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⑵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⑶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⑸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⑹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⑺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欲借北归的鸿雁传书,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人要进步,“俯而学,仰而思”不可偏废。《论语》中孔子阐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影片《长津湖》聚焦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B.能否在公众场所正确佩戴口罩,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D.全民行动起来共克时艰,共同做好节约用电的工作。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冬风仍在甲(A.徘徊 B.肆虐)的天地里,春天悄然而至,到处都 ①(yùn niànɡ)着春的气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把终年 ②(zhùxù)的力量绽 放在乍暖还寒的天地间,毫不乙(A.吝啬 B.慷慨)地散发精灵般的气息。
春天最初是闻到的,丙……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_____ ②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 乙_____
(3)下列句子填入丙处,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②在新枝吐蕾的树丛间
③在草色若有若无的地面上
④在新翻的泥土中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作者回忆重阳节在长安登高的情景。
B.“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C.第三句诗人联想到沦陷的都城中的菊花。
D.诗人“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5.欣赏诗歌特别要注意对核心意象的理解,请简要分析诗中的“故园菊”的意义。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赵简子①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②对曰:“赐不能识③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⑤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识:知道,懂得。④终业:完成学业。⑤奚:为什么,怎么。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⑵不舍昼夜 舍:
⑶简子不说曰 说:
⑷终业而去之 去: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B.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C.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D.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⑵赐则奚足以识之?
9.甲、乙两文都以水为喻,孔子说的“(川)河流”和子贡说的“江海”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美的应诺
徐鲁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满头金发的达格妮,还是一个刚满8岁的小姑娘。那天,她挎着小篮子在她家乡的森林里采集鲜花和野果。神奇的挪威西部大森林里,生活着成千上万只善歌的小鸟,有云雀,有知更鸟,有绣眼鸟,有啄木鸟……⑴鸟儿们的欢叫声,应和着牧童们的叶笛声与大森林深处传来的阵阵涛声,组成了优美的交响乐。小达格妮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而一颗纯真的、梦幻般的童心,也像是一只永远也装不满的花篮,她不停地采撷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和野果。
在一条幽静的林间小路上,她突然看见一位身穿风衣的人正在那里散步。从他的衣着 和神态看,他是城里来的客人。因为在这个森林里,达格妮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他们很快就认识了,并且成了好朋友。
那位城里人帮她采着野果,并帮她提着沉甸甸的篮子,然后又亲自送她回家。当他就要和小姑娘分手时,他有点恋恋不舍了。他对达格妮微笑着说:“很高兴能认识你,我亲爱的孩子。可是,真糟糕,我两手空空,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⑵你看,我口袋里连一 根小小的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小娃娃了!”
“不,我不能要你的礼物。”小姑娘摇摇头说。但他仍然答应要送给可爱的达格妮一件礼物,一件很好的礼物。
“但不是现在——大约要到10年以后,好吗?”
达格妮迷惘地又是充满感激地点了点头。
时光匆匆地流逝,大森林的秋天来了又去了。每当小姑娘再到林子里采野果时,她就会隐隐地想起那天的奇遇,她就会在心里悄悄地企盼着那个陌生的、和气的城里人所应诺的那件礼物。
又过了几年,小姑娘长大了,她仿佛己经明白过来,在心里说道:那位先生要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而且在10年以后?就算他有这个心思,他怎样才能找到我、认出我来而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上呢?渐渐地,这件事在她的心中淡漠了。
现在,达格妮已经是一位18岁的少女了。这位美丽的守林人的女儿,第一次离开了自己家乡,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奥斯陆,并且第一次走进一个正在举行露天音乐会的公园里。美丽的公园里,菩提树间挂满了彩灯,庄严而华丽的音乐舞台上,飘来交响乐的美妙旋律。达格妮好像又走进了故乡的如梦如幻的大森林中一样。
突然,她的全身一阵惊颤,忽地从草地上站了起来,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舞台上的报幕员分明正在向观众报告:
“下一个节目,是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利格的最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 18 岁的时候》!”天哪!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和她的父亲的名字呢?
起初,由于激动和迷惑不解,她无法静听音乐的旋律,渐渐地,她听到那只有家乡的大森林里才有的熟悉的风声、鸟声和笛声了。听着,听着,她流泪了!——10年前的那个秋天,在家乡的大森林,那个陌生的城里人的神态、模样……都渐渐清晰地呈现在她的眼前,好像就在昨天。
此时,少女听完乐曲,泪流满面。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颊埋在双手里,但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感激与激动。
她没有再见到那位10年前见过的善良的城里人,那位伟大的音乐家。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觉得有一种她从未有过的热情和信心在心中萌芽了!
