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1——150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1练含解析202110181398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1练含解析202110181398,共10页。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故宫又名紫禁城。古人认为天上恒星有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位居中央,明亮耀眼,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两旁,因而有“紫微正中”的说法。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是真龙天子;那么他们所居住的皇宫,就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而紫禁城的“紫”字,也就是取的天帝之宫之意。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_____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_____了。明清两代的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的目的,所修建的皇宫,既_____,又______。这座城池,不仅宫殿重重,楼阁栉比,并围以10米多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而且哨岗林立,戒备森严。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就能进入,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清两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果然 顺理成章 富丽堂皇 森严壁垒
B.竟然 合情合理 森严壁垒 富丽堂皇
C.竟然 顺理成章 森严壁垒 富丽堂皇
D.果然 合情合理 富丽堂皇 森严壁垒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就能进入
B.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就能进入,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
C.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
D.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
3.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紫微正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B.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D.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字。
一般说来,诗与词在意境上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相反、不同的地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__①__,但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__②__,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__③__。
5.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任意找出四处并改正。(4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 70 周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18年10月18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将 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 鲁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 集在校期间惠存的校徽、校服、奖章、笔记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并藉此向您们发出诚 挚邀请:欢迎拨冗光临此次盛会,共商实验发展大计。
特此公告,敬祈传达。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8年6月1日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起首句“寒眼”看似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实际上是心寒。
B. 词人将登楼看到的景象比作壮美的图画,“舒卷”二字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
C. 作者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寓有一番寄托。
D. 结尾处词人以“沙鸥”自况,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漂泊无依的孤苦处境。
7.这首词抒发的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请结合具体词句对此进行阐释。(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想的愁若,但末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综合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别 茶①
刘帆
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
有一年,香江天气闷热,罗湖桥一带却异常热闹。
听说部队就要从鹏城移防过罗湖桥了,钱之江的心提了起来。爷爷说四十八年前,也有一支部队过江,粗布军衣,打着背包,在南京路上枕着马路沿睡了一宿,有起得早的富商巨贾,推门一看,都大吃一惊!
钱之江的爷爷在他小时候一再讲这个故事,还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仁义的部队。
钱之江印象深刻。爷爷从来没有这么眉飞色舞过。
钱江纱厂公私合营后,爷爷沪港两头跑,后来常驻港岛,生意继续,家里时常来人,讲的话与岛上的人不一样。钱之江就觉得,说话的人,讲国语,他们说的江南水乡,钱之江没去过,倒是课本上白乐天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钱之江至今记得。
爷爷说,江南塞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去看看江南塞北,这是钱之江一直的梦想。
人们说,去看江南塞北,要过桥,过罗湖桥。
钱之江好想去。刚开始年龄小,去不了;等长大了,又念书,仍去不了;再大一点儿,去了英国,还是去不了。钱之江就想,等我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就自己去。爷爷说过,江南的水,江南的茶,你带一点儿回到香江。
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下榻的酒店在春江路,虽然距离香江不过一百七十多里,但是自从爷爷腿脚不方便后,又是十年光景。钱之江下榻的房间里有一张太师椅,斜卧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钱之江离开洁白的床,踱步到落地窗前,远处高楼林立,阳光恰到好处地倾泻在楼宇和树叶上,此刻,他只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他俯瞰城市,蓦然发现,一缕香气氤氲。茶几上,一杯清茶香气袅袅。钱之江回头,知道茶是碧螺春,产于太湖边的吴县,爷爷生于斯。多年来,受爷爷影响,他对这款茶也是情有独钟。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钱之江侧过身子,单手倚在窗前,目光灼灼,仿佛入定一般站在那里。爷爷曾说,几声鸡叫啼亮,湖山醒来,晨雾弥漫,采茶姑娘踏着朝霞,成群结伴,向山上的茶园走去。钱之江似乎看到了,那些时光,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采茶姑娘们神采飞扬,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穿梭在绿树间,江南美丽动人的图画蓦然在眼前。
钱之江决定明天就飞往那里,看那入夜万家灯火的山村。此行,考察茶道,钱之江曾在《诗经》中体验“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爷爷说沧桑世事,除了采茶外,制茶还要经过蒸、捣、拍、烘等工序,“故情周匝向交亲”,茶人的感情完全因为人茶彼此交往才显得亲密。
钱之江端起茶杯,眼睛一动不动: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青螺入水,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嫩绿透亮,姿态动人。
你说嘛,明天的行程。钱之江的妻子,声音很好听。爷爷说吴侬软语,不要忘记了。绵软润滑,有酥糖的味道吧?钱之江瞅着妻子,马上高兴地问,你到过江南吗?
