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部分共8题,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
    1.(3分)如图示意的长度约为1英尺,则1英尺约为(  )

    A.30m B.30dm C.300cm D.300mm
    2.(3分)在东西向直线轨道上的观光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广州塔相对于车向东运动
    B.车处于静止状态
    C.车向东运动
    D.车向西运动
    3.(3分)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110
    700

    70
    1100

    A.甲音调较高
    B.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C.乙响度较大
    D.甲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4.(3分)二胡有内、外两根弦,拉二胡时,外弦比内弦振动快,外弦发声的波形如图所示,把内弦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波形是图中的(  )

    A.
    B.
    C.
    D.
    5.(3分)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质的温度﹣时间图象,这种物质(  )

    A.发生了液化
    B.属于非晶体
    C.在t1~t2过程需要吸热
    D.在0~t3,过程一直处于物态变化过程
    6.(3分)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吸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7.(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不能用对应的光路图解释的是(  )
    A.
    B.
    C.
    D.
    8.(3分)如图1、图2分别是光通过晶状体P、透镜Q的光路图,则(  )

    A.图1的眼睛属于远视眼
    B.晶状体P的折光能力比正常眼睛的弱
    C.透镜Q是凸透镜
    D.图1的眼睛可戴装有透镜Q的眼镜加以矫正
    9.(3分)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密度﹣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体积最大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大
    D.10℃时液体的体积比4℃时的大
    10.(3分)几种物质的密度在下表,在表格所列的条件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103kg/m3)(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103kg/m3)(常温常压)
    冰(0℃)
    0.9
    海水
    1.03

    0.9
    干松木
    0.5

    2.7
    植物油
    0.9
    A.干松木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当体积相同时,铝的质量是蜡的3倍
    C.相同质量的蜡和植物油,蜡的体积比植物油的小
    D.一杯植物油用去一半,杯内剩余植物油的密度为0.45×103kg/m3
    二、本部分共8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7分)如图,一束光由空气中的A点射向界面上的S点。
    (1)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大致画出该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标示出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
    (4)画出物体AB在水中所成的像。
    (5)若AB逐渐远离界面,则第(4)问的像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2.(7分)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的焦点。用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
    (1)AB经物镜成一个    (选填“倒立”、“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选填“实”、“虚”)像A'B'。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AB离物镜的距离u与物镜焦距f的大小满足的关系是    (选填“u<f”、“f<u<2f”、“u>2f”)。物体AB远离物镜时,经物镜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画出光线a、b经目镜折射后的光线。

    13.(7分)小明想知道甲液体的密度,于是他和小红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1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接着调节   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了甲液体的瓶子质量如图2所示,则瓶子和甲液体的总质量为   g,将甲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倒入量筒中甲液体体积为   cm3,剩余液体和瓶子的质量为130g,则甲液体密度为   kg/m3。
    (3)小红再将甲瓶连同剩余的液体放在天平左盘,用规格相同的瓶子装了乙液体放在天平右盘,天平静止时如图4所示,通过分析,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   。
    14.(7分)小明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所示,则
    (1)小明在前30s这个过程中,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2)求出小明在20﹣30s这个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3)小明在20﹣30s的路程为s1、在40﹣45s的路程为s2,通过分析比较s1、s2的大小。
    (4)小明在前40s共下落2000m。图2中哪个图能反映他在40﹣50s内的运动情况?
    15.(8分)0.9m3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是多少?(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16.(5分)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变化如图1所示,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示数图象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17.(9分)小明用图1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C
    91
    93
    95
    97
    99
    101
    101
    101
    101
    101
    气泡情况