“生活啊!听我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她面对充满夜色的世界说。
从这个美丽的傍晚起,她带着这份留在心中的、世间最美丽最珍贵的礼物,也带着她全新的热情、信心和勇气,走上了人生的旅途。
她同时也在心里说:“衷心地谢谢您,我亲爱的大师!——让我在将来的、值得回忆的另一个秋天去寻找您,与您相见吧!”
(选自徐鲁《我们美丽的母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森林里的奇遇,音乐会上的奇妙;十年间,两个人完成了一个最美的应诺。
B.作者巧妙设置悬念,陌生的城里人和很好的礼物深深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C.本文与《荷叶·母亲》在抒情特点上有相似之处: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
D.达格妮再次见到了成为大音乐家的城里人,收到了世间最美丽最珍贵的礼物。
11.在露天音乐会上,达格妮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1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⑴鸟儿们的欢叫声,应和着牧童们的叶笛声与大森林深处传来的阵阵涛声,组成了优美的交响乐。(从景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⑵你看,我口袋里连一根小小的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小娃娃了!(赏析加点词语)
13.文章写18岁前的达格妮对城里人所应诺的那件礼物的态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4.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最美的应诺》,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云与波
(泰戈尔)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15.下列对散文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拒绝“住在云端的人”的邀请,是因为“我”对妈妈有着深深的依恋。
B.“我”渴望加入旅行的队伍,但因“妈妈常要我在家里”而感到有些难过和遗憾。
C.有的地方只有“我”和妈妈才能知道,正如有的情感只有“我”和妈妈才能体会。
D.诗歌用童话的笔法,浪漫的想象,形象地写出母子的深情,充满着童真童趣。
16.阅读全诗,补全诗歌中所涉及的两个场景内容。
(1)云端上有人在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有人在旅行。
17.诗歌常以情动人,请仿照示例,为文中划线诗句进行朗读实践设计。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朗读设计说明:“母亲的手”和“抚摸”读重音,读出深情,读出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令人感觉春风拂面的温暖、柔和、舒坦。
朗读实践: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朗读设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强调,学校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
据此,福建省教育部门要求所有中小学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科学制定中小学生 手机管理实施方案,疏堵结合,有效引导。如厦门双十中学仅限学生携带非智能手机,且须放进每个教室专门开辟的“停机场”统一管理。而厦门六中的做法是,对于有特殊原因的同学,在家长同意之后提交书面申请,经班主任、年段、德育处三级审核之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并按照规定在固定的时间和区域内使用。学校在非教学区设立专门手机柜进行统一保管。
(摘编自教育部网站、福建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手机瘾”者日益增多,过分依赖手机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手机瘾”者因过度使用手机内心反而 变得更加孤独,影响人际关系。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视频、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了学习、生活。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另外,网络中的虚拟刺激弱化了未成年人对现实亲情、正义感以及道德感的感知,容易被错误价 值观所误导……凡此种种,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印发通知并再次强调学校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
B.福建省教育部门要求所有全省中小学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疏堵结合,有效引导。
C.厦门六中要求学生即便是有特殊原因获准带手机进校的,也必须按要求定点和定时使用。
D.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19.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
20.过分依赖手机对青少年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七、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21.《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叙述了他性格志趣形成的过程和寻求民族光明的历程。如《五猖会》中①____(事件),让我们在对比中知道了现在学习氛围的宽松和对学生个性的尊重;②《_____》(篇名)里作者回忆了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让我们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现在学习环境的优越;而《父亲的病》中③______(事件),则会让我们在对比中了解现在医学的发展和对生命的关注。
2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下列文章中任选 一篇,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的内容。
A.《狗·猫·鼠》
B.《无常》
C.《阿长与<山海经>》
D.《藤野先生》
E.《范爱农》
我选(_______)(只填序号),“温馨的回忆”是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路前行一路遇见不同的风景。遇见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生不息,是一种美好;遇见亲情友情,关爱鼓励、陪伴支持,是一种美好;遇见自己,勤学苦 练、锲而不舍,是一种美好……
请以“与美好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美好”可以是一道风景,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品质等。
要求:⑴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⑵字迹端正清晰,字数不少于55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古道西风瘦马 秋风萧瑟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夜征人尽望乡 正是江南好风景 夜发清溪向三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B
3.
