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第1页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第2页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三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2 Word版,共18页。
    www.ks5u.com
    专题五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
    1.[2021浙江绍兴测试]下列做法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是(  )                    
    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
    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
    D.将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2.[2021山西太原测试改编]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2O2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B.自来水厂常用明矾净水,用ClO2代替明矾净水,其原理相同
    C.将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使用,会降低灭活新冠病毒的效果
    D.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3
    3.[2021四川成都摸底测试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2O2和NaHCO3固体混合加热到200 ℃,完全反应后,趁热放出的气体为混合气体,则Na2O2和NaHCO3两者的物质的量关系:Na2O2≥NaHCO3
    B.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的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C.将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钠浮在液面上且有气泡冒出,说明钠的密度比乙醇小
    D.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水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
    4.[2021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月考改编]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中加Na2O2,溶液变红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关系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无关系

    5.[2021湖南衡阳八中月考,14分]钠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
    (1)泡沫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两者混合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可生成Al(OH)3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Na2O2属于钠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少量Na2O2与FeCl2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Na2O2+FeCl2+H2OFe(OH)3↓+FeCl3+NaCl,已知FeCl2的化学计量数为6,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c(CO32-)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NaHCO3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在滤出小苏打后,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有两种方法:①通入氨气,冷却、加食盐,过滤;②不通入氨气,冷却、加食盐,过滤。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填编号)。 
    a.①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b.②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c.①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d.②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5)已知HCO3-在水中既能水解也能电离。NaH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H2CO3)    c(CO32-)(填“>”“c(CO32-)。
    6.D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产生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气体甲,则发生的是Al3+和CO32-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白色沉淀甲为Al(OH)3,无色气体甲为CO2,A中一定含有Al3+,一定不含Fe3+、CO32-;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的Ba(OH)2,由于(NH4)2CO3过量,故一定发生反应:(NH4)2CO3+Ba(OH)2BaCO3↓+2NH3↑+2H2O,根据此步反应无法确定A中是否含有SO42-;向溶液乙中加入Cu和浓硫酸,产生的气体丙与空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丁,则气体丁为NO2,气体丙为NO,故A中一定含有NO3-,白色沉淀丙为过量的Ba(OH)2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BaSO4;根据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结合溶液呈电中性,知一定含有SO42-。综上分析,溶液A中一定含有Al3+、NO3-、SO42-,一定不含Fe3+、CO3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a+、Cl-。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产生白色沉淀甲,而Fe(OH)3是红褐色沉淀,故溶液A中不存在Fe3+,A项正确;溶液A中一定含有Al3+、NO3-、SO42-,因此加入过量Ba(OH)2,得到的沉淀乙中一定含有BaCO3和BaSO4,B项正确;当A中存在Cl-时,A中还应存在K+或Na+,故溶液A可能是由AlCl3、NaNO3、Al2(SO4)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混合而成的溶液,C项正确;要确定A溶液中是否存在Na+或K+中的一种,可以通过确定溶液中是否有Cl-进行判断,因此可以先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除去SO42-,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Cl-,同时可以说明存在Na+或K+中的一种,D项错误。
