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4671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4671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4671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考生注意:所有作答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
一积累应用6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1) _________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2) 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 _________ 。(苏轼《 _________ ·赤壁怀古》)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山间曙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二阅读5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2 - 5题。(12分)
文艺“批评”如何破冰
①文艺批评在文艺领城有着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重要作用,是文艺事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如何营进有利于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环境,是当代文艺领域卫常回应的重大命题。
②在当代中国,开展文艺批评、营造有利于文艺批评的良好环境,需要解决的最为急迫的难题并不是在理论上阐述批评的意义,而是重建文艺批评家可以畅所欲言的、生动活泼的批评环境。讲庸市言,无论从戏剧界的角度,还是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的角度看,文艺评论似乎都被加住了手脚。诸多评论家从“批评家”异化成了“表扬家”。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成警惕,因为它会破坏文艺批评的生态,最终更会伤害公众对文艺批评的价值认知。
③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提升文艺批评的专业水平,更要努力改变文艺批评领域充斥着的“好好先生”现象。
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我看来,首先,文艺评论家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定——文艺评论不是创作的附庸,文艺评论是为了通过对作品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判断,指出创作的成与败、得与失,矫正时弊,引导审美。
⑤文艺评论要实现桥正时弊引导审美的功能,最合适的批评对象,不是那些一般的或平庸的艺术家及其创作,而应该是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创作风尚的、有影响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文艺批评对名家名作尤其应不吝笔墨。古往今来,优秀的文艺评论的批评对象总是有选择的。当批评直面有影响的艺术家及其有价值的作品时,文艺评论本身才会更具力量,因为只有相对比较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中所体现的问题,才最具普遍性。16、17世纪世洲文艺理论评论家有关莎士比亚的激烈争论,有效地推动了戏剧创作,为近现代戏剧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准备;20世纪五十年代初,诸多文艺批评家有关杨绍萱的历史题材新剧目的尖锐批评,有数地防止了当时急功近利地将历史故事当代化的“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这些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越是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就越值得细致的观察与批评。
⑥其次,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还应更多关注各类主题创作,近年来,每逢国家有重大时间节点,各地都会安排相应的主题创作,这些作品往往因其选题的重要性而受到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高度关注,几乎总是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尽管这些备受重视的主题创作中不乏精品佳作,然而一哄而上的粗制滥造之作也决不稀见。创作者似乎只是跟风创作,既没有深入生活的意愿,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缺乏对所表现对象的深入了解,内容和情节难免落入俗套,故事和人物难免雷同。如果文艺评论在各类主题创作出现严重问题时不能或不敢面对,只会斥责偶然冒泡的草根流量明星,那就不仅无法建立批评的权威性,其声誉也必然受损。
⑦此外,营造文艺批评与创作者之间坦诚对话、理性互动的氛围,对使康的文艺评论的开展也很重要。
⑧文艺批评如同剜烂苹果,被剜者当然会有痛感,如果因为被批评触痛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艺术家与评论家之间就很难对话与互动,试然,文艺评论家的批评只是依其专业知识提供的个人意见,他不是行使创作裁判之职的法官;但正由于文艺评论具有的专业化和独立性特点,其意见或比一般公众的反应更具思想与艺术两方面的参考借鉴价值,听取文艺评论家的意见比听取一般公众的意见对创作更有益处,创作者及创作主管部门应该满腔热情地鼓励而非阻滞各种各样的批评,积极促进文艺评论的正常开展。有句被传甚广的熟语说道,“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当坦诚直率的批评的空间被锁闭了,所有对文艺作品的正面评价也就不可信了,并因其丧失了可信度而变得毫无意义。
⑨当代中国文艺的健康发展迫切呼唤专业、权威的文艺批评,促使中国当代文艺事业勇攀高峰,出现代表我们民族和这个时代之精神高度的大作。
2.第②段中“表扬家”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提升文艺批评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当代文艺批评建设。
B.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呈现出依从于文艺创作的倾向
C.文艺批评斥责草根流量明星会使这类明星声誉受损。
D.文艺批评声音的单一化最终将会导致批评失去意义。
4.分析第5段另举有关杨绍萱历史题材新剧目一例的用意。(3分)
5.概括本文行文思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 - 9题。(12分)
荷塘月色
①这几天心里原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问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算。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去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颜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井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坪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 _________ 》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棹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6.下列对梁元帝作品名称称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采莲曲B.采莲记C.采莲赋D.采莲辞
7.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8.赏析第⑤段画线句选用“流水”作为喻体的精妙之处。(3分)
9.有同学认为第⑥段破坏了第④⑤两段营造的优美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情感基
