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亲爱的同学,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按要求赋分)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论语>十二章》中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对同学们都有指引,其中" , "两句就告诉了同学们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感受的句子是∶ ,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新奇的想象,借月抒怀,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究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liáo( )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举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整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菱,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①酝酿( )②黄晕(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分)①liáo()亮 ②hōng()托(3)下列选项中,对于文中词语含义的辨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里的杨柳风,指吹动杨柳的风,即春风。B.酝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发酵,形成浓郁的酒的味道。C.卖弄,本义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是贬义词,在文中是贬词褒用。D.静默,这里写出了农家人的草屋在雨中安安静静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重音(·)和停连(v)的标注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抚摸着你。B.牛背上 v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C.雨是最v寻常的,一下就是v三两天。D.人家屋顶上 v全笼着一层薄烟。(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描绘的春风图和春雨图都富于美感且充满生命力。B.选文第一段作者借助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来描写春风。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正面描写春雨洗刷万物的特点。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本文选自《____》一书,是南朝宋临川王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1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太丘舍去_____(2)元方入门不顾 __8.文中画线句是元方答客人之语,你能从中读出哪些内容?(答出两点即可)(2分)9.元方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对于友人已感到惭愧的情况,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10.学习本文,请用一副对联表达你的思考与感悟。(每联不少于5个字)(2分》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__(乙)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5分)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贱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晋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释】①荷巨伯;汉柜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②胡;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③败∶毁坏,败坏。11,请为文中加点的"委"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分)A.顺从王B. 托付,交付C.舍弃,丢弃D.推卸,推脱12.请用"//m.enxinlong.com/m/"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大 军 至一 郡尽 空 汝 何男 子而敢独止?1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怎样的品质?(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请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丁立梅①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②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仲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③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见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肘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④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的后面跑。⑤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来一些人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紧脚。等母亲气喘嘘嘘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四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呐?!"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⑥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⑦"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⑧母亲还是宽容的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呀,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⑨儿子一听,恼了,跺脚道∶"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⑩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罗噻,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用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意不舍的转身,一步一匍伏的走了。⑪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做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的站在一边。⑫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圣旨","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⑬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分)15.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16.下列加点词语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闪躲。17.怎样理解文章题目"请不要对那个人叫嚷"?(4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2分)桂花雨琦 君①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柱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闲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裤,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演好像沙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裤、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糖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②小时候,我对无论甚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苯笨拙抽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从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③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蒙。④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因来的意思.)她把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要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字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面吹落,那就混沸游的,香味差太多了。⑤"摇桂花"对于找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社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鹰蕈,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摄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实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章解得摇花乐,花雨综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⑥桂花播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董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千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社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⑦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垄,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垄赏桂花。"常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采子案"。因满觉老除桂花以外,还有来子。花李菜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族粉一起者,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撤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⑧我们边度边掘,桂花双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踪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 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⑨我回家时,总葬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⑩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18.本文第③段虽短,却作用独特,说说它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分)19.从下面的句子中,你能体会到母亲是个怎样的人?(3分)"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20.细读第⑨段,体会一下"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3分)21.记叙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叙述方法。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三)名著阅读(5分)2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3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仲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①这段文字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中《______》一文,选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1分)②选文中"我"对"她"的印象如何?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转变了"我"对"她"的印象?(2 分)(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这部书主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老年时期的生活道路。B.《五猎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已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C.《二十四孝图》中"我"儿时非常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D.《朝花夕拾》主要通过写集体生活展现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3.按要求完成任务。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眼里生机勃勃的春天,老舍记忆里温暖恬静的冬天。寒来署往,四季更替,万物枯荣,斗转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展现给我们千姿百态的美。对于刚刚过去的夏天,想必你也记忆犹新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触摸夏天!(1)下面四组诗句中,描写夏天景色的一组是( )(2分)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2)夏天,作为喻体,入诗入文,别有意蕴。下面句子中,作者以夏天为喻,分别表现了本体事物的什么特点。(3分)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②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雷锋)③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春天。(陈晓霞)①本体"生"的特点∶_____②本体"对待工作"的特点∶_______③本体"我们"中的一个人的特点∶_____(3)烈日当空的正午,繁星点点的深夜,麦浪起伏的田野,人头攒动的街市……浩大的时空,无处不弥漫着夏的气息。回忆这个夏天所见之景,选择一处,把它描写出来。写景中要用到比喻的修辞。(不少于60 字)(5分)(二)写作(50分)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今人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有的人每逢住节睡不醒,有的人每逢佳节读书勤,有的人每逢佳节做运动,有的人每逢佳节为人民……请以"每逢佳节"为题目作文,写写你的故事,或者发表你的观点。作文(2)跨入初中的门档,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幸福""愉快""自信""懊悔""生气"…)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6) 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选择题,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填空题,基础知识综合,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填空题,基础知识综合,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潮平两岸阔, ,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