂
.
12. 人体中含有十一种 常量元素, 请你写出 一种常量元素的 名称
.
13. 在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 特点.
( 1) 氧气、 铁和氯化钠三种 物 质中, 由离子构成的 是
.
( 2) 从微观变化角度, “CO 燃烧”的 微观示意图, 如图所示.
写出 上述过程的 化学方程式
.
14.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 其灭火原理是
.
15. 据报道, 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 当于世界年产量的 左右. 铁生锈的 条件是
; 根据铁
锈蚀的 条件, 写出 一种 防止铁制品 锈蚀的 具体方法是
( 合理均可) .
16.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 1)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 异味, 是利用其
性.
( 2) 试用文字解释为什么铝 制品具有良 好的 抗腐蚀性能:
.
( 3) 工业上可用 Cl 2 与 NaOH 溶液作用制漂白液: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 O. 与此类似, 可用 Cl 2
与石灰乳( 主要成分 Ca( OH) 2 ) 制漂白粉, 试写出 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17. 已知甲、 乙、 丙、 丁是初中化学中的 四 种常见物质, 丁是甲 与乙、 乙与丙反应的 生成物之一( 反应条
件均已略 去) , 转化关系如图 :
( 1) 常温下, 若乙为红色粉末, 甲 为黑色粉末, 则丙的 化学式是
, 甲与乙反应的 化学方程
式为
.
( 2) 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 常温下甲 为气体, 则丙所属的 物质类别是
( 选填: 单质、 氧化
物 、 酸、 碱、 盐) , 甲 与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六、 实验与探究( 每空 1 分, 共 8 分)
18. 如图 是初中化学的 几种常用仪器用品, 根据要求回 答下列问 题:
( 1) 仪器⑤的 名 称是
. 实验室用 KMnO 4 固 体加热制氧气 应选用的 仪器用品是
( 填序号) .
( 2) ③⑤⑦组合可制备 H 2 、 CO 2 、 O 2 , 试写出 用此装置制氧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前
检查此装置气 密性的 方法是
.
19. 松花蛋, 又称皮蛋、 变蛋. 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 主要原料配方为: 鸭蛋 10Kg, 水 10Kg, 生石 灰
1.2Kg, 纯碱 0.53Kg, 食盐 0.35Kg. 加工时, 将纯碱、 食盐加入容器中, 加沸 水溶解, 再慢慢加入生石灰
充分反应, 冷却后得到 料液, 再放入鸭 蛋浸渍.
请回 答下列问 题:
( 1) 生石灰加入沸水中, 水能持续保持沸腾, 其原因是
.
( 2) 静置后, 取少量的 上层 料液, 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料液应变为
色.
( 3) 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 探究活动.
【 提出 问 题】 料液中含有哪 些溶质?
【 交流讨论】 ①一定含有 NaOH、 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 同学推断只有 Ca( OH)
2
乙 同学推断只有 Na 2 CO 3
丙同学推断有 Ca( OH)
2 、 也有 Na 2 CO 3
通过进一步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 推断是错 误的 , 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 滴加稀盐酸 无明 显现象
另 取少量上层 料液, 滴加碳 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探究结论】
同学的 推断是正确的.
七、 分析与计算( 共 6 分,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 茶叶 中含有丰富的 茶碱( 化学式 C l4 H 14 NO 2 ) 试计算:
( 1) 茶碱的 相 对分子质量为
;
( 2) 茶碱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
.
21.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 10g 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
200g 一定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 AgNO 3 溶液( 杂质不与 AgNO 3 溶液反应) . 实验过程中, 生成沉淀的 质量与
滴入 AgNO 3 溶液的 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 试计算: ( 提示: NaCl + AgNO 3 =AgCl↓ + NaNO 3 )
( 1)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
g;
( 2)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6 年湖 北 省襄阳市老河口 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满分 10 分)
1. 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火力 发电 C. 滴水成冰 D. 木已成舟
【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 解答】 解: A、 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及风力 的 作用将水分蒸发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 食盐结晶 析出 , 这一
过程没有新物 质生成, 属于物 理变化;
B、 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 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该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
成, 属于化学变化.
C、 滴水成冰的 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D、 木已成舟的 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 没有新物 质生成, 属于物 理变化.
故选 B.
