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进阶1第9课屈原列传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10929165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进阶1第9课屈原列传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10929165第1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进阶1第9课屈原列传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10929165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随堂练习题,共5页。


    第9课 屈原列传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于(治理)乱

    争宠而心(嫉妒)其能

    B.(自夸炫耀)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明)也

    C.谗人间之可谓(处境艰难)矣

    其文约其辞(含蓄隐晦)

    D.(事物)迩而见义远

    冀幸君之(一旦)悟俗之一改也

    C [A项治:社会安定太平;B项:明察;D项一:完全彻底。]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C [A项第一个“以”表顺承关系第二个“以”表修饰关系。B项第一个“诚”假如果真;第二个“诚”确实。C项两个“之”都当指示代词“这”讲。D项第一个“以”与“为”连用译为“把……任命为”;第二个“以”认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屈平属草稿未定

    D [A项古义:指人的容貌脸上的气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今义均指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

    4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A [A项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式。]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

    B.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

    C.文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的同盟。

    B [屈原的“屈”应该是“氏”。]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屈原庙

    苏 轼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B.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C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D.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写苏轼在屈原故居看到、想到的故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行人”不能单独断开排除C项;“子孙”是句子主语其前断开排除D项。注意这里“兮”是句中语气词在句子中间。]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丹青”又本指丹砂青雘(huò)矿石颜料因其不易褪色故史家以此比喻一个人业绩昭著又因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丹青”义同史册。

    C.国:古代王、侯的封地称为国(或邦)。古代的国(汉代以后是郡国)在建制上相当于省、直辖市。衍生义为国都,指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D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为对人的尊称。

    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被引申为对人的尊称”错应为“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屈原庙赋》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是为了纪念“骚体赋”的创始人屈原其词气与屈原有暗合之处。

    B.本赋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国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洁的人品渴望匡时济世的情感。

    C.苏轼认为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恶势力巧妙灵活地周旋劝诫世人不要像屈原那样为保全生命而远离祸害。

    D本文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C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C项劝诫世人不要像屈原那样为保全生命而远离祸害”错误由原文“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可以推测苏轼是肯定屈原的高尚贤良。]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冀:期望。感发:受到感发。改行:改变行为。

    (2)无所归:无处容身。茕茕:忧伤的样子。

    [答案] (1)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

    (2)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

    10从这篇赋来看苏轼对屈原之死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第二段苏轼对屈原投江之前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国的矛盾心理看屈原是以死来谏诤楚王是以身殉国的屈原之死是一种爱国的体现。从最后两段“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等议论看苏轼高度赞扬屈原高洁的人品认为他是一个贤良的君子。

    [答案] 苏轼对屈原之死是理解和肯定的。他认为屈原既不能远走高飞到国外也不可能急流勇退、洁身隐居况且从“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来看轼认为,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忠臣,他以身殉国,是一个高尚贤良的君子。

    【参考译文】

    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遗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死无墓地。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让人心惊胆悸。你吟成《怀沙》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你想要离开人世却沉吟犹豫。

    难道我不能远走高飞到国外游历?难道我不能急流勇退、洁身隐居?我独自嗷嗷不停地倾诉对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关系更加疏离。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如果我的祖国已遭到颠覆我也决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我拜托江神代我告冤黄河神却叫我向玉帝申诉。我一连闯过九重天门去见玉帝玉帝也为我悲伤却不能救助。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

    江峡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废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孙后代都散失在哪里?何况我又见到你故居残败的高台。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偏狭人生更加艰难。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

    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告别祖国抛弃人世、义无反顾地赴死难道这就不足以免受后人的非议指责?

    啊!君子之道难道一定要这样追求完美吗?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也是正确的吧!我叹息你专心一意独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尽管你的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但要紧的是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那么我还悲伤什么?屈子啊愿你的灵魂安息吧!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时练习,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11.1 过秦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11.1 过秦论练习,共5页。

    2020-2021学年10 *苏武传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苏武传当堂检测题,共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