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平移 第1课时 平移的定义及性质(1)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055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第1课时教案,共3页。
课题(章节)
5.4 平移 第1课时 平移的定义及性质(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目 标
1.通过实例了解平移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目 标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知识的观察猜想和验证过程,欣赏数学图形之美.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教 学 重 点
平移的含义和要素以及相关概念、平移特征.
教 学 难 点
平移的二要素、平移特征的归纳
教 学 关 键
归纳法、对比法
教法
启发探究式
学法
自主互助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主导设计
主体设计
个性设计
情境导入,
初步认识
思考探究,
获取新知
如图,高铁在笔直的铁轨上向前运行,它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吗?
探究点一:平移的概念
【类型一】 生活中的平移
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
A.摆动的钟摆
B.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随风摆动的旗帜
D.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
总结: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注意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图形绕某一点的旋转不是平移.
【类型二】 平移的判断
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总结: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同学们容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
探究点二:平移的性质
如图,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若EF=7cm,CE=3cm,求平移的距离.
温故知新
观察分析,动手动脑.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掌握平移的性质,理解深化
教学过程
主导设计
主题设计
个性设计
三、运用新知,
深化理解
四、师生互动, 课堂小结
总结:平移既能产生线段相等,又能产生线段平行.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如图,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三角形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6 B.8 C.10 D.12
平移eq \b\lc\{(\a\vs4\al\c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b\lc\{(\a\vs4\al\c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不改变直线的方向,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平移的作图))
分组讨论,教师帮助分析,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回顾
总结
达 标 检 测
填空: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 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和 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得到的,这两个点是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
(或 )且 。图形的这用移动,叫平移。
2 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位置的条件:(1)需要原图的 ;(2)需要平移的 ;需要平移的 。
3. 如图,△ABC平移到△A′B′C′的位置.
(1)请指出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2)点D、E、F经过平移到了什么位置?
作业布置:
1.从教材P30 习题5.4
2.完成练习册对应习题.
板书设计:
平移的概念:
1 定义: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2 特点:不改变图形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其位置。
二.平移变换的性质:
1 对应点:
2对应线段(对应角):
3对应图形:
三.例题;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应用,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学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