2. 下列各组物质中, 均属纯净 物的 是(
)
A. 合成纤维 油脂 B. 天然气 水银
C. 冰水 干冰 D. 医用酒精 碘盐
【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 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 物, 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 微观上只有一
种 分子
【 解答】 解: A、 合成纤维属于混合物; 油脂属于纯净物, 故 A 错;
B、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 烷, 还含有其它成分, 属于混合物; 水银是由汞一种物质组成, 属于纯净物, 故
B 错 ;
C、 冰水是由水一种 物质组成, 属于纯净 物; 干冰是由二氧化碳一种物 质组成, 属于纯净物 ; 故 C 正确;
D、 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和水, 属于混合物;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 属于混合物, 故 D 错.
故选 C.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春色满园, 花香四溢”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空 气是由空 气分子构成的
C. 组成 CO, CO 2 的 元素种 类相 同, 所以它们的 化学性质相 同
D. 气 体受 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 分析】 A、 根据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B、 根据空气的 组成分析;
C、 根据 CO, CO 2 的 组成、 性质分析;
D、 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 特性进行分析.
【 解答】 解: A、 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 花香的 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周围的 空气中, 所以, 感到 花香四
溢. 故 A 说法正确;
B、 空 气中含有氧气 分子、 氮气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等, 不含有空气分子. 故 B 说法不正确;
C、 组成 CO, CO 2 的 元素种 类相 同, 分子的 构成不同, 它们的 化学性质不相 同. 故 C 说法不正确;
D、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 间隔变大. 所以, 气体受 热膨胀, 气 体分子的 大小没有变
化. 故 D 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4. 钇( Y) 是一种 稀土元素,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 钇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是 39
B. 钇原子中的 质子数为 39
C. 钇元素的 相 对原子质量为 88.91
D. 钇原子中的 中子数为 39
【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 信息: 原子序数、 相 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元素种类等, 进
行分析判 断即可.
【 解答】 解: A.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中获取的 信息, 该元素的 原子序数为 39; 根据原子中, 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则钇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为 39, 故选项说法正确.
B.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中获取的信息, 该元素的 原子序数为 39;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 39, 故选项说法正确.
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中获取的信息, 可知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 88.91, 故选项 说法正确.
D.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中获取的 信息, 该元素的 原子序数为 39;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 39, 而不是中子数为 39, 故选项说法错 误.
故选 D.
5. 6 月 5 日 是世界环境日 , 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 有效方法
B. 目 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 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 开发和利用风能、 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的 理念
D. 化工厂可利用通过加高烟 囱排放废气, 防止形成酸雨
【 分析】 A、 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有害的 物质;
B、 许多技术问 题限制了氢能源的 开发、 利用;
C、 “低碳生活”要求耗能少, 排放二氧化碳少;
D、 加高烟 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 排放.
【 解答】 解: A、 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烟 尘等物质, 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不正确.
B、 目 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 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 而是目 前产生氢气的 方法能耗高, 难以贮存
等方面的 问题. 不正确.
C、 太阳能、 风能都是清洁能源, 不污染环境, 开发和利用风能, 太阳能符合“低碳 生活”的 理念. 正确.
D、 加高烟 囱不会减少污染物的 排放, 所以不能防止形成酸雨. 不正确.
故选: C.
6.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 之一. 火药点燃后发生的 反应为 2KNO 3 + S + 3CK 2 S + N 2 + 3CO 2 ↑. 该反应前
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A. 硫 B. 氧 C. 碳 D. 氮
【 分析】 根据化合物 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单质中元素的 化合价为 0 计算反应前后各元素的 化合
价, 从而判断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 解答】 解: 在反应 2KNO 3 + S + 3CK 2 S + N 2 ↑ + 3CO 2 ↑中, N 元素的 化合价由 + 5 价降低为 0, S 元素的 化合价
由 0 降低为﹣ 2 价, C 元素的 化合价由 0 升高到 + 4 价, 钾元素和氧元素的 化合价没变;
故选 B.
7. X, R表示两种金属, 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X + 3RNO 3 ═ 3R + X( NO 3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若 X 是 Al, R 是 Ag, 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 X 可能是 Fe, R可能是 Cu
D. X 的 金属活动性比 R强
【 分析】 A、 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 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的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结合方程式分析溶液质量变化;
C、 由生成了 X( NO 3 ) 3 可知, X 在化合物 中的 化合价为 + 3 价;
D、 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应用推断, 金属 X 能与 R的 硝酸盐反应, 说明 X 的 活动性比 R强.