调说明理由。(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 - 12题。(8分)
行次渣关连魏扶东归
[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10.本诗的体裁是 _________ 。(1分)
11.对作品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3分)
A.“断蓬”运用比喻修辞,既是自喻,亦喻友人
B.“往云归”句“归”字比拟,写云聚太华山上。
C.“劳歌此分首”呼应开头句“长亭”诉说离伤。
D.“风急马萧萧”运用叠词,写离别时狂风猛烈。
1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 - 16题。(12分)
①沛公入秦宫,宫宣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②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鯫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③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④良归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乃具以语沛公( )
(2)发兵北击齐( )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良乃固要项伯
A.稳固B.持久C.执意D.本来
(2)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A.警惕B.完备C.准备D.戒备
15.将第③段画线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16.选文第①段从多角度塑造张良形象,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 - 20题。(10分)
师说
[唐]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愿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校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看,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软!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7.韩愈,字 _________ 。(1分)
18.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2分)
A.以B.而C.则D.其
19.分析第③段举例论证的作用。(3分)
20.概括本文的写作目的。(4分)
三写作40分
21.以“拥抱平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契阔谈燕
艰难苦恨繁霜鬓
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无原则地赞美、廉价地吹捧、只肯讲所评论作品好话的文艺评论家
3.C
4. 对前一例莎士比亚戏剧的补充,两例涵盖古今中外(古往今来)文艺批评领域。(对象必答1分)同时,此例离当下时空更近,更值得参考借鉴。(差异必答1分)此例,进一步强化了选取有影响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就余越值得细致的观察与批评)的论点(效果选答1分),使论证更周全、更具有说服力(效果选答1分)
评分说明:2个必答点,没有答出相应扣1分或2分;2个选答点,答出其中1点给1分,答出2点也只给1分。满3分为止,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5.本文首先指出当代文艺领域亟须回应“如何营造有利于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环境”的命题 ;其次联系现实,指出重建批评环境是关键;接着从重新定义文艺评论应关注各类主题创作、营造文艺批评与创作者间的坦诚对话和理性互动的氛围三方面谈重建方法;最后提出呼吁和期望。
评分说明:每一层1分;重建方法一层,前两方面1分(答对一方面,即可得1分),第三方面对话和氛围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6.《采莲赋》
7.内容:抒写月下独处之妙;拜托现实生活束缚、羁绊后的自由,对宁静、自由的追求等。结构:照应开头独自出门赏月;承接上文,交代中意今晚之荷塘的缘由;引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具体描写。
8.画线句将月光比作流水;喻体流水与句中泻字呼应,化静为动,写出月光的流动感,生动描画出月光轻柔笼罩在荷塘之上的美景;喻体流水与句中静静搭配,营造了宁静朦胧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暂获自由的淡淡喜悦之情。
评分说明:本体与喻体对应1分,与句中其他部分呼应每处1分,情感1分。给满3分为止。
9.不同意,第6段写荷塘周围环境,写到树、远山、路灯光等,营造幽静凝重的意境,看似与前两段不符;但4、5段写荷塘与月色时,若有若无的荷香、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不能朗照的月等,也透露出与第6段近似的幽静凝重。
此外,以“颇不宁静”开头,以“到底惦着江南了”结尾,挥之不去的惆怅是全文情感基调,三段共有的幽静凝重与此情感基调相似相通。景物描写实则展现作者努力排解苦闷却终不可得的过程,更显愁闷之深。
评分说明:第6段内容概括1分,456段意境相似分析3分,全文情感基调分析2分,关系分析2分。给5分为止。(如同意观点,最高3分)
10.律诗、五律、五言律诗、近体诗、格律诗
11.D 萧萧此处指马的嘶鸣声。
12.画线句写潼关内外树木颜色(季节)迥异;黄河奔腾流过潼关,流向更远之处(1分)。通过视觉、听觉描绘潼关一带秋景典型风物疏朗辽远的特点(1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视听结合,从苍茫树色和澎湃河声中传递出对自然伟力的欣赏(1分),而迥遥暗含着景色河声远去,联想与友人即将别离远去,表达惜别之情(1分),在感叹之外,也含蓄传达自己暂住潼关终究不免一别的惆怅(1分)。所传之情与所写之景构成巨大张力,拓展了诗歌的抒情空间(1分)
评分说明:诗句的正确理解1分,景物特征1分,以上写景部分共1分,不兼得。点明情景关系1分,情感分析1分,效果1分,给满4分为止。
13.详尽、完备 向北
14.C D
15.汉王也趁机让张良厚重地馈赠项伯,让项伯为自己请求汉中的土地。项王于是答应了这个请求,汉王于是得到汉中的土地。
16.第1段借助语言描写正面塑造张良形象,通过他向沛公直言进谏(指斥沛公助纣为虐、希望沛公听取樊哙的建议)体现其正直、勇敢、忠诚、思虑周密(等)的一面。
沛公听闻张良进谏后“还军灞上”的行为是对张良的侧面描写,写出张良善于分析问题,抓住了沛公在入秦事件上的最理亏之处,因此劝谏比樊哙有效。
评分说明:每个角度1分,张良形象特点1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17.韩愈 退之
18.而耻学于师
19.以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而是广泛向他人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贤德之人拜师的事情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与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形成呼应;并推导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评分说明:概述本段举例论证内容2分,推导出的结论1分,结构作用1分。给满3分为止。
20.肯定李蟠“不拘于时”从师学习的行为,也肯定他追慕先秦古文且学有所成。针砭时弊,批评士大夫阶层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表达自己作为士人阶层内心油然而生的忧虑。
评分说明:一点2分,给满4分为止。
21.作文
一类卷:35-38
二类卷:30-34
三类卷:24-29
四类卷:18-23
书写分2分,满分40
平凡≠平庸,朝向伟大
基于对人生规律通透的认识
拥抱平凡,以平凡为安泰,以普通、寻常为生活的主旋律,并快乐地享受
拥抱富于色彩和情韵
乐于平凡,有别于甘于平庸。平凡,不醉心于出人头地,尽心尽力而为,自我超越
平凡与伟大
审视当下,现实意义:在当下时代语境下和成长空间里,平凡和卓越优秀并非矛盾,前者是心态,后者是行为;前者是性情涵养,后者是终极追求
看待他人,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他人太不当回事。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