    7.B 因为Li2NH中氢元素为+1价,锂元素为+1价,所以氮元素为-3价,A项错误;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H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正确;Li+和H-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锂离子半径小,C项错误;此法储氢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钢瓶储氢是物理过程,二者储氢的原理不同,D项错误。
    8.C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制取钠,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得到烧碱、氯气和氢气,A错误;工业上从海水中制取镁的过程通常是用海水、石灰乳制得氢氧化镁,然后使氢氧化镁与过量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镁溶液,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六水氯化镁,再将六水氯化镁在HCl氛围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得镁,B错误;焦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C正确;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无法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得铝,D错误。
    9.C MgCl2·6H2O灼烧得到的固体Ⅰ为MgO,气体Ⅰ为HCl和H2O(g), NH4Cl溶液由于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故MgO可溶于饱和NH4Cl溶液,A正确;气体Ⅰ中的H2O(g)能使无水CuSO4变蓝,B正确;将HCl和H2O(g)通过浓H2SO4,得到的气体Ⅱ为HCl,溶液Ⅰ为稍稀的硫酸,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固体Ⅱ为AgCl,溶液Ⅱ为HNO3,硫酸在常温下不能与Cu反应,C错误;由于Ksp(AgI)≪Ksp(AgCl),故AgCl能与KI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AgI,D正确。
    10.A 根据题给流程信息可知最终生成无水氯化镁,因此酸浸池中加入的X酸应是盐酸,不能加硝酸,A项错误;酸浸池中加入盐酸后,主要生成MgCl2、AlCl3、FeCl2等,氧化池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在调节pH时除掉铁元素,B项正确;加MgO调节pH主要是将铁离子和铝离子变为Fe(OH)3和Al(OH)3沉淀,C项正确;在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和氯气,氧化镁的熔点很高,不能用电解熔融氧化镁制取金属镁,D项正确。
    11.B 结合图示流程和已知信息①可知,“焙烧”有助于改变高岭土中Al2O3的结构,使其更易溶于酸,A项正确;由于要制备碱式氯化铝,为了不引入杂质SO42-,“酸溶”时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B项错误;结合已知信息②知,“蒸发浓缩”和“稀释”均能减小溶液中HCl的浓度,使溶液的pH为4.2~4.5,有利于沉降得到碱式氯化铝,C项正确;碱式氯化铝可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D项正确。
    12.B 废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回收处理废易拉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故A项正确;NaAlO2、H2O和NH4HCO3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铵和氢氧化铝,故“沉淀”为Al (OH)3,B项错误;“操作a”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C项正确;过量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题述流程中可用过量CO2代替NH4HCO3,D项正确。
    13.D 实验1在过量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沉淀a,加入稀H2SO4,沉淀溶解,没有气泡,说明白色沉淀a是Al(OH)3;实验2在过量的Na2CO3溶液中加入Al2(SO4)3溶液,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沉淀b,加入稀H2SO4,沉淀溶解并产生少量气泡,说明白色沉淀b中含有Al(OH)3和碳酸盐。由以上分析可知,A、B项正确;实验1、2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混合后溶液的pH不同,生成的沉淀不同,说明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同与混合后溶液的pH有关,C项正确;检验白色沉淀a、b是否洗涤干净,都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故可使用相同的检验试剂,D项错误。
    14.(1)Na2O·Al2O3·2SiO2(2分) (2)铝硅酸钠、氧化铁(2分) OH-+HCO3-CO32-+H2O(2分) AlO2-+HCO3-+H2OCO32-+Al(OH)3↓(2分) (3)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能够破坏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2分) (4)4CO32-+2H2O-4e-4HCO3-+O2↑(2分) (5)NaAlH4+2H2ONaAlO2+4H2↑(2分) NA(1分)
    【解析】 (1)铝硅酸钠(Na2Al2SixO8)中Na、Al、Si、O的化合价分别为+1、+3、+4、-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1×2+3×2+4x-2×8=0,解得x=2。Na2Al2Si2O8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Al2O3·2SiO2。(2)“碱溶”时,Al2O3、SiO2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Al2O3转化为NaAlO2,SiO2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而Fe2O3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过滤Ⅰ”中滤渣主要为铝硅酸钠、氧化铁。“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含有NaOH、NaAlO2,加入NaHCO3溶液,发生反应:OH-+HCO3-CO32-+H2O、AlO2-+HCO3-+H2OCO32-+Al(OH)3↓。(3)“电解Ⅰ”为电解熔融氧化铝,另一产物为Al。Al在1 000 ℃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在Al中添加少量氯化铵,1 000 ℃时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能够破坏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有利于Al与N2反应制备AlN。(4)根据题图,阳极上H2O放电,同时CO32-转化为HCO3-,电极反应可以看作2H2O-4e-4H++O2↑、CO32-+H+HCO3-的总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4CO32-+2H2O-4e- 4HCO3-+O2↑。(5)铝氢化钠中氢为-1价,H2O中氢为+1价,故铝氢化钠与水发生归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反应中转移4e-,故每产生1 mo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NA。