【 解答】 解: A、 X + 3RNO 3 =3R + X( NO 3 ) 3 ,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反应生成
另 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属于置换反应, 正确;
B、 若 X 是 Al, R是 Ag, 反应方程式是 Al + 3AgNO 3 =3Ag + Al( NO 3 ) 3 ,
27 32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 每 27 份质量的 铝 就会从溶液中置换出 324 份质量的 银, 会使溶液质量减少,
正确;
C、 由 X 与硝酸 R溶液反应的 生成了 X( NO 3 )
3 , X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 3 价, 而铁与硝酸铜 溶液反
应生成了 硝酸亚铁, 化学式中硝酸根应该是 2 个, 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 故错 误;
D、 金属 X 能与 R的 硝酸盐反应, 说明 X 的 活动性比 R强, 正确;
故选 C.
8. 如图 是 A、 B 两种固 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 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 溶解度大于 B 的 溶解度
B. A、 B 两种 饱和溶液都从 t 3 ?降温到 t 2 ?, 析出 的 晶 体的 质量一定是: A > B
C. t 1 ?时, 用等质量水配制的 A、 B 饱和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 质量: A > B
D. t 2 ?时, 100 克饱和溶液 A 和 50 克饱和溶液 B 中, 溶质的 质量分数相 等
【 分析】 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 不知溶液的 质量, 无法确定降温析出 晶 体质量多少;
C、 据该温度下 AB 的 溶解度分析解答;
D、 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 解答】 解: 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故错 误;
B、 不知溶液的 质量, 所以无法确定降温析出 晶 体质量多少, 故错 误;
C、 t 1 ?时 B 的 溶解度大于 A 的 溶解度, 即等量的 水中溶解的 B 的 质量大于 A 的 质量, 故错 误;
D、 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 计算式 × 100%可知: 温度不变, 溶解度不变, 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相 等, 溶液具有均一性, 所以一定温度下的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与溶液的 质量多少无关, 正
确;
故选: D.
9. 如图 所示装置( 不可倒置) 有多种用途,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H 2 时, 气体应从 A 端通入
B.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 O 2 排出 , 水应从 B 端进入
C. 若用排空气 法往装置内收集 CO 2 时, 气体应从 A端通入
D. 若要除去 H 2 中的 CO 2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aOH 溶液, 气体从 B 端通入
【 分析】 A、 本装置中,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从短管进入, 排空 气法收
集氢气﹣ 气体从装置的 B 端通入;
B、 氧气的 密度比水小, 水应该从长管进入;
C、 本装置中, 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从长管进入, 密度比空气 小的 气体从短管进入, 排空气 法收集氢气﹣
气 体从装置的 A端通入;
D、 除去 H 2 中 CO 2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aOH 溶液, 且二氧化碳的 密度比 NaOH 溶液小, 所以气体应从 A
端通入;
【 解答】 解: A、 本装置中, 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从长管进入, 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从短管进入, 排空气
法收集氢气﹣ 气体从装置的 B 端通入, 故 A 错 误;
B、 氧气的 密度比水小, 水应该从长管进入, 气体从短管出, 故 B 错 误;
C、 本装置中, 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从长管进入, 密度比空气 小的 气体从短管进入, 排空气 法收集二氧化
碳 ﹣ 气体从装置的 A 端通入, 故 C 正确;
D、 除去 H 2 中 CO 2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aOH 溶液, 且二氧化碳的 密度比 NaOH 溶液小, 所以气体应从 A
端通入, 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 一组是(
)
A. 可用 Ba( OH)
2 溶液鉴别( NH 4 ) 2 CO 3 , ( NH 4 ) 2 SO 4 , NH 4 NO 3 三种氮肥
B. MgCl 2 溶液, NaOH 溶液, H 2 SO 4 溶液, CuSO 4 溶液, 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 Na 2 CO 3 溶液, Ca( OH)
2 溶液, 盐酸, BaCl 2 溶液, 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 CuO 粉末, 炭粉, 铁粉, 三种 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 分析】 A、 依据氢氧化钡与其它物质间的 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B、 依据硫酸铜 是蓝色的 溶液以及与其它物质间的 反应情况分析解答;
C、 依据物质间 的两两反应现象分析解答即可;
D、 依据三种能与酸反应出 现不同的现象分析解答;
【 解答】 解: A、 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 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 酸钡和氨气, 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
钡和氨气 , 与硝酸铵生成氨气 , 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 故该方法错误;
B、 MgCl 2 溶液, NaOH 溶液, H 2 SO 4 溶液, CuSO 4 溶液中只有 CuSO 4 溶液呈蓝色, 所以观察可知硫酸
