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2 个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11-20各数的认识难点名称通过摆小棒活动,知道十几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 个十是 20,知道这些数的含义和组成,在思考、操作、表达、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感.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十”,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通过摆小棒活动,知道十几是由 1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 个十是 20,知道这些数的含义和组成,在思考、操作、表达、想象等活动中发展数感.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组成、大小比较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等内容,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类推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目前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引申,并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学习。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直观体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1、请学生汇报自己得了几个小拇指,几个大拇指?让学生明白10个小拇指可以换一个大拇指。2、情境创设:帮助阳光小学一(1)的小朋友数数他们分别得了几个小拇指。看谁数得又对又快。(1)小红14个小拇指。一个一个的数到十。师:10以内是数小朋友们数得非常正确,接着往下数,你们会数吗?小红一共得了几个小拇指?可以换一个大拇指吗?让学生体会一个大拇指就是10个小拇指,再和4合起来就是14.(2)王强18个小拇指。要求学生在心里默数,当王强得了10个小拇指可以换一个大拇指的时候,就大声的告诉老师。师:1个小拇指可以换一个大拇指,一个大拇指就表示多少?接着往下数,看谁能准确数出王强得的小拇指的个数。(3)李平8个小拇指。师:和刚才一样,默数到10个小拇指就告诉老师。生默数。师:李平得了几个?可以换一个大拇指吗?为什么?(4)张燕13个。课件直接出示一个大拇指和3个小拇指。师:看谁一眼就能看出张燕得了几个小拇指?(5)罗林13个。课件直接出示13个小拇指。师:谁能一眼就看出罗林得了几个小拇指?请生汇报。全班一起数一数。师:罗林和张燕得的小拇指数量是一样的,为什么刚才张燕的大家一下子就知道是13个,而罗林的不能很快正确的说出来呢?生2:放学了,老师也带着我们过马路。师:对,每天放学,老师都带着大家过马路,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导入新课:师:请小朋友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生1:有好多小朋友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叔叔阿姨。生2:马路两旁有很多树。师;说得真不错,那到底人有多少,树有多少呢?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教学片段一: 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在由“根”到“捆”的过程中,体会“10 个一是 1 个十”.驱动问题 1: 摆一摆 10 根小棒,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看出是 10 根吗?课堂伊始,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古人由“10 个小石子”换“1 个大石子”的计数方法,从而在追溯“十进制”产生的过程中,体会人类智慧的萌发与发展,初步感受“10 个一是 1 个十”,为后续学生捆“十”带来启发.师: 聪明的祖先用身边的石子计数,那咱们可以用身边的什么计数?生: 可以用小棒计数.锚机任务①: 给10 根小棒,学生自主数小棒、摆小棒. 师: 请你数出 10 根小棒,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看出是 10 根吗?生 1: 1 根 1 根地摆出 10 根. 生 2: 摆出一捆 10 根.追问: 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和别人的不一样,谁看懂他的摆法了?生: 他把 10 根小棒捆成了一捆,一捆有 10 根. 师: 观察他的摆法,你有什么想说的?生: 他的想法和我们的祖先有点相似,都是把 10 个结合在一起,把 10 根捆成了一捆.师: 第一位小朋友 1 根 1 根地摆出了 10 根小棒,第二位小朋友把 10 根小棒捆成了一捆. 比较两个小朋友的摆法,你有什么想说的?生 1: 他们俩摆的都是 10 根小棒.生 2: 第一个小朋友是 1 根 1 根摆的. 第二个小朋友把 10 根捆成一捆.生 3: 一捆就是 10 根.师: 这 1 根小棒表示一,这里有几个一?生: 1 个一、2 个一、3 个一. . . . . . 这里有 10 个一.师: 我们一起把 10 个一捆成一捆就变成了 1 个十,所以10 个一是1 个十. ( 集体把数出的10 根小棒捆成一捆)自主填空: ( ) 个一是 1 个十.师: 我们来个小比赛,从盘子中拿出 10 根小棒,比一比看谁拿得又准又快.追问: 你拿得真快,能说说你是怎么拿的吗? 生: 直接拿一捆,因为一捆正好是 10 根.点评 学生从“10 个小石子可以换 1 个大石子”迁移到“把 10 根小棒捆成 一 捆”,由于古人计数中“十进制”计数法的渗透,学生有了对“10 根小棒捆成一捆”的精彩创造,借助捆小棒自主操作,进一步体会“10 个一就是 1 个十”.教学片段二: 摆十几( 二十) 根小棒,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清楚,在思考、操作想象中深化对“10 个一是 1 个十”的理解,逐步建立模型“十几( 或二十) ”是由“1 个十( 或 2 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驱动问题 2: 摆十几( 或二十) 根小棒,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来呢?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动手操作,推导出“2个十是20”。请小朋友们摆19根小棒。(生操作)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再拿出一根添上去,多少根了?(20根)交流:又有了10根,把10根捆起来。思考:20有几捆,2捆是几个十? 2个十就是几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个十就是(20)。师:3个十是多少?4个十呢?5个十呢?9个十呢?小结本节课是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是认数的一次飞跃. 本课学生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直观感知11 - 20 各数的含义、顺序和大小,初步发展数感,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首先,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11 - 20 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 10 以内各数的认识,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其次,教师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以“动”促“思”. 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数出 10 根,捆成 1 捆,通过“捆”这个动作, 让学生形象感知“10 个一是 1 个十”. 在认识十几时,先让学生数出十一根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 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 11 根. 小朋友有几种摆法: ①1 根 1 根摆; ②2 根 2 根摆; ③一捆 11 根; ④一捆添 1 根……在第四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引出满 10 根捆成一捆,一捆添 1 根表示十一. 学生从 1 根 1 根地摆到创造性地把左边摆 1 捆表示“一个十”,右边摆 1 根表示“1 个一”,此时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十”的概念,并清晰地知道 1 捆就是“1 个十”,由此掌握了 11 的组成. 在此基础上,12 - 19 根小棒的摆法就顺应而出了,至此十几的数学模型构建成功. 这样, 学生在操作探索过程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 过程,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