结婚这么多年,你今天才这样问我。姑苏的报恩寺,你知道吗?在那里,我是个采茶女。有空一定要去那个地方。
报恩寺。名字真好。
钱之江品了一口茶,微笑地望着妻子,似乎沉浸在某种幸福的回忆里。妻子的脸上好像升腾起一朵红云,在柔和的灯光下魅力无限。
钱之江动容了:多好啊!有你这样懂茶道的妻子。
钱之江说完,准备去拉妻子,这才发现太师椅上空空如也,只有茶几上茶叶飘香,依然绿意盎然,香气袅娜。
妻子在哪?钱之江一惊,及至愕然醒悟,方知妻子并未随行,只是那洁白的茶杯上的仕女,活脱脱一个采茶女。
钱之江太容易失神了。爷爷曾说,内地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你一定要去。
钱之江,站了多久?直到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不能再待了!
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白墙黛瓦,护城河,老城墙,石板街,转个弯,钱之江在院中摆了一张桌子,邀请来的几个人团团围坐,一套青花瓷茶具,七八十度的温开水,放入一小撮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新朋旧友,相聚茶园,品茶谈心,那份伊呀呀的小调就落到了茶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14期)
[注]①别茶:鉴别茶叶。“别”是“鉴别”的意思。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小说时间和空间跨度很大,但自始至终都围绕“想去看茶”这一线索展开,其中如“四十八年前”等,让读者可窥见相关历史背景。
B. 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直接刻画了钱之江爷爷和钱之江妻子的形象,二人都对钱之江前往内地有促进作用。
C. 小说所选地名很有讲究,如“报恩寺”词既点出了钱之江妻子的大致出生地,又暗含了要不忘家乡、回报家乡的主题思想。
D. 小说采用散文化叙述,人物的情感在自然中融注,用语富有意蕴,多处运用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表达。
2.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3. 小说的情节构思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万物同,而用之於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於用之。桀、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周文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於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於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於物也无不材。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 杙①步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於以尊位厚禄乎?
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②也。
(选自《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注]①杙:小木桩;②楗:门闩。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B.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C.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D.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原:根本
②非桀,其孰为此也 其:它
③昔蛛蝥作网罟 罟:网
④汤之德及禽兽矣 及:推及
⑤又况於人乎 於:对,对于
⑥杙步而倍之 倍:背对着
⑦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 暴:凶恶,残暴
A.①⑥ B. ②⑦
C. ③④ D. ①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商汤认为禽兽想向哪儿去就向哪儿去,这是天命使然不可抗拒。
B. “朽骨”无主,作为一国之主,文王认为自己有责任安葬它。
C. 孔子富有智慧,巧用一根手杖,让人明白了贵贱亲疏的道理。
D. 跖与企足这类盗人用饴行窃,而仁人用饴的目的则与此大不相同。
7.将下面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於物也无不材。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21练)
【基础训练】
1.A【解析】“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竟然”,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顺理成章”: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合情合理”:符合情理。“富丽堂皇”“森严壁垒”下文讲皇宫戒备森严,所以应该将森严壁垒放在后面。
2.D【解析】 通过“只有……才”关联词的衔接,排除AB,通过逻辑顺序,先说宫内的人,再说外人,排除C。
3.C【解析】“紫微正中”表示特定的称谓A(特殊含义,运用比喻)B(表示引用 )C(特定称谓 )D(反语表讽刺)
4.【答案】 ①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_②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__③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在诗里能表达出来。
5.【答案】 ①“示范性”后加“办学特色”;②_“惠存”改为“珍藏”;③“和”改为“等”;④“您_们”改为“你们”;⑤“敬祈传达”改为“敬祈周知”。
6、D 【解析】词人并没有以沙鸥自况,而是认为此时只有江月与沙鸥陪伴在自己身边。情绪承接上阕结尾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
7、
①先写深秋季节,满目荒寒,萧索秋景使得客居异乡的词人增调了无限愁思。(1分)
②再写词人力图振作,而呼酒登楼,眼前山河壮美、波涛汹涌,令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但现实的阻力如寒风冷露打击了词人的报国之志。(2分)
③最后写眼见山河破碎,自己白发憔悴,却依然报国无门,深感无奈。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寄托于自然之中。(2分)
