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第1页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第2页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共3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拓展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
    考法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大小比较
    命题角度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1 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
    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 mol·L-1,15 ℃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s
    0
    120
    180
    240
    330
    530
    600
    700
    800
    α/%
    0
    33.0
    41.8
    48.8
    58.0
    69.0
    70.4
    71.0
    71.0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 s与180~240 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        ;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 很多考生前两空给出的答案只有计算结果7.3×10-5 mol·L-1·s-1和5.8×10-5 mol·L-1·s-1,忽视了“列式计算”的要求。列式计算如下:
    120~180 s,v=0.050mol·L-1×(41.8%-33.0%)(180-120)s≈7.3×10-5 mol·L-1·s-1。
    180~240 s,v=0.050mol·L-1×(48.8%-41.8%)(240-180)s≈5.8×10-5 mol·L-1·s-1。
    由两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数值可知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 见解析
    命题角度2 速率常数
    例2 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1)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    %。平衡常数K343 K=    (保留2位小数)。 
    (2)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        。 
    (3)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    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
    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v正v逆=    (保留1位小数)。 
    【解析】 (1)温度越高,反应越先达到平衡,由图知,左侧曲线对应的温度为343 K,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22%。设开始时加入SiHCl3的浓度为a 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SiHCl3的平衡转化率知,达平衡时,SiHCl3、SiH2Cl2、SiCl4的浓度分别为0.78a mol·L-1、0.11a mol·L-1、0.11a mol·L-1,化学平衡常数K343 K=0.11a×0.11a(0.78a)2≈0.02。(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结合该反应特点,及时分离出生成物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实质就是提高反应速率,可采用加压的方式或选择更为高效的催化剂。(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a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高于b点所在曲线对应的温度,所以a点的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反应速率。a点所在曲线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从题图可知a点所在曲线平衡时SiHCl3的转化率为22%,设开始加入SiHCl3 y mol·L-1,则根据“三段式”法得
    2SiHCl3(g)SiH2Cl2(g)+SiCl4(g)
    开始/(mol·L-1) y 0 0
    转化/(mol·L-1) 0.22y 0.11y 0.11y
    平衡/(mol·L-1) 0.78y 0.11y 0.11y
    代入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得,k正k逆=0.1120.782
    在a处SiHCl3的转化率为20%,根据“三段式”法得
    2SiHCl3(g)SiH2Cl2(g)+SiCl4(g)
    开始/(mol·L-1) y 0 0
    转化/(mol·L-1) 0.2y 0.1y 0.1y
    a处/(mol·L-1) 0.8y 0.1y 0.1y
    则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0.8y)2(0.1y)2=0.1120.782×(0.8y)2(0.1y)2≈1.3。
    【答案】 (1)22 0.02 (2)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3)大于 1.3
    考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命题角度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例3 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进行脱硫、脱硝。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 mol/L。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离子
    SO42-
    SO32-
    NO3-
    NO2-
    Cl-
    c/(mol/L)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    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外,还可能是           。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经过相同的反应时间,c(SO42-)>c(NO3-),即在相同时间内SO42-的浓度增加得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由于是相同的反应体系,所以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是相同的,有可能是SO2比NO的溶解度大而导致初始浓度不同。内因可能是脱硫反应的活化能低于脱硝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大于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命题角度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例4 T ℃时,向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相关信息如下: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中t2、t3、t4时刻改变的条件分别是温度、压强、加催化剂中的一种。

         图1             图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    ,该反应的ΔH    0(填“>”或“ (3)B
    命题角度2 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
    例13 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 ℃时N2O5(g)分解反应:
    2N2O5(g)4NO2(g)+O2(g)

