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飞向”太空13 制作“火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六年级 | 学期 | 春季 | |
课题 | 制作“火箭”(第一课时) | |||||
教科书 |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 |||||
教学人员 |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教学目标 | ||||||
科学知识: 了解水和空气可以产生反冲力。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实验,探究反冲力的作用。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 科学态度: 1.能有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设计,具有创新精神。 2.愿意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反思和改进作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 教学难点: 能通过实验,探究反冲力的作用。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一、创设情境 ,提出工程任务及要求 | 1.回顾并聚焦问题 提问:在上次课程中,同学们对于飞行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究,大家都有什么收获?你们认识了哪些飞行器?了解了关于飞行器的哪些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们认识了热气球和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等等各式各样的飞行器。 生2:我知道了火箭的动力来自火箭尾部向后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 生3:我们还知道了人类最初对飞行的认识来自鸟。飞机机翼的设计是受到鸟翼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身体。 讨论:你们说的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于之前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十分牢固。为了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人类不断模仿、创造着各类飞行器。同学们是否也想遨游太空,我们该选择怎样的飞行器带我们探索如此广袤而难以到达的空间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在上节课的课后,查了一些资料:目前世界上热气球飞行的最高记录是21千米,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飞机飞行最高高度为108千米,而110千米以上的空间才算进入太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得用火箭才可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 生2:我知道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了空气,像热气球和飞机这种需要空气产生动力的飞行器,在太空根本飞不了。而火箭的飞行动力来自于火箭尾部喷射热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即使是真空的环境也能产生动力,所以我也觉得应该选择火箭。 生3:我还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转的速度是7.9Km/s,也叫第一宇宙速度。我们要脱离地球的引力需要的最低速度大小为11.2km/s,是第二宇宙速度。而且人造地球卫星和太空飞船飞到太空都需要火箭的帮助。所以我也选择火箭带我们遨游太空。 交流:同学们在课后还能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了解到更多关于太空的知识,说明你们对太空充满了好奇。既然同学们选择火箭作为我们遨游太空的飞行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火箭“吧。我们先来探究火箭的飞行动力——反冲力。 | |||||
二、探究反冲力 | 2.思考“火箭”的动力 提问:刚才就有同学提到:火箭的飞行动力来自于火箭尾部点燃燃料,喷射热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反冲力这种动力吗?请好好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反冲现象?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知道,比如没扎紧的气球一松手会到处乱飞,这就是一种反冲现象。 生3:我看小视频里做爆米花的叔叔,脚一踩,嘭的一声,爆米花就飞出来了,我想这也是反冲现象吧。 交流:善于发现的你们,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反冲现象。就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实验,一起探究反冲力。注意,同学们不能自己操作这两个实验。 (1)实验一 (以水的反冲作为动力使塑料瓶动起来)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有水从瓶子中流出来了。原本静止的瓶子自己就转起来了。 【预设学生回答】 追问: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从上往下看的时候,发现瓶子一直在顺时针旋转 生3:我发现水流出来的方向与锥子扎进去的方向相反。 提问:塑料瓶是靠什么力量动起来的? 【预设学生回答】 生1:靠水,水能够产生反冲力 生2:塑料瓶是靠水流出来的力量动起来的。 交流:同学们观察的仔细,分析的也合理,水的流动产生了反冲力。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2)实验二 (以空气的反冲作为动力使气球动起来)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淀粉随着空气从气球口喷出来了,有点儿像火箭。 生2:气球沿着线一下就从低处到高处,气球也变瘪了。 提问: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动起来的? 【预设学生回答】 生2:我觉得是因为空气离开了气球,气球变小是因为空气出来了,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气球是靠空气喷出来的力量,向相反的方向动起来的,所以空气也能够产生反冲力。 交流:空气的流动也产生了反冲力。 (3)讨论 讨论:通过讨论和实验,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气球那个实验,气球沿着线一下就从低处到高处并没有乱飞,我觉得制作火箭也要控制好飞行的方向。 生2:两个实验中的瓶子里都有压力,我也应该往火箭里加一些压力。而且水和空气都是从一个小口喷射出来的,所以我觉得火箭的喷射口要小。 生3:我们虽然不能利用燃料发射火箭,但是可以模拟火箭发射原理——利用水或者空气产生的反冲力来制造火箭。 | |||||