    1.D ①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FeCl3反应可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①不符合题意;②NaOH与明矾反应可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过量时,氢氧化铝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生成可溶性的NaAlO2,最终无沉淀产生,②不符合题意;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2CO3和H2O,③符合题意;④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④符合题意;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反应产生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反应消耗水,溶剂质量减少,产生NaHCO3的质量比Na2CO3的多,所以NaHCO3结晶析出,有白色沉淀产生,⑤符合题意。
    2.A NH4Cl与Ca(OH)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催化氧化生成NO气体:4NH3+5O24NO+6H2O,A项正确。FeCl3水溶液加热蒸发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和HCl,氯化氢易挥发,Fe(OH)3受热分解,最终得到Fe2O3,得不到无水FeCl3,B项错误;CuO固体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Cu(OH)2,C项错误;NaCl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D项错误。
    3.A B为两性氢氧化物,假设其为含铝化合物,若D为强碱,则A为铝盐,若D为强酸,则A为偏铝酸盐,A项正确;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D为O2,则A不能为单质硫,因为硫不能一步被氧化为三氧化硫,B项错误;当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D为二氧化碳时,B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当A为氢氧化钡,B为碳酸钡,C为碳酸氢钡时,B的溶解度小于C的溶解度,C项错误;若A为18电子气态氢化物,D为O2,则A可以为C2H6、H2S,D项错误。
    4.C 在烧瓶中加入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然后将水从分液漏斗放下,通过产生气体的量可计算Na2O2的量,A项能完成;在烧瓶中加入金属钠,然后将有机物从分液漏斗放下,根据产生气体的量来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含活泼氢原子的个数,B项能完成;该实验需要测量生成气体的量进而计算,Na2SO4·xH2O晶体中结晶水测定时无法产生气体,该装置不能完成,C项不能完成;可通过对照实验比较单位时间内Fe3+和Cu2+与H2O2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比较催化效率,D项能完成。
    5.D ②中现象ⅰ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加入MnO2后,产生了O2,因此Na2O2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A项正确;根据③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④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c(OH-)大,B项正确;①中溶液红色褪去只需20 s,由②③④知c(OH-)大,也可使溶液褪色,且褪色时间约为10分钟,故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是H2O2具有漂白性,而不是c(OH-)大,故向①中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5滴6 mol·L-1盐酸,溶液不变红色,C项正确、D项错误。
    6.B 【流程梳理】