铜 , 将硫酸铜 分别滴入 MgCl 2 溶液, NaOH 溶液, H 2 SO 4 溶液中只有 NaOH 溶液能够与硫酸铜 生成蓝色氢
氧化铜 沉淀, 所以可确定氢氧化钠溶液, 再将 NaOH 溶液分别滴入 MgCl 2 溶液, H 2 SO 4 溶液中 MgCl 2 溶
液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 白色沉淀, 故可鉴别出 MgCl 2 溶液, 剩 余的 溶液即为 H 2 SO 4 溶
液, 故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
C、 由于碳酸钠能够与 Ca( OH) 2 溶液、 BaCl 2 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盐酸反应生成气 体, 所以
可以鉴别 出碳 酸钠和盐酸, 而后先向其他的 两种溶液滴入少量盐酸, 再滴入碳 酸钠, 氯化钡中先有气泡后
沉淀,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所以再滴加碳 酸钠后没有气 泡放出 ( 没有盐酸) , 故不加任何试
剂可鉴别 ;
D、 CuO 粉末, 炭粉, 铁粉中分别 加入稀盐酸, 氧化铜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 氯化铜 溶液, 与铁粉反应
能够生成气体( 氢气) 和浅 绿色溶液( 氯化亚铁) , 与炭粉不反应, 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 质可以鉴别;
故选: BC.
五、 填空与简答: ( 每空 1 分, 共 16 分)
11. 写出 符合下列要求的物 质( 或 主要成分) 的 化学式.
( 1) 空 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 气 体
N 2
;
( 2) 厨房中的 咸性调 味 剂
NaCl ;
( 3) 碘酒中的 溶剂
C 2 H 5 OH .
【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 化学名称, 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 方法和步骤写出 物质的化学式即
可.
【 解答】 解: ( 1) 空气中 N 2 ( 氮气 ) 约占 78%, 含量最多; 故填: N 2 ;
( 2) 食盐是氯化钠的 俗称, 是厨房中一种常用作调剂品 的 有咸味 的盐, 故填: NaCl;
( 3) 碘酒是碘的 酒精溶液, 其中的 溶剂是酒精, 故填: C 2 H 5 OH.
12. 人体中含有十一种常量元素, 请你写出 一种常量元素的 名称
钙 .
【 分析】 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 种类解答即可.
【 解答】 解: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 0.01%的 元素, 称为常量元素, 如氧、 碳、 氢、 氮, 钙等;
故答案为: 钙
13. 在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 建立 联系是化学学科的 特点.
( 1) 氧气、 铁和氯化钠三种 物 质中, 由离子构成的 是
氯化钠 .
( 2) 从微观变化角度, “CO 燃烧”的 微观示意图, 如图所示.
写出 上述过程的 化学方程式
2CO+O 2 2CO 2
.
【 分析】 根据物质的 构成粒子以及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 解答】 解: ( 1)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
故填: 氯化钠;
( 2) 据图可以看出, 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填: 2CO + O 2 2CO 2 .
14.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 其灭火原理是
降低 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
【 分析】 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或空 气, 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
【 解答】 解: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 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 原理.
故答案为: 降低温度到 可燃物 着火点以下.
15. 据报道, 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 当于世界年产量的 左右. 铁生锈的 条件是
铁与空气中的水、 氧
气 共同接触 ; 根据铁锈蚀的 条件, 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 具体方法是
在铁表面涂一层 油漆
( 合理均可) .
【 分析】 铁的 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 中的 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 结果; 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从隔绝空气和水的
角度分析.
【 解答】 解: 铁的 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 中的 水、 氧气共同作用的 结果; 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
和水, 如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 或 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 金属或用油擦拭铁表面等) .
故答案为: 铁与空气中的水、 氧气 共同接触; 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 答案合理即可) .
16.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 1)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 异味, 是利用其
吸附 性.
( 2) 试用文字解释为什么铝 制品具有良 好的 抗腐蚀性能:
铝 与空 气中的 氧气 形成致密的 氧化铝 薄
膜, 阻止铝 进一步被氧化 .
( 3) 工业上可用 Cl 2 与 NaOH 溶液作用制漂白液: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 O. 与此类似, 可用 Cl 2
与石灰乳( 主要成分 Ca( OH)
2 ) 制漂白粉, 试写出 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Cl 2 +2Ca( OH)
2 =CaCl 2 +Ca( ClO) 2 +2H 2 O
.