          2N2O4(g)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12O2(g)的ΔH=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3×pN2O5(kPa·min-1)。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pO2=2.9 kPa,则此时的pN2O5=   kPa,v=   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 ℃,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 ℃)    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 
    ④25 ℃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    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NO2+NO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NO3NO+NO2+O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3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解析】 (1)①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a、b,根据盖斯定律,由12×a-b得N2O5(g)2NO2(g)+12O2(g) ΔH=ΔH1-2ΔH22=-4.4+2×55.32 kJ·mol-1=+53.1 kJ·mol-1。②t=62 min时,体系中pO2=2.9 kPa,根据“三段式”法得
        2N2O5(g)2N2O4(g)+O2(g)
    起始 35.8 kPa 0 0
    转化 5.8 kPa 5.8 kPa 2.9 kPa
    62 min 30.0 kPa 5.8 kPa 2.9 kPa
    则62 min时pN2O5=30.0 kPa,v=2×10-3×30.0 kPa·min-1=6.0×10-2 kPa·min-1。③刚性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25 ℃ N2O5(g)完全分解时体系的总压强为63.1 kPa,升高温度,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体积不变,升高温度,体系总压强增大;另一方面,2NO2N2O4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故体系总压强增大。④N2O5完全分解生成N2O4和O2,起始pN2O5=35.8 kPa,其完全分解时pN2O4=35.8 kPa,pO2=17.9 kPa,设25 ℃平衡时N2O4转化了x,则
        N2O4    2NO2
    平衡 35.8 kPa-x 2x
    35.8 kPa-x+2x+17.9 kPa=63.1 kPa,解得x=9.4 kPa。平衡时,pN2O4=26.4 kPa,pNO2=18.8 kPa,Kp=pNO22pN2O4=18.8226.4 kPa≈13.4 kPa。(2)第一步反应快速平衡,说明第一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较大,则第一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反应的速率,A项正确;反应的中间产物除NO3外,还有NO,B项错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第二步反应慢,说明部分碰撞有效,C项正确;第三步反应快,说明反应活化能较低,D项错误。
    【答案】 (1)①+53.1 ②30.0 6.0×10-2 ③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④13.4 (2)AC
    考法8 等效平衡
    命题角度 等效平衡的应用
    例14 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解析】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该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则化学方程式两边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即m=2,A项叙述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叙述正确。起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C项叙述正确。起始时加入1 mol X和2 mol Y,相当于3 mol Z,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3 mol×10%=0.3 mol,在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Z,相当于起始时共加入4 mol Z,则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4 mol×10%=0.4 mol,其浓度为0.4mol2 L=0.2 mol·L-1,D项叙述错误。
    【答案】 D
    疑难5 突破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突破点1 v-t图
    例15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H2(g)+I2(g) ΔH>0
    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填字母)。 

    【解析】升高温度前达到平衡时x(HI)=0.784,由“三段式”法知x(H2)=0.108。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分析题图,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相应的点分别是A、E。
    【答案】A、E
    【拓展训练】4. 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b>c
    【解析】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曲线Ⅰ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曲线Ⅰ对应的温度较高,曲线Ⅰ表示20 ℃时的转化反应,A项错误。曲线Ⅰ温度较高,但平衡转化率较低,故升高温度能降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项错误。a点时,虽然曲线Ⅰ和曲线Ⅱ表示的CH3COCH3的转化率相等,但化学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它们对应的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不相等,C项错误。b点处温度比c点处高且转化率相同,故b点处反应速率比c点处大。d点处比b点处转化率低,故d点处反应物浓度比b点处的大,d点处反应速率比b点处大,故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d>b>c,D项正确。
    【答案】 D
    例17 如图1是反应CO(g)+H2O(g)H2(g)+CO2(g) ΔHL1。
    【答案】 (1)压强 (2)L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达到a kJ
    B.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3.利用 CH4可消除NO2的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50 mol CH4和1.2 mol NO2,测得不同温度下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n(CH4)/mol温度/K时间/min
    0
    10
    20
    40
    50

    T1
    0.50
    0.35
    0.25
    0.10
    0.10

    T2
    0.50
    0.30
    0.18
    M
    0.15
    A.组别①中0~20 min内, NO2降解速率为0.012 5 mol·L-1·min-1
    B.由实验数据可知温度T1 K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B.密闭容器中X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
    D.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不可能为m kJ
    8.将5 mL 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5 mL 0.015 mol·L-1 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溶液呈红色。再将混合液均分成5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①:滴加4滴蒸馏水,振荡
    实验②: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振荡
    实验③:滴加4滴1 mol·L-1 KCl溶液,振荡
    实验④:滴加4滴1 mol·L-1 KSCN溶液,振荡
    实验⑤:滴加4滴6 mol·L-1 NaOH溶液,振荡
    A.对比实验①和②,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B.对比实验①和③,证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C.对比实验①和④,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对比实验①和⑤,证明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考点3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9.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PCl5)
    c(PCl3)
    c(Cl2)
    c(Cl2)

