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
- 专题0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2声音的特性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3声音的利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声音的利用,文件包含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03声音的利用教师版docx、2022年中考复习基础训练人教版物理专题03声音的利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15分 , )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蝈蝈是依靠像人一样的声带振动发声
B.歌曲《你莫走》中,男歌手声音沙哑低沉,是因为音调高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2. 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5. 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8m/sD.不能传递能量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7.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0dB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B.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
C.15∘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8.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9.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1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2. 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对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3. 今年三月份,同学们都参加了线上学习,在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4. 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15. 夏季,泸州市江阳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C.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
1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的速度均为340m/s
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7. 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筒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如图乙,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是否有关
C.如图丙,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如图丁,该实验还能在月球表面进行,且效果与地球上一样
18. 小度在家是百度AI首款智能视频音箱,如图所示。通过连接Wi−Fi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800多项功能的操作。关于“小度在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度在家”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小度在家”连接的 Wi−Fi 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用户对“小度在家”发布指令“小度小度,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小度在家”模仿的各种动物的叫声,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9.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20.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2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
D.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测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22.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在飞行中,这次航天员在轨接受了医学超声检查,地面可以实时检测到航天员的心肺功能,这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也是第-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地面医务人员是靠超声波接受检测信息的
C.飞船上的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太阳能是飞船能源的主要来源,在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
2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有倒车雷达的轿车,倒车时利用了次声波
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24.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因此可用于击碎人体的结石
D.自行车链条涂油不仅可防锈,也能减小摩擦
2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0分 , )
26. 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__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27. 我国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胜为心衰患者带来重获新生的希望,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若人工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6W,则每分钟心脏对血液做功________J.医生利用听诊器检查心脏的工作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28. 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________线和用电器之间;为了节能、方便,楼道照明灯普遍使用了声、光控开关,实现了只在夜晚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能亮,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9.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________.
30. 为创建大美湘潭,我市在部分路段的斑马线位置,安装了带语音提示的红绿灯信号系统.红灯亮时,系统会发出语音来警示行人,这主要应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系统中的红灯和绿灯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31.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游玩,汽车所获动力是由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提供的; 汽车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可以________;为了拍摄沿途风景,小明将车窗摇下,他发现遮阳的窗帘被“吸”向了窗外,这是由________导致的;他使用的手机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将所拍摄的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32. 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________;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
33. 2017年6 月13日,电视直播了中国与叙利亚的世界杯亚洲区足球预选赛.裁判哨声响起,比赛开始,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中国队球员郜林射门时,以飞出的足球为参照物,球门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 的; 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4. 小明的爸爸晚上看电视,电视画面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颜色组成,正在学习的小明能听到电视的声音,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这个声音对于小明来说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卫星电视信号通过________来传递信息.
35. 小新学习了大气压强知识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一: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硬塑料管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右手掌封闭上端开口,同时左手将管提起(下端开口不离开水面),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右手掌向上打开封口,同时左手 迅速将管下压,如图丙所示; 多次重复二、三步骤,直至水从管上端开口 喷出,如图丁所示.
(1)在步骤一中,管静止时管内水面高度________ 管外水面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步骤二中,提起管后,管内水面会高于管外水面.下列实例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
A.注射器吸液 B.U型“反水弯”的应用 C.密度计的使用
(3)步骤三“迅速下压”的目的,是为了让管下降的速度大于管内水下降的速度,即以管为参照物,管中的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小新每次右手打开封口的那一瞬间,都能听到响声,根据响声的变化,小新能判断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这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
(5)小新对装置进行改进,在管的上、下部各安装一个单向阀门,使实验操作更加简单,效果更好.请举出生产生活中与改进后的装置工作原理相同的一个实例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28分 , )
36.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中国近年来在无人机制造方面进展神速。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简称“飞控”。无人机悬停还是飞行、向哪个方向飞行、上升还是下降等飞行指令都由“飞控”下达。“飞控”主要由感知飞行姿态的陀螺仪(控制飞行姿态)、GPS定位模块(与地面传递信息)超声波传感器(探测障碍物)、气压传感器(获取气压获知高度)等各种功能的传感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如图是我国制造的“翼龙”多用途无人机,该机表面采用的复合材料受力不易形变,飞机外形采用流线型设计,可携带各种侦察、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对地打击武器,广泛应用于如灾情监视、军事活动等领域。
(1)请从短文描述中找出蕴含的物理知识。
举例: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这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经查阅资料获知,“翼龙”无人机机身质量1.1t,最大载荷质量200kg。当该机以最大载荷质量停在水平跑道上时,无人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5m2.求此时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g=10N/kg)
(3)飞机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来判断离地高度。若某测距传感器的阻值R1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检测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要使高度表(实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能随飞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此高度表应该选用__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应安装在________(选填“1或2或3”)位置,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英法核潜艇玩起“碰碰车”2009年2月,法国核潜艇“凯旋”号和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在大西洋相撞.均配备先进声呐系统的两艘核潜艇,竟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机率变为现实.
(1)蝙蝠的视力极差,靠发出超声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潜艇在深水中航行时,一片漆黑,潜艇在海中航行依靠先进的声纳设备来探测周围的情况,关于声呐所发出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波
(2)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关于光线下能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B.光线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D.光线是客观存在的
(3)光波在水中衰减较快,一般水下几十米深处光线就很差,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也很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中爆炸一个几千克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地层中的信息.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的信息,判断潜艇在海里航行宜选用________波.
(4)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它能发出频率为40000Hz的超声波,该波的波长为多少mm?(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480m/s)
3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朝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有人根据诗意画了一幅画,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诗意和画面,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简答.
39. 小新学习了大气压强知识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一: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硬塑料管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右手掌封闭上端开口,同时左手将管提起(下端开口不离开水面),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右手掌向上打开封口,同时左手 迅速将管下压,如图丙所示; 多次重复二、三步骤,直至水从管上端开口 喷出,如图丁所示。
(1)在步骤一中,管静止时管内水面高度________ 管外水面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步骤二中,提起管后,管内水面会高于管外水面。下列实例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注射器吸液B.U型“反水弯”的应用
C.密度计的使用
(3)步骤三“迅速下压”的目的,是为了让管下降的速度大于管内水下降的速度,即以管 为参照物,管中的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小新每次右手打开封口的那一瞬间,都能听到响声,根据响声的变化,小新能判断 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这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
(5)小新对装置进行改进,在管的上、下部各安装一个单向阀门,使实验操作更加简单,效果更好。请举出生产生活中与改进后的装置工作原理相同的一个实例________。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 )
40.(7分) 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冲刺必刷专题:声音的利用与噪声,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声音特性的辨析(易)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项复习,文件包含专题03声音特性的辨析易-原卷版docx、专题03声音特性的辨析易-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声音特性的辨析(提优)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项复习,文件包含专题03声音特性的辨析提优-原卷版docx、专题03声音特性的辨析提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