    少量,
    吸附在杯壁
    较多,
    上升时变小消失
    大量,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①图1中温度计示数为    ,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②在图2中绘制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⑧在第9min时移开酒精灯,一会儿后烧杯内的水不翻腾,没有气泡产生,但温度计示数仍为101℃,此时烧杯内的水是否在沸腾?判断为    (选填“是”、“否”),判断的依据是    。
    18.(10分)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金属螺母,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均相等。
    小明猜想: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长、螺母质量有关。
    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小明想探究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长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物体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如图示意的手臂长度约为1英尺,即1英尺约为300mm。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结合图中人与景物的相对位置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读图可知,后拍的照片与先拍的照片相比,广州塔相对于车的位置向左(西)发生了移动,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东运动的;以车为参照物,广州塔向西运动。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要注意观察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最终做出判断。属于易错题。
    3.【分析】(1)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在距离一定时,响度只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频率是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小于乙的频率,则甲的音调低于乙的音调,故A错误;
    B、甲的频率低于乙的频率,说明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较少,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为110dB,乙声音的响度为70dB,则乙的响度较小,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甲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对音调和响度的理解,从表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弦乐器中,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解答】解:拉二胡时,外弦比内弦振动更快,频率更高,音调更高;
    A、图中波形频率比外弦发声的波形频率更慢,音调更低,故A正确;
    B、图中波形频率比外弦发声的波形频率更快,音调更高,故B错误;
    C、图中波形频率和外弦发声的波形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错误;
    D、图中波形频率和外弦发声的波形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影响音调的因素,能从图上分析物体的振动的快慢是关键。
    5.【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晶体熔化要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解答】解:A、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错误;
    B、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故B错误。
    C、在t1~t2过程吸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在0~t3,在t1~t2过程处于物态变化过程,其他过程不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从图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化时间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
    6.【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称为流体,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M在物态变化前后为液态或者气态;
    A、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态变化后为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态变化前为固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分析】(1)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
    (2)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仍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4)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上图日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下图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为七色光,故A正确;
    B、上图中玻璃非常平滑,当太阳光射到玻璃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一个方向射出,如果射到居民家中,会影响居民的休息和视线,造成光污染,而下图中是光照射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发生的漫反射,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下图的光路图对应,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与下图的光路图对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8.【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ABD、由图1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即用凹透镜矫正,不能用装有透镜Q的眼镜加以矫正,故ABD错误;
    C、由图2可知,光线经透镜Q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会聚,故透镜Q是凸透镜,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是中考的热点。
    9.【分析】根据图象分析每一段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判断其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A、液体在4℃时,密度最大,而质量不变,根据V=可知,此时液体体积是最小的。故A错误;
    B、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密度增大;当温度高于4℃时,温度升高,密度减小。故B错误;
    C、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密度小。故C错误;
    D、液体在4℃时,密度最大,而质量不变,根据V=可知,10℃时液体的体积比4℃时的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熟练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10.【分析】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
    A、从表中可知,干松木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小,故A错误;
    B、从表中数据可知,铝的密度是蜡的密度的3倍,由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时,铝的质量应是蜡的质量的3倍,故B正确;
    C、蜡和植物油的密度一样大,由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蜡和植物油,其体积相同,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植物油用去一半后,其密度仍然为0.9×103kg/m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二、本部分共8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可画出一束光由空气中的A点射向界面上S点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画出反射光线;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可标出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
    (4)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在水中所成的像A'B';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像大小相等。
    【解答】解:(1)一束光由空气中的A点射向界面上的S点,连接SA即为入射光线,然后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做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2)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3)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4)分别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5)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2)(3)(4)见上图;(5)不变。
    【点评】本题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主要应用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严格按光的反射定律解答此题。也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12.【分析】(1)题中图所示的望远镜有两个凸透镜,物镜在望远镜中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透镜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再把物镜所成的像放大成虚像;
    (2)在2倍焦距以外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物距越远像越小;
    (3)经过凸透镜的光有三条特殊的光线。
    【解答】解:(1)望远镜的物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后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由于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所以物距应在2倍焦距以外,且物距越远像越小;
    (3)入射光线如果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则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光线通过透镜的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光线a、b经目镜折射后的光线如下图: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实,照相机;(2)u>2f,变小;(3)如上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望远镜的原理,其本质上是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成像规律,记住和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题的主要依据。
    13.【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认清横梁标尺的分度值,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求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3)天平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图中甲乙液体的体积和密度公式判断出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
    【解答】解:(1)使用前,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2知,瓶子和甲液体的总质量为:m1=100g+50g+2g=152g,
    如图3所示,量筒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0cm3;
    量筒中甲液体的质量为:m=m1﹣m2=152g﹣130g=22g,
    甲液体的密度是:
    ρ===1.1g/cm3=1.1×103kg/m3;
    (3)由图4知,天平平衡,说明甲乙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密度公式ρ=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152;20;1.1×103;(3)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点评】此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主要考查了有关天平及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在此实验中,要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计算。
    14.【分析】(1)由图1可知,小明在前30s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不变;
    (2)小明在20﹣30s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v=60m/s,由公式s=vt即可算出他通过的路程;
    (3)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速度,来判断物体通过路程的长短;
    (4)由图1可知,小明在40﹣5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判断出对应的图象。
    【解答】解:
    (1)由图1可知,小明在前30s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不变,即先加速,后匀速;
    (2)由图1可知,小明在20﹣30s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v1=60m/s,t1=10s,
    则小明通过的路程s1=v1t1=60m/s×10s=600m;
    (3)由图1可知,小明在40﹣50s内也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10m/s,
    则小明在40﹣45s内通过的路程s2=v2t2=10m/s×5s=50m,
    与(2)的结果比较可知s1>s2;
    (4)由图1可知,小明在40﹣5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所以图2中B图符合他的运动情况。
    答:(1)小明在前30s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匀速;
    (2)小明在20﹣30s这个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为600m;、
    (3)s1>s2;
    (4)图2中B图能反映他在40﹣50s内的运动情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图象的判断,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
    15.【分析】知道水的体积和密度,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据此可知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
    【解答】解: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0.9m3=900kg,
    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所以,水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
    m冰=m水=900kg。
    答:水凝固成冰后,质量是900kg。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质量的特点是解答的基础。
    16.【分析】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
    【解答】解: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变化如图1所示,说明温度计示数不变,因为温度计表面干燥,没有发生蒸发现象。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示数图象如图2所示,说明温度计示数在降低,是因为温度计表面的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液体蒸发吸热。
    【点评】理解液体蒸发吸热的特点,可解答此题。
    17.【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温度计示数;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水的沸点;
    (2)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吸热,不能继续沸腾。
    【解答】解:①由图可知,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为96℃;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的温度为水的沸点,从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1℃;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用平滑的线将点连接起来。如图:

