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第1页
    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第2页
    第5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共8页。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从容说课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教材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例题讲解总结归纳学生练习巩固提高。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有关例题的投影片、一些相关练习题。学生用具: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习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师生共同阅读、讨论][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x==0.6 g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计算非常简便。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投影]展示例题2[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56x 10 tx==18 t。答:需要碳酸钙18 t。[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投影]展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板演]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H2+Cl22HCl2 71 73100g x y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代入x=3550 g=解得y=3650 g可见计算结果相同。[评价]该同学不仅计算步骤和结果完全正确,而且讲解得也非常好,讲出了多种方法,真是难能可贵。[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投影]展示下列练习[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学生练习][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布置作业]习题5、6、7、8板书设计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写出化学方程式;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简明写出答案。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考题回顾1.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__g。2.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 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答案:1.802.解:设可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44100 t×80% xx=35.2 t。生石灰的质量=100 t-35.2 t=64.8 t。答:生成二氧化碳35.2 t,可得到生石灰64.8 t。备课资料1.纯物质质量代方程——常用公式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运算时一定要代入实际参加反应的纯净物质量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公式(1) 纯度=×100%在初中阶段,在一个题目里要求单位统一,体积单位要通过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公式(2) 密度=特别要注意单位表示的符号要规范书写。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领化学方程要配平,换算纯量代方程。左右单位要对应,上下单位须相同。已知未知关系量,对准列比来完成。 年级 初三学科化学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分类索引号  G.623.2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主题词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教案,共2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