    0.4
    0
    0
    0.2

    1.05
    0.05
    1.95


    0.8
    0
    0

    A.达平衡时,容器Ⅰ中c(Cl2)c(PCl5)比容器Ⅱ中的大
    B.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6∶31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l2体积分数大于13
    D.达平衡时,容器Ⅲ中0.4 mol·L-1T1,B正确;温度为T1 K,40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又温度T2 K>T1 K,故T2 K、40 min时反应也已达到平衡状态,故M=0.15,C错误;T2 K时,达到平衡,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ΔH0,则ΔH-TΔS1,则达平衡时,容器Ⅰ中c(Cl2)c(PCl5)比容器Ⅱ中的小,A项错误。达平衡时,假设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6∶31,压强之比等于浓度之比,容器Ⅰ中总浓度为0.2 mol·L-1×3=0.6 mol·L-1,说明容器Ⅱ中总浓度为3.1 mol·L-1,根据A项分析得出容器Ⅱ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设PCl5(g)转化的浓度为x mol·L-1,则有
    容器Ⅱ         PCl5(g)PCl3(g)+Cl2(g)
    起始浓度/(mol·L-1)   1.05    0.05  1.95
    转化浓度/(mol·L-1) x x x
    平衡浓度/(mol·L-1) 1.05-x 0.05+x 1.95+x
    容器Ⅱ中总浓度为3.1 mol·L-1,则3.1=1.05-x+0.05+x+1.95+x,解得x=0.05;则平衡时c(PCl5)=1 mol·L-1,c(PCl3)=0.1 mol·L-1,c(Cl2)=2 mol·L-1,此时Qc=2×0.11=0.2=K,说明此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假设成立, B项正确。容器Ⅰ达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为0.20.2×3=13。容器容积为2 L、起始c(PCl5)为0.8 mol·L-1与容器容积为1 L、起始c(PCl5)为0.4 mol·L-1是等效平衡;容器Ⅲ容积是1 L,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l2的量减小,所以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l2的体积分数小于13,C项错误。容器容积为2 L、起始c(PCl5)为0.8 mol·L-1与容器容积为1 L、起始c(PCl5)为0.4 mol·L-1是等效平衡,若此时反应达到平衡,c(PCl5)=0.4 mol·L-1,但容器Ⅲ容积为1 L,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PCl5)增大,所以c(PCl5)>0.4 mol·L-1,又因反应开始,消耗PCl5,所以c(PCl5)m3(1分) ③乙醇(1分) 0.125×5×(0.375×5)3(0.125×5)2×(0.375×5)6(2分)
    【解析】 (1)K1=c(CO)c(CO2),K2=c(H2)c(H2O),则K3=c(CO)·c(H2O)c(H2)·c(CO2)=K1K2,所以973 K时,K3=K1K2≈0.62,1 173 K时,K3=K1K2≈1.29,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为提高CO2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氢气浓度、吸收CO、液化水蒸气。(2)①正反应放热,则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T3>T2>T1。②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m1>m2>m3。③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百分含量增大,乙醇、水蒸气的百分含量减少,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投料,则平衡时乙醇的百分含量是水蒸气的13,CO2的百分含量是H2的13,所以曲线d代表乙醇,曲线a代表H2。体系中各组分的分压=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系总压强,由题图3中T4 K对应数据可得Kp=0.125×5×(0.375×5)3(0.125×5)2×(0.375×5)6。