    ③在第9min时移开酒精灯,一会儿后烧杯内的水不翻腾,没有气泡产生,但温度计示数仍为101℃,此时烧杯内的水不再沸腾:a、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没有气泡产生,从现象上观察没有剧烈的汽化;b、沸腾要继续吸热,移去酒精灯,水虽然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沸腾停止。
    故答案为:①96℃;101;
    ②如图所示:

    ③否;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解产生现象的原因;在数据处理中掌握图像的画法,并能通过图像直观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
    18.【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所用的测量工具;
    (2)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长、螺母质量有关,由控制变量法,要探究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要控制螺母质量相同,只改变摆长的大小;
    摆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太小不易测量,可测量摆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
    (3)根据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表格。
    【解答】解:(1)要探究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故用到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2)探究螺母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长的定量关系,要控制螺母质量相同,只改变摆长的大小:
    实验步骤:
    ①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金属螺母,使摆偏离竖直方向一个适当的角度,由静止释放,记下其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1,
    ②使用一个长度变小的细绳,下端系相同质量的金属螺母,使摆偏离竖直方向一个适当的角度(角度可改变),由静止释放,记下其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2;
    ③重复上面的实验3次;
    (3)根据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表格如下所示:
    摆的长度
    摆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s
    摆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t/s
    摆长1


    摆长2


    摆长3


    摆长4


    摆长5


    故答案为:
    (1)秒表;(2)①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金属螺母,使摆偏离竖直方向一个适当的角度,由静止释放,记下其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1,
    ②使用一个长度变小的细绳,下端系相同质量的金属螺母,使摆偏离竖直方向一个适当的角度(角度可改变),由静止释放,记下其来回摆动5次所用的时间t2;
    ③重复上面的实验3次;
    (3)如上表所示。
    【点评】本量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注意时间测量时,采用的“以少算多”的方法。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30 16:32:09;用户:月峰教育;邮箱:15625094122;学号:21609439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全卷共24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7cm,翟志刚、大地\山河,10、不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