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4分)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根细头发丝的直径为,合 。水中游动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合
2.(2分)如图所示的是声波生命探测仪,依靠声波振动来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的位置,从而帮助实施救援。声波生命探测仪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
3.(4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城市在中、高考中规定,体温小于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等于或大于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他应在 (选填“常规”或“备用” 考场考试;该体温计是根据 的原理来测量休温的。
4.(2分)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说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传声效果 (选填“好”或“差” 。
5.(2分)一小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后开始刹车,又经滑行,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 。
6.(2分)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熔点 | |||
沸点 | 357 | 78 | 111 |
我国北端漠河村在“三九天”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则在该地区使用的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水银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
7.(4分)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叫作“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是乐音的波形;丙、丁分别是从 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8.(2分)《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择的共同的参照物是 (选填“剑”“舟”或“江岸” 。
9.(4分)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此时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在此过程中,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烧瓶内上方的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 ,水的沸点降低。
10.(4分)如图所示的是槽罐车侧翻,致使5吨液态氧泄漏的场景。当消防队员赶到现场时,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氧气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液化储存到液氧塔内的。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止住泄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A.玻璃 B.海波 C.食盐 D.雪花
12.(3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C.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13.(3分)“十一”期间,某景区的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喧闹的游客进行劝导:“请不要高声喧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游客能通过无人机听到劝导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14.(3分)下列水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消散
C.滴水成冰 D.湿衣服变干
15.(3分)吹长笛时,通过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
16.(3分)如图所示,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甲和乙,只在温度计甲的玻璃泡上包上被酒精浸湿的棉花球,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则
A.温度计甲的示数大 B.温度计甲的示数小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无法确定
17.(3分)在生活中,人们常把盛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锅里的水和碗中的水是否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同时沸腾
B.锅里的水先沸腾,碗中的水后沸腾
C.碗中水的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锅里水的温度达到沸点,能够沸腾
18.(3分)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车同时由东向西沿同一直线做直线运动时的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运动的过程中,甲车一直比乙车快
C.在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D.在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19.(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正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的实验。
(1)轻敲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重敲同一音叉,可以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
(3)换用的音叉再次做上述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 有关。
20.(8分)小明在做“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图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其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3)用一定量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为图丙中的。若仅增加海波的量,则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 (选填“”“ ”或“” 。
21.(8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
(2)该小组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绘制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在实验过程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应如图丙中 所示。
(4)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6分)在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的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及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壳虫背上能有水珠生成,是因为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的气温 (选填“高”“相同”或“低” 。
(2)甲壳虫背上水珠的形成过程属于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3)请举出一个与此现象形成原理相同的生活实例: 。
23.(8分)自制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是均匀变化的。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
(1)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当温度每升高时,液柱伸长多少厘米?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则此时液柱的长度为多少厘米?
(3)若液柱的长度为,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多少摄氏度?
24.(8分)小明家离学校,他以的速度匀速步行上学。出发后,小明的父亲在家中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于是立即以的速度匀速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追去。
(1)小明的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在小明的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以原速度掉头返回,则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家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解答】解:;
。
故答案为:;30。
2.【解答】解:声波生命探测仪,依靠声波振动来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的位置,从而帮助实施救援。声波生命探测仪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信息。
3.【解答】解: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常用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一个小格是,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此时他的体温为,因此应该在备用考场考试;
故答案为:备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4.【解答】答:嚼饼干时,食物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旁边人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
故答案为:好。
5.【解答】解: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14。
6.【解答】解:我国北端漠河村在“三九天”的一天当中,最低气温约,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凝固成为固体,因此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故答案为:水银的凝固点高于。
7.【解答】解:
结合选项中的声音的波形图可知,乙图中的波形无规律、杂乱无章,是噪音;甲图中的波形有规律,是乐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甲;声源处。
8.【解答】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均以江岸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江岸。
9.【解答】解: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液化变成小水珠,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
故答案为:液化;减小。
10.【解答】解:氧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其液化储存到液氧塔内的。
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泄露的液氧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堵住泄露口,止住泄漏。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凝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解答】解:、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非晶体,故正确;
、海波、食盐、雪花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错误。
故选:。
12.【解答】解:、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并控制上方空气流动,使蒸发减慢,故符合题意;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使蒸发加快,故不符合题意;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放在冰箱内,降低了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樱桃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符合题意。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故符合题意。
故选:。
13.【解答】解:、任何声音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错误;
、游客能通过无人机听到劝导声,是因为空气在传声,故错误;
高声喧哗是指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是指声音大,是指响度,故正确;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14.【解答】解: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气温升高时才会出现,该过程吸热,项不符合题意。
薄雾消散是液态水发生的汽化现象,需要吸热,项不符合题意。
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出现在寒冷的天气里,该过程需要放热,项符合题意。
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衣服一般会晾在太阳下,该过程需要吸热,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15.【解答】解: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的长度越短,其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
16.【解答】解: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甲的玻璃泡包上被酒精浸湿的棉花球,酒精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甲温度计示数会低一些,乙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故选:。
17.【解答】解:当锅中的达到沸点后,可以不断吸热,从而沸腾,但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碗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锅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锅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选:。
18.【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甲乙图象是两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由图可知,甲直线的倾斜程度大于乙直线的倾斜程度,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甲车一直比乙车快,故正确;
、甲、乙两车同时由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故错误;
、根据图象可知,在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乙车运动的路程为,甲车和乙车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故正确。
故选:。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19.【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是不同的,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情况可以说明音叉的振动情况,属于转换法;
(3)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故换用的音叉重复实验,音叉振动的更快,故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1)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振幅;频率。
20.【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第时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状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
(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因此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加热时间会变长,则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
故答案为:(1)使海波受热均匀;(2)6;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
21.【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放置石棉网和烧杯后,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玻璃泡不触碰容器底和和容器壁,故组装仪器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由图像可知,水温上升到后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
(3)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99;(3);(4)移除酒精灯(停止加热)。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解答】解:(1)(2)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甲壳虫掌握的这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是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在甲壳虫背上液化形成水珠,是由于外界气温比甲虫背部温度高,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甲虫背液化为小水珠;
(3)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小水珠。
故答案为:(1)低;(2)液化;(3)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小水珠。
23.【解答】解:(1)在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时,液柱的长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为时,液柱的长度是,两者之间的液柱的长度为;
则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时,当温度每升高时,液柱的伸长的长度为;
(2)测得物体的温度为时,则液柱的长度为;
(3)若液柱的长度为,则相对的刻度上升了,
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
答:(1)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当温度每升高时,液柱伸长0.2厘米;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则此时液柱的长度为14.6厘米;
(3)若液柱的长度为,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
24.【解答】解:(1)由可得,小明出发通过的路程:;
设小明父亲追上小明所用时间为,
则小明行驶的路程:①
因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则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②
由①②可得:;
(2)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
则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相遇时离家的距离)。
答:(1)小明父亲经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甲。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A,【答案】失去电子,【答案】0,【答案】小于,【答案】灯泡L2短路,【答案】36,【答案】2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0,5V,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