三、选择一种动力,设计一个“火箭” | 3.设计“火箭” (1)讨论动力来源 讨论:既然选择火箭带我们是遨游太空,首先它就得飞得很远的才行,要你打算用什么作为“火箭”的动力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觉得可以用空气产生反冲力作为“火箭”的动力,记得有一次,我使劲拧空的矿泉水瓶以后,松开瓶盖,瓶盖砰的一下飞出去了。 生2:我觉得可以用水产生反冲力作为“火箭”的动力,我之前假期在海边我见过一个叫“水上飞行器”的东西,它把一个大人带到海面上了,所以我觉得水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能让“火箭”飞得很高。 生3:我觉得可以用水和空气作为“火箭”的动力,这样既有空气的速度,又有水的力量。因为有一次,我使劲摇晃汽水瓶,然后一打开,饮料被里边的气给顶出来,喷我一身!但是没气的饮料就不会。 交流:生活的经验提供给我们这么多思路。那我们就选择水和空气作为火箭的动力吧! (2)分析火箭结构 (展示图片) 提问:确定好火箭的动力来源后,让我们再来观察火箭的外形特点。世界上有很多外形的火箭,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预设学生回答】 生1: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头。 生2:整体长长的,而且底下有几个小三角。 生3:我还知道每个火箭都有架子,它们自己是立不起来的。 交流:同学们描述的结构其实都有名字,它们分别叫:“整流罩”、“箭体”、“尾翼”以及“发射架”。 (3)自主设计 讨论:根据火箭各个结构的特点,我们该使用怎样的材料来制作呢? (展示图片) 生1:我觉得“整流罩”不能太硬,掉下来容易砸到别人,很不安全。所以我想用泡沫、超轻粘土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生2:我觉得“箭体”用塑料瓶就可以,很好找到。我想提示大家,我们收集的饮料瓶子里边可能很黏,要先清洗干净。 生3:我想不出来,水可以放到瓶子里,但空气怎么放进去呢? 交流:同学们见过给气球打气的气针吗?我们可以试着把瓶口塞住再插入一个气针,用它来给火箭打气。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见过,这个在杂货店就有。我想把它扎在橡皮上,保证它不漏气。 生2:我也见过,我家的打气筒就带这个气针。我觉得用超轻粘土也可以保证它不漏气。 讨论:其他结构你想使用怎样的材料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3:我觉得“尾翼”要用硬一些的卡片,可以是塑料片,或者名片这样的硬卡纸。 生1:我觉得“发射架”可以找我们身边一些现成的东西,只要能把火箭架在那里就行,比如书架、杯子架这样的。 交流:同学们讨论的十分详细,确定了你们制作“火箭”的动力以及材料。那就请将你的设计图画下来,并列出需要材料和工具。别忘了在设计图上进行文字标注。开始吧! (学生画图、填表) 交流: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设计图,听听他们的设计思路吧。 (生1介绍) 交流:同学们听的很认真,她的设计对你有没有一些帮助呢?让我们来听听下一位同学的设计思路。 (生2介绍) 交流:他的设计与前一位同学使用的材料、连接方法都不相同,他们有各自的想法,但都记录的十分详细。让我们再来听听下一位同学的设计思路。 (生3介绍) 讨论: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收集的过程中要征得家人的同意。 生2:收集后要做好个人卫生,比如清洗双手。 生3:如果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别忘了及时修改你的设计图、补充好你的材料。 交流:同学们赶快去收集所需的物品吧,为下节课制作和发射“火箭”做好准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 |||||
板书设计 |
制作“火箭”
水的流动 反冲力
空气的流动 反冲力
|
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13 制作“火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六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53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3 制作“火箭”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探究“火箭”动力,设计一个“火箭”,制作一个“火箭”,测试和改进“火箭”,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鄂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8 制作日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5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8 制作日晷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制定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图制作日晷,测试日晷,改进日晷,展示日晷,单元回顾,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制作小物品11 制作笔筒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制作小物品11 制作笔筒优秀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