    该工艺流程中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热2种,A项正确;根据硫酸镁与硼酸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先降温结晶会同时得到硫酸镁和硼酸的晶体,正确的操作应为浓缩后,控制温度在200 ℃以上结晶,趁热过滤得到硫酸镁晶体,再降温结晶,得到硼酸晶体,B项错误;“酸浸”时镁硼酸盐发生的反应为2MgO·B2O3+2H2SO4+H2O2MgSO4+2H3BO3,C项正确;由滤液可得到硫酸镁晶体和硼酸晶体,故加入MgO调节pH后应得到Al(OH)3和Fe(OH)3沉淀,D项正确。
    7.(每空2分)(1)剧烈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为绿色,铜片变小。 (2) (3)防止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 (4)①2NO+Na2O22NaNO2 ②取少量D管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有亚硝酸钠生成(合理即可)
    【解析】 在整套实验装置中,A为NO2的发生装置,B为NO的转化装置,C为除杂(除去NO中的水分)装置,D为NO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装置,E既可进行尾气吸收,又可对反应的产物进行判断。(1)装置A的烧瓶中Cu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主要现象为剧烈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为绿色,铜片变小。(2)装置B的目的为将NO2转化为NO,则需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导气管的连接方式为“长进短出”。(3)装置C除去水蒸气,目的是防止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4)①“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直至颜色不再变化时,气囊E始终没有明显鼓起”,表明过氧化钠将强还原性气体NO氧化为亚硝酸钠:2NO+Na2O22NaNO2;②若反应中有NaNO2生成,则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的亚硝酸银。
    8.(1)SiO2(1分)
    (2)2Fe2++2H++H2O22Fe3++2H2O(2分)
    (3)Fe3+、Al3+(2分)
    (4)除去Ca2+,防止Li+沉淀(2分)
    (5)Li2CO3+H2O+CO22LiHCO3(2分)
    【解析】 (1)SiO2不溶于盐酸,故“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2)在酸性条件下,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3)结合图示流程以及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可知,通过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可将Fe3+、Al3+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除去。(4)加入Na2CO3溶液能将溶液中的Ca2+转化为CaCO3沉淀除去,后续还需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沉淀Li+,故加入适量稀Na2CO3溶液还能防止Li+沉淀。(5)“沉锂”时得到Li2CO3,通入CO2“碳化”是Li2CO3在溶液中转化为LiHCO3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Li2CO3+CO2+H2O2LiHCO3。
    9.(每空2分)(1)+3 B4O72-+2H++5H2O4H3BO3 3Mg+B2O32B+3MgO (2)2H2O+Mg2++2Cl-Cl2↑+H2↑+Mg(OH)2↓ (3)H2O2+2H++2e-2H2O (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恰好由蓝色褪至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99%
    【解析】 (1)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硼砂中B的化合价为+3;硼砂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H3B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72-+2H++5H2O4H3BO3;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为B2O3,B2O3在高温条件下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粗硼,化学方程式为3Mg+B2O32B+3MgO。(2)若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阴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由水电离生成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阳极氯离子失电子变为氯气。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Mg2++2Cl-Cl2↑+H2↑+Mg(OH)2↓。(3)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为Mg+H2O2+2H+Mg2++2H2O,则正极上是过氧化氢得电子生成水的反应,正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4) 淀粉遇碘变蓝,根据I2+2S2O32-2I-+S4O62-可知,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恰好由蓝色褪至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达到滴定终点; 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30×18.00×10-3 mol;根据关系式可知:B~BI3~32I2~3S2O32-,n(B)=13n(S2O32-)=13×0.30×18.00×10-3 mol=1.8×10-3 mol;单质硼的质量为1.8×10-3×11 g=0.019 8 g;粗硼样品的纯度为0.01980.020×100%= 99%。
    10.(1)cedabe(ab可互换,2分)
    (2)分液漏斗(2分) 防倒吸(2分)
    (3)①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分) 温度低可减少过氧化氢分解,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反应放热,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2分) ②去除晶体表面的水分(2分)
    【解析】(1)因为钙能与H2O反应,故利用如图装置,先制取并干燥O2,然后O2与钙反应制取CaO2,最后连接盛装浓硫酸的装置,防止钙与空气中的水反应。(2)仪器M为分液漏斗,若熄灭酒精灯后,马上停止通入气体,则会因装置冷却压强减小而引起倒吸,故步骤ⅲ的作用是防倒吸。(3)①装置A中试管内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装置B中的反应试剂之一是过氧化氢,该物质受热易分解,低温可减少其分解,提高利用率。装置B中的反应在冰水浴下进行,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产率。②乙醇易挥发,用乙醇洗涤,可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有利于快速干燥晶体。

    相关试卷

    通用版高考化学考点题型拓展复习题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点题型拓展复习题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共14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考点复习训练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考点复习训练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共18页。

    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版):

    这是一份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5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类比”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