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1 连续性文本阅读访谈(讲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1 连续性文本阅读访谈(讲义)教案,共5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 连续性实用文本[导语] 实用类文本大都结构明晰、语言浅易,因此不少考生不太像读文学类文本那样整体把握。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任何阅读及其答题都需要整体把握,况且实用类文本文体众多,每种文本都有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所以,特别需要把握每类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为深度阅读与探究做好铺垫。一、新闻文本阅读(一)文体知识梳理[说明一: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是对消息、通讯、特写、时评、调查(报告)和访谈等体裁的统称。说明二:调查报告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自有其文体属性。新闻调查报告是其种类之一,因与新闻较近,且是考查的主要类型,所以把它放在“新闻”里讲。](二)新闻访谈文体特征和阅读步骤、要求1.文体特征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可以是对某一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人物专访。基本特征见下表: 针对性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高度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访谈的价值。 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 2.阅读步骤和要求阅读步骤阅读要求①浏览全文,把握话题迅速通读全文,把握访问者和访谈对象所讨论的话题。②区分对象,把握问题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回答内容,大致把握有哪些内容。③析提问技巧,品回答语言访问者提问是要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 访谈对象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④把握关键,深入内核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和访谈主题。 (三)新闻访谈整体阅读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关于乡愁的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有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余:媒体变了,价值观也就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的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1.浏览全文,把握话题访问者杨澜和访谈对象余光中讨论的话题有四个。2.区分对象,把握问题这一步比较简单,因为文本中有十分明显的标志。3.析提问技巧,品回答语言①这篇访谈访问者除了运用了直问的提问方式外,还运用了追问的提问方式。②第①部分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了余光中怎样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4.把握关键,深入内核把访问者与访谈对象谈论的核心问题的关键词找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乡愁。(2)写作。(3)诗歌希望。(4)中文纯洁度。———————————————————————————————————————————————————————————————————————————————————————————————————————————————————————————————————————————————————————————————————————————————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B.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是因为这样说更有悬念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C.“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的意思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原因。D.“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指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答案 A解析 “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错,应该是“并不完全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是:对乡愁的理解,诗歌的现状与发展,诗人的创作动因,中文的纯洁度。B.余光中年轻时离开大陆,那对于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件事情让他念念不忘,也成了他内心一个中国结。C.余光中认为文艺不应该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但如果文艺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么文艺就有很大问题了。D.余光中认为目前的新诗有很多毛病,诗人如果没有知音,诗人也应该反省、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别人。答案 A解析 这四个方面依次是:对乡愁的理解,诗人的创作动因,诗歌的现状与发展,中文的纯洁度。3.访谈第④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应加以必要的规范。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审清题干要求:针对“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做题时必须先对题干中余光中的“认识”和其他学者的“看法”加以辨析思考,再结合自己对中文纯洁度的了解,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本题开放度很高,但答案应与文意有关,重点是自己的见解要言之有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练习)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讲义)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3 连续性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讲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断题,概括分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