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套人教初中数学九上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第1套人教初中数学九上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数学活动)》教学设计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内容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具体数学问题.
    2.内容解析
    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例如生活中涉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都与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关.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结论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解决具体数学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能够从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及性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学生通过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从具体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将已有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对函数的思想已有初步认识,对分析问题的方法已会初步模仿,能识别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但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理解题意并回忆每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将具体数学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问题1 解决二次函数实际问题你用到了什么知识?所用知识在解决生活中问题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归纳:
    (1)由于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图象的最低(高)点,可得当x=-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大)值;
    (2)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准备.
    2.探究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科书第54页,活动1(1).
    问题2 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哪个量为自变量,哪个量为函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在整个活动的描述中,个位上的数是变化的,而它的变化会使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个位上的数应该为自变量,而函数为乘积后的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后,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求出最大值.过程如下:
    (1)设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为x,则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为(10-x).两个两位数的乘积
    y=(90+x)[90+(10-x)]
    =(90+x)(100-x)
    =-x2+10x+9 000.
    即当x=5时,95与95的乘积是最大值,最大值为9 025.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题意,正确地表示出函数关系式,渗透函数思想.
    教科书第54页,活动1(2).
    问题3 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哪个量为自变量,哪个量为函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在整个活动的描述中,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组成的数是变化的,而它的变化会使两个三位数的乘积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组成的数为自变量,而函数为乘积后的结果.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2)设第一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组成的数为x,则第二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组成的数为(100-x).两个三位数的乘积
    y=(900+x)[900+(100-x)]
    =(900+x)(1 000-x)
    =-x2+100x+900 000.
    即当x=50时,950与950的乘积是最大值,最大值为902 500.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题意,正确地表示出函数关系式,渗透函数思想.
    教材第54页,活动2.
    问题4 你能根据题意画出曲线L吗?它是什么形状?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画图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搜集学生画出的图象,尤其关注不同结果的小组,在展示时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函数图象的认识.在共同讨论中确定这些点的连线是抛物线(图1).
    图1
    教师追问:如何证明这条曲线就是抛物线呢?如何确定解析式呢?在坐标系中,如何能将横、纵坐标联系在一起呢?
    学生思考并相互补充,想到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师生共同梳理过程(图2):
    过点A作AB⊥PM.
    在Rt△PAB中,有PB2+AB2=PA2.
    ∴PA2=(y-2)2+x2.
    ∵PA=PM,
    ∴(y-2)2+x2=y2.
    整理,得y=+1.从而说明曲线L是抛物线.
    图2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思想.
    3.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3)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二次函数的认识,为熟练地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方法.
    4.布置作业
    教科书复习题22第9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 cm,∠B=30°,边长AB=x cm.
    (1)写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y(单位:cm2)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取什么值时,y的值最大?并求最大值.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B船位于A船正东26 km处,现在A,B两船同时出发,A船以12 km/h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B船以5 km/h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驶,何时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相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案,共6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自学反馈,质疑精讲,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1.1 二次函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1.1 二次函数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