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体的运动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090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090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090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如图,则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D.甲和乙都做变速直线运动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4.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下列的数据符合常理而且记录正确的是( )A.186.10cm B.18.610cm C.18.6cm D.18.63cm5.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5m/s B.4m/s C.5m/s D.5.5m/s7.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为20m/s 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C.一枚一元硬币厚度约为40cm D.正常人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约为60s8.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B.停表在使用前需先回零C.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D.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二、填空题9.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则乙车的速度为______m/s,若甲车长5m,则完全通过长75m的一座桥用时间是______s;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10.在一次车辆追尾的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了A车行车记录仪,发现道路前方和两侧正常行驶的车辆纷纷“倒退”。若你是交警,你会认定这起交通事故是由A车引起的吗?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答:这起交通事故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A车引起的。因为行车记录仪安装在A车上,相对A车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当A车正常行驶时,以A车为参照物,前方以相同速度正常行驶的车辆将处于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前方和两侧车辆纷纷“倒退”,表明A车速度______(选填“过快”或“过慢”),从而导致追尾事故。11.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3000m,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经过______s后才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12.请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______;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______。13.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1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2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物体在第5s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m/s。14.如下图所示,甲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C;乙图中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s;丙图,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5.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超声波信号,再相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的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受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1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和且超声波和汽车的速度都保持不变),汽年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是______m,汽车行驶的速度______m/s。
三、实验题16.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为打点计时器,它是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图(b)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纸带上从A点到D点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秒。纸带上打出的两点所用的时间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小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若A点是第一个打的点,则该同学实验时拉纸带的速度__________(均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或“不变”)。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测得时间tAB=4s,该同学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______m/s;(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8.物理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如图甲、乙所示,为用该打点计时器分别测量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所打出的两条纸带,则:(1)甲图中,从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间隔是______秒;(2)甲物体从A—C所用的时间______乙物体从D—F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从乙图中,可判断物体在做______运动,理由:______。
19.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的步骤B补充完整。A、量出甲、乙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s0,并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在___________时立即开始记时;C、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就立即喊“停”,听到丙同学“停”的指令,乙同学立即按停秒表;D、将测得的时间t0记录下来;E、计算出声音的速度v声 。则v声 (速度)= ___________(文字表达也可以)。(3)实验过后,三位同学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认识到用这样的方法所测量的声音传播时间可能不是很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 。(4)挫折使人进步,甲、乙两同学通过网上交流,认识到手机软件在实验中可以发挥神奇的功效,于是他们下载了一款名为 Phyphox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继续进行实验。该软件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能自动开始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能自动停止计时,而且它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下面是他们俩第二次实验的过程:A、找一空旷的广场,分别站于间距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B、甲先在自己的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甲的击掌声后,也在自己手机边击掌一次;C、查看甲、乙两手机记录下的时间值,分别为t甲、t乙,问:①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___________t乙(>/=/<);②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___________(用t甲、t乙、s表示)
参考答案1.C2.C3.B4.D5.D6.B7.D8.D9.12 4 相对的 10.是 静止 静止 过快 11.412.g dm 13.0.4 1 0 0.5 14.36 98 15.102 34 16.时间 0.06 无关 越来越快 17.40.0 0.1 偏小 18.0.1 等于 加速直线运动 相等时间间隔,乙纸带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9.看到甲敲击鼓面 人从听到声音到操作停表反应需要时间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