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机械运动—(重庆)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同步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机械运动—(重庆)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同步复习),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零刻度线,分度值,求平均值,认识刻度尺,位置随时间,运动快慢,不相等,匀速直线,没有违反,刻度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a.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①______(m).b.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c.单位换算:1 m=②_________km=③______dm=④_______cm=⑤__________mm=⑥_______μm=⑦_______nm.
知识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A卷必考;B卷5年3考)
编者按:全书高频或必考知识点以黑底反白的形式呈现.
(2)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做到“六会”.会认:使用时要看刻度尺的⑧____________.会选: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⑨________和⑩__________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端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会读: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单位.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a.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⑪______(s).b.其他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c.单位换算:1 h=⑫______min,1 min=60 s,1 h=⑬__________s.(2)常用测量工具: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3.测量时的误差与错误
【知识链接】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图中铅笔的长度:7.50 cm-1.00 cm=6.50 cm.
【即时小练】 正误判断1.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 m( )2.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3.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3 cm( )4.正常人的脉搏1 min跳动约30次 ( )5.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约为5 s ( )6.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15 min ( )7.普通中学生跑完1 000 m用时3~4 min ( )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⑰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1)定义:人们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作为标准的物体.(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a.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是静止的.b.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A卷5年3考;B卷必考)
c.做出判断:若相对位置改变,则物体⑱________;若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⑲________.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能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即时小练】 正误判断1.正在上升的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静止的( )2.极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3.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相对于运行中的火车是静止的( )4.在自由泳决赛中运动员相对于站在岸边的裁判是静止的( )
知识点3 运动的快慢 (A卷必考;B卷必考)
【知识链接】有关速度公式的说明1.速度的单位是组合单位,由路程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2.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3.在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即时小练】 正误判断1.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 )2.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5 m/s(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4.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km/h( )5.男子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100 m/s( )
命题点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停在站台上的列车中,以旁边驶过的列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旁边坐着的小红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认为自己是________的,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
命题点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战机中的飞行员看到加油机是静止的,则飞行员是以________(选填“战机”或“天空的云朵”)为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命题点 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3.如图所示为某超市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顾客站在上行的扶梯上,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该顾客是________的;以扶梯为参照物,该顾客是_______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命题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4.如图所示为百米赛跑的瞬间场景,我们说跑在前面的运动员最快,判定的依据是所有运动员所用的________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来得知;百米赛跑全程运动员所做的运动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命题点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车做______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m/s;乙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命题点 速度的计算和应用6.小明乘汽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信息,它表示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km,通过隧道时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______ km/h,若小明乘坐的汽车通过该隧道所用时间为5 min,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那么该汽车____________(选填“没有违反”或“违反了”)交通规定.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交流与反思】3.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或过小的原因:倾角过大会使小车的速度太快,不易测量时间;倾角过小会使各段的平均速度接近.4.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变速运动 .5.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6.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导致测量的时间值偏小,平均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小车过了终点后才停止计时,导致测量的时间值偏大,平均速度的测量值偏小.7.多次测量同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且保证金属片的位置不变.8.小车运动的距离要“头对头”或“尾对尾”地进行测量.
【例】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甲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分别测出小车到达乙位置和丙位置的时间,即可测出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①“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②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 坡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片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和停表;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确保小车终点在同一位置
(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3)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车沿斜面往下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能力提升】(4)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大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车从斜面下滑的过程中,主要是将____________转化为动能.(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乙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丙位置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未由静止释放(或小车还未撞击金属片就停止计时等)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小车从乙位置到丙位置
的运动时间(或小车运动过程中经过乙位置的速度不为零)
(7)下列能正确反映小车下滑过程中v-t关系的图像是_____(填序号).
1.判断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是否正确.(1)(2020·重庆A卷1A题)一支铅笔长约180 cm ( )(2)(2020·重庆B卷1C题)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40 cm( )(3)(2019·重庆A卷1C题)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20 cm( )(4)(2018·重庆B卷1C题)乒乓球的直径约为8 cm( )(5)(2018·重庆A卷1C题)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 h( )
命题点1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编者按:全书高频命题点以黑底反白的形式呈现.
(6)(2016·重庆A卷1C题)九年级学生100 m短跑的成绩约为8 s( )(7)(2017·重庆A卷1D题)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 m/s( )(8)(2019·重庆B卷1D题)成渝高铁列车的速度可达1 000 km/h( )(9)(2017·重庆B卷1A题)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
2.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命题点2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解析】以船为参照物,诗人和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诗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故B错误;以两岸为参照物,船和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在本题中船是向东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故D正确.
3.(2017·重庆B卷9题2分)“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 165 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 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 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命题点3 速度的相关计算
4.(2018·重庆A卷18题6分)如图所示,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它具有净化室内空气、陪伴老人聊天、散步等功能.若它在50 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0.5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60 s,求:(1)它行驶的路程;(2)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重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模块4—(重庆)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同步复习),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点动态电路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模块3—(重庆)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同步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倒数之和,千瓦时度,kW·h,6×106,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UIt,正常工作,额定电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 压强—(重庆)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同步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压力,受力面积,×10-4,×10-2,流动性,ρgh,托里拆利,01×105,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