【 分析】 ( 1) 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 2) 根据铝 制品 具有良 好的 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 与空气 中的 氧气 形成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 阻止铝 进一步
被 氧化进行解答;
( 3) 根据 Cl 2 与石 灰乳( 主要成分 Ca( OH) 2 ) 反应生成氯化钙、 次氯酸钙和水进行解答.
【 解答】 解: ( 1)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能除去冰箱里的 异味 ;
( 2) 铝 制品具有良好的 抗腐蚀性能是因为: 铝与空气中的 氧气形成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 阻止铝 进一步被
氧化;
( 3) Cl 2 与石灰乳( 主要成分 Ca( OH)
2 ) 反应生成氯化钙、 次氯酸钙和水, 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Cl 2 + 2Ca( OH) 2 =CaCl 2 + Ca( ClO) 2 + 2H 2 O.
故答为: ( 1) 吸附; ( 2) 铝 与空 气中的 氧气形成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 阻止铝 进一步被氧化; ( 3)
2Cl 2 + 2Ca( OH) 2 =CaCl 2 + Ca( ClO) 2 + 2H 2 O.
17. 已知甲、 乙、 丙、 丁是初中化学中的 四 种常见物质, 丁是甲 与乙 、 乙与丙反应的 生成物之一( 反应条
件均已略 去) , 转化关系如图 :
( 1) 常温下, 若乙为红色粉末, 甲 为黑色粉末, 则丙的 化学式是
CO 等 , 甲 与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为
CO+CuOCu+CO 2 ( 合理即可) .
( 2) 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 常温下甲 为气体, 则丙所属的 物质类别是
盐 ( 选填: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 甲 与乙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 2 +Ca( OH)
2 ═CaCO 3 ↓+H 2 O
.
【 分析】 甲 、 乙、 丙、 丁是初中化学中的 四种常见物质, 丁是甲 与乙、 乙与丙反应的 生成物之一.
( 1) 常温下, 若乙为红色粉末, 甲 为黑色粉末, 结合氧化铁是一种红色粉末、 氧化铁是一种黑色粉末,
均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进行分析解答.
( 2) 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 常温下甲 为气体, 结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甲
为二氧化碳, 丁为碳酸钙, 乙 为氢氧化钙; 碳酸盐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进行分析解答.
【 解答】 解: 甲 、 乙 、 丙、 丁是初中化学中的 四 种常见物质, 丁是甲 与乙、 乙与丙反应的 生成物之一.
( 1) 常温下, 若乙为红色粉末, 甲 为黑色粉末, 由氧化铁是一种 红色粉末、 氧化铁是一种 黑色粉末, 均
能与一氧化碳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则甲 为氧化铜 , 乙为一氧化碳( 或 碳等) , 丙为氧化铁, 丁为二氧化
碳 , 则丙的化学式是 CO; 甲 与乙反应, 即氧化铜 与一氧化碳 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O + CuOCu + CO 2 ( 合理即可) .
( 2) 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 常温下甲 为气体, 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甲为
二氧化碳 , 丁为碳酸钙, 乙 为氢氧化钙; 碳 酸盐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则丙为碳酸盐, 属于
盐;
甲 与乙反应, 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水,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 2 + Ca( OH)
2 ═ CaCO 3 ↓ + H 2 O.
故答案为: ( 1) CO 等; CO + CuOCu + CO 2 ( 合理即可) ;
( 2) 盐; CO 2 + Ca( OH)
2 ═ CaCO 3 ↓ + H 2 O.
六、 实验与探究( 每空 1 分, 共 8 分)
18. 如图 是初中化学的 几种 常用仪器用品, 根据要求回 答下列问 题:
( 1) 仪器⑤的 名 称是
锥形瓶 . 实验室用 KMnO 4 固 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 仪器用品 是
①②④⑥
( 填序号) .
( 2) ③⑤⑦组合可制备 H 2 、 CO 2 、 O 2 , 试写出 用此装置制氧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2H 2 O+O 2 ↑ , 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 方法是
用弹 簧夹夹紧橡皮管, 向长颈漏斗 中注入水
至长颈漏斗 下端管口 浸没液面以下, 继续加水, 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 液面高度是否变化, 如果液
面不下降则说明 气 密性好 .
【 分析】 ( 1) 熟练掌握常见的 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的发生装置特点选择相
应的 仪器;
(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写出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根据气体变化原理,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 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向长颈漏斗 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 下
端管口 浸没液面以下, 继续加水, 然后观察长颈漏斗 管中的 液面高度是否变化.