④全词情感由抑而扬,又由扬而抑,包含着词人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嘘。(1分)
8.【答案】 (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仞”“翱翔”“蓬蒿”“栈”“勒”的书写。
【综合训练】
1. B “直接刻画了钱之江爷爷和钱之江妻子的形象”错误。文本中刻画钱之江爷爷主要通过钱之江的回忆,对妻子的刻画是通过钱之江的想象完成的,并非直接描写。
2.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强化了主人公前往内地看看的愿望。
(2)“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强化了茶香的浓郁。
(3)“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故情周匝向交亲”“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全方位展现了制茶、品茶等茶文化及茶人情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底蕴,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特质。
(4)这些诗句都是因为主人公沉浸于茶的氛围之中而带来的想象,使人物的心理描写内容丰富,在效果上,也让文章有了诗情画意的美感。
【(1)(2)(3)任答两点得4分,第(4)点2分】
3. ①小说以“想去看茶”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高度浓缩了两代人几十年的人生,且脉络清晰。②结尾以完成了心愿作结,与开头形成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③中间插叙了爷爷相关的经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交代了钱之江想去看茶的原因,还揭示了做人要有家国情怀的主题。④用大量的笔墨写钱之江在春江路酒店喝碧螺春的感受,使行文有了波澜,又强化了江南之茶的魅力与在钱之江心目中的分量。【任答三点得6分】
4、A
5、B ②其:语气副词,难道。⑧暴:欺侮
6、A
根据原文“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可知,原文意思是他网开一面捕猎,那些鸟兽可以从三面逃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只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
7、
(1)有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难,文王得到一具朽骨却能借它表明自己的心意(仁德),所以,圣人对万物没有不尽其用的。
(或:有的人,喻:表明,不材:尽其用,字词3分,大意2分)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谨: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颁白者:头发斑白的老人,字词3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万物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但人们使用它们却各有不同,这是治乱、存亡、死生的根本所在。所以,国土广大,兵力强盛,未必安定,尊贵富有,未必显赫,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夏桀、商村拥有这些国土和兵力却造成了他们的灭亡,商汤、周武王运用同样的国土与兵力而成就了他们的王业。
商汤在郊外看见个猎人四面设网,并祷告说:“从天上坠落的,从地上生出的,从四方来的,让它们都坠落到我的网上。”汤说;“真这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除了桀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做这种事呢?”汤收起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那人祷告说:“从前蜘蛛籍网,现在的人也学着织。禽兽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处去的就向高处去,想向低处去的就向低处击,我只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汉水以南的国家闻知这件事说:“商汤的仁德连禽兽都顾及到了。”于是四十个国家归附了汤。别人在四面设网,未必能捕获到鸟;汤撤去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却由此得到丁四十个国家的归附,不仅仅是捕捉飞鸟啊!
周文王派人掘池塘,挖出个死人的尸骨,官吏把此事禀告文王,文王说:“重新安葬他。”官吏说:“这具尸骨是没有主的。”文王说:“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拥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现在难道我不是它的主人吗?”于是让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尸骨改葬在它处。天下人闻知这件事说:“文王真贤明啊!连死人的尸骨都受到他的恩泽,又何况活着的人呢?”有的人得到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难,文王得具朽骨却能借它表示自己的仁德,所以,圣人对万物没有不尽其用的。
孔子的弟子凡是从远方来的,孔子就扛着手杖问候他说。“你的祖父没灾没病吧?”然后持杖拱手行礼,问候说:“你的父母没灾没病吧?”然后拄着手杖问候说:“你的哥哥弟弟没灾没病吧?”最后拖着手杖转过身去,问候说,“你的妻子、孩子没灾没病吧?”所以,孔子仅用六尺长的手杖,就让人知道了贵贱的等级,辨明了亲疏的关系,又何况用尊贵的地位、丰厚的俸禄呢?
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用来抚养幼者,赡养老人。现在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却用来攻战侵夺。那卑微的小人更凭借善射的技艺掠夺弱小的人,欺侮势孤力单的人,把拦路抢劫当作职业。仁爱的凡得到饴糖,用来保养病人,奉养老人。跖与企足弄到饴糖,却用来拔闩开门,盗窃他人财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8练含解析202110181473,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练含解析202110181396,共12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0练含解析202110181397,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