    【能力提升】
    1.B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历程,A项正确;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即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ΔH),B项错误;8 h之后,C10H8的产率还在增加,说明反应2未达平衡,而C10H8是由C10H12转化而来的,且C10H12的产率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反应1也未达平衡,C项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反应2的活化能低于反应1的活化能,故反应1生成的C10H12快速转化为C10H8,从而使x1显著低于x2,D项正确。
    2.C  A项,实验Ⅰ和实验Ⅱ反应温度相同,实验Ⅱ中加入了1 mL水,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溶液总体积应保持不变,因而V1=1,类比分析可得V2=2,正确;B项,实验Ⅰ、Ⅲ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因而可知设计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C项,酸性KMnO4溶液呈紫红色,由表中数据可知,草酸溶液过量,KMnO4可反应完全,因而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即实验计时是从溶液混合开始,溶液紫红色刚好褪去时结束,错误;D项,根据实验Ⅲ中有关数据可知,Δc(KMnO4)=0.01 mol·L-1×2 mL4 mL=0.005 mol·L-1,v(KMnO4)=Δc(KMnO4)Δt=0.01 mol·L-1·min-1,正确。
    3.(1)-122.6(2分) (2)AC(2分) (3)>(2分) 20(2分) (4)0.18 mol·L-1·min-1(1分) KA=KC>KB(1分) (5)①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使CO2转化为CH3OH的产率降低(2分)  ②BD(2分)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Ⅲ=2×反应Ⅰ-反应Ⅱ,所以ΔH3=2ΔH1-ΔH2=-49.6 kJ·mol-1×2-23.4 kJ·mol-1=-122.6 kJ·mol-1。(2)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内的总压强逐渐减小,当反应体系内总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项正确;由于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B项错误;水分子中断裂2NA个H—O键(表示逆反应速率),同时氢气分子中断裂3NA个H—H键(表示正反应速率),表明v(正)=v(逆),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正确;该反应生成的CH3OH(g)和H2O(g)的量始终保持等比例,所以其浓度之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项错误。(3)Qc=c2(CH3OH)c(CH3OCH3)·c(H2O)=0.421.8×1.8≈0.05v逆。设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3OCH3又转化x mol·L-1,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CH3OCH3(g)+H2O(g)2CH3OH(g)
    某时刻的浓度/(mol·L-1)  1.8     1.8     0.4
    转化浓度/(mol·L-1) x x 2x
    平衡浓度/(mol·L-1) 1.8-x 1.8-x 0.4+2x
    则(0.4+2x)2(1.8-x)×(1.8-x)=0.25,解得x=0.2,所以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0.81.6+1.6+0.8×100%=20%。(4)由题目信息可知H2与CO2的投料比为2,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g)的平衡转化率为60%,所以v(CH3OCH3)=12v(CO2)=12×6mol×60%2 L×5min=0.18 mol·L-1·min-1;由于反应Ⅲ为放热反应,故在投料比相同时,温度越高,CO2(g)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T1KB。(5)①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使CO2转化为CH3OH的产率降低。②工业生产甲醇要使产率最高且甲醇的选择性也要高,根据题图2可知,应选择230 ℃和催化剂CZ(Zr-1)T。
    4.(除标明外,每空2分)(1)2a+c-b (2)①(1分) (3)①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②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③如图所示 t2时c(Mn2+)增大,催化剂成为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速率突然加快;末尾阶段,反应物浓度减小为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 (1)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各物质的分子结构,1 mol反应物中含有2 mol O—H键、2 mol CO键、2 mol C—O键,1 mol C—C键,对应的生成物中含有2 mol O—H键(H2O)、1 mol CO键(CO)、2 mol CO键(CO2),反应过程中相当于断裂1 mol C—C键、2 mol C—O键,形成1 mol CO键,可知ΔH=(c+2a-b) kJ·mol-1。(2)①根据提供的数据,温度为T2时,反应先达到平衡,因此T2温度下反应速率快,故T10.36 mol。(3)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草酸被氧化为CO2,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6H++2MnO4-10CO2↑+2Mn2++8H2O。②3组实验中,只有草酸的浓度不同,从实验1到实验3,草酸浓度减小,褪色时间变长,说明反应速率减慢,可以得到的结论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相关学案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拓展训练,解题思维模型,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三 原电池-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十三 原电池-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拓展训练,解题思路,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九 烃-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十九 烃-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题思路,归纳总结,拓展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