(1) 酝酿 贮蓄
(2) A A
(3)D
4.A
5.不仅负载着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6.⑴诚信 ⑵舍弃 ⑶同“悦”,愉快 ⑷离开
7.C
8.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⑵我又怎么能够充分了解他呢?
9.孔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子贡把孔子比成江海,突出孔子学识渊博、思想的深邃,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10.D
11.听到报幕词时,她的全身一阵惊颤;由于激动和迷糊不解,她无法静听音乐;听完乐曲后,她抑制不住幸福、感激与激动。
12.⑴这里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大森林的如梦如幻、生机勃勃;为音乐大师来到森林与达格妮相识营造了神奇优美的氛围;烘托了小姑娘纯真美好的心灵。(或:为下文写音乐大师创作最得意的作品作铺垫。)
⑵强调城里人为没有礼物可以送给小姑娘而感到遗憾,表现了城里人对小姑娘的喜爱。
13.达格妮对城里人应诺的那件礼物先是“悄悄地企盼”,后来在心中“渐渐淡漠了”。这样写为下文音乐家用奇妙的方式送出礼物蓄势,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情节曲折变化,叙事波澜起伏。
14.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直接点明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没有点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音乐大师将最得意的作品作为礼物献给18岁的达格妮;更希望借此给予她面对生活的热情、信心和勇气。达格妮憧憬将来成就更好的自己后,与音乐大师相见。(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15.B
16. 游戏 波浪上
17.示例:“进”和“撞碎”读重音,三个“进”字连读,读出孩子冲到妈妈怀抱时的兴奋和快乐;“撞碎”,用欢快的语气,读出孩子和妈妈玩游戏时的有趣、快乐,表现母子之间相互依恋、相互爱护、其乐融融之感。
18.B
19.示例:孔夫子在讲学前,面对一群专心玩手机的弟子,就叫子路把他们手机收起来。讽刺了学生沉迷手机的不良现象,反映了手机已对未成年人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严重干扰。
20.(1)会使人变得更加孤独,影响人际关系。(2)打乱正常生活规律,影响学习、生活。(3)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4)使未成年人对现实亲情、正义感等的感知弱化,易被错误价值观误导。
21. 父亲让“我”背《鉴略》 《琐记》 庸医误人
22. 示例:B 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23.范文
与美好相遇
小雨拍打着小窗,我静静地靠在窗边,手捧轻薄一本书,翻开。轻呷几口泡好的茶,抿嘴。细细回味茶的苦涩与甘甜,等待茗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趁着这空隙,再次品读书中的一字一句,处处斟酌,渴望与作者产生共鸣。
雨声不再令我烦躁。渐渐的,心沉下来,书中的浮沉扣人心弦,与雨一起,奏出美轮美奂的乐曲。
刚入校园时,要进行一次体育测试,虽然内心极不情愿,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那天下午,阳光不燥,微风正好,而我感到很闷热。做完项目后,我狼狈不堪地坐在树下,汗水迷住了双眼。双腿耷拉着,满身的疲惫,回想起刚刚的那一幕,依然觉得不可思议。在口哨吹响之后,我尽力迈大自己的步伐,加速。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力也渐渐有些不支了。就在我想要放弃时,想起了“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满面灰尘遍体伤痕地站起来。”我不断督促自己向前,终于,跑完了这800米。我满意地笑了。
在书店中漫无目的地转悠,想找到一本消磨时光的书。在书架上,顺手抽出一本,白色的封面使我对这本圣洁之书的兴趣越发浓厚。坐在楼梯转角处,细细翻看起来。竟不料一股睡意卷席而来,打了哈欠,昏昏睡去。睡梦中,总感觉有人在扰我清梦,不耐烦地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导购员,脾气瞬间消散。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导购员瞥了我一眼,轻哼了一声,踩着高跟鞋走过去了。心里一时郁结,买下了这本《送你一颗光芒海》。回到家后,躺在床上,无聊地翻来覆去,瞥见这本书在角落里静静地躺着,深吸了一口气,翻开书的扉页,阅读起来。
书就像一个最懂你的朋友,在最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它也许是旷野里一朵很小的花,也许是冬日里的一盏灯笼,又或许是苍茫大漠中的暮色,琐碎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福建省福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