【 解答】 解: ( 1) ⑤是锥形瓶; 实验室用 KMnO 4 固 体加热制氧气 相应的 仪器有: 试管、 酒精灯、 铁架
台、 单孔橡皮塞, 故选择①②④⑥;
(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2H 2 O + O 2 ↑;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 方法是: 用弹 簧夹夹紧橡皮管, 向长颈漏斗 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
下端管口 浸没液面以下, 继续加水, 然后观察长颈漏斗 管中的 液面高度是否变化, 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
气 密性好.
故答案为: ( 1) 锥形瓶; ①②④⑥;
( 2) 2H 2 O 2 2H 2 O + O 2 ↑;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 下端管口 浸没液面以下,
继续加水, 然后观察长颈漏斗 管中的 液面高度是否变化, 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 气密性好.
19. 松花蛋, 又称皮蛋、 变蛋. 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 主要原料配方为: 鸭蛋 10Kg, 水 10Kg, 生石 灰
1.2Kg, 纯碱 0.53Kg, 食盐 0.35Kg. 加工时, 将纯碱、 食盐加入容器中, 加沸 水溶解, 再慢慢加入生石灰
充分反应, 冷却 后得到 料液, 再放入鸭 蛋浸渍.
请回 答下列问 题:
( 1) 生石灰加入沸水中, 水能持续保持沸腾, 其原因是
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
( 2) 静置后, 取少量的 上层 料液, 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料液应变为
红 色.
( 3) 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 探究活动.
【 提出 问 题】 料液中含有哪 些溶质?
【 交流讨论】 ①一定含有 NaOH、 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 同学推断只有 Ca( OH)
2
乙 同学推断只有 Na 2 CO 3
丙同学推断有 Ca( OH)
2 、 也有 Na 2 CO 3
通过进一步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 推断是错 误的 , 理由是
Ca( OH)
2 +Na 2 CO 3 ═CaCO 3 ↓+2NaOH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 滴加稀盐酸 无明 显现象
另 取少量上层 料液, 滴加碳 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探究结论】
甲 同学的 推断是正确的.
【 分析】 ( 1)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放出大量的热;
( 2) 显碱性的 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3) 碳 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 解答】 解: ( 1) 生石灰加入沸水中, 水能持续保持沸腾, 其原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故填: 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 2) 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因此料液显碱性, 静置后, 取少量的上层料液, 稀释
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料液应变为红色.
故填: 红.
( 3) 【 交流讨论】
丙同学的 推断是错 误的 , 因为氢氧化钙和碳 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因此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
共存,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 2NaOH.
故填: Ca( 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 2NaOH.
【 探究结论】
取少量上层料液, 滴加稀盐酸, 无明 显现象, 说明 料液中不含有碳酸钠;
另 取少量上层 料液, 滴加碳 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 料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因此甲 同学的 推断是正
确的 .
故填: 甲 .
七、 分析与计算( 共 6 分,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 茶叶 中含有丰富的 茶碱( 化学式 C l4 H 14 NO 2 ) 试计算:
( 1) 茶碱的 相 对分子质量为
228 ;
( 2) 茶碱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
14.0% .
【 分析】 ( 1) 根据相 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 各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进行分析解答.
( 2) 根据化合物 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进行分析解答
【 解答】 解: ( 1) 茶碱的 相 对分子质量是( 12 × 14) + ( 1 × 14) + 14 + 16 × 2=228.
( 2) 茶碱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 × 100%=14.0%
故答案为: ( 1) 228; ( 2) 14.0%.
21.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 10g 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
200g 一定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 AgNO 3 溶液( 杂质不与 AgNO 3 溶液反应) . 实验过程中, 生成沉淀的 质量与
滴入 AgNO 3 溶液的 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 试计算: ( 提示: NaCl + AgNO 3 =AgCl↓ + NaNO 3 )
( 1)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
14.35 g;
( 2)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分析】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根据沉淀氯化银的 质量可以计算硝酸银的 质
量, 进一步可以计算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 解答】 解: ( 1) 由图中数据可知,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氯化银的质量为 14.35g.
故填: 14.35.
( 2) 设硝酸银的 质量为 x,
NaCl + AgNO 3 =AgCl↓ + NaNO 3 ,
170 143.5
x 14.35g
=,
x=17g,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 100%=8.5%,
答: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5%.
2016 年 8 月 23 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6月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中考适应性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