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90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3900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设计
展开(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降水、降水的形式、降水的类型及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②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断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新闻“阿联酋试图通过造山促降雨”来设疑,引出降水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②结合乡土地理,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晋江东石为中国伞都的优势,让学生做地理小顾问设置雨伞、阳伞销售公司的形式来分析降水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上台读图、指图、用图分析解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时事新闻、乡土地理,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利用读图、指图、用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②世界降水分布的分布规律。
2.难点
①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②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
【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雨。(分析降水与降雨的区别)
一、降水的形式
呈现雨、雪、冰雹等图片,其中降雨是最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小组接龙】判断降水的天气符号,分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划分依据(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多少用什么测量的?(雨量器)的操作流程,通过漏斗收集雨水到储水瓶,将储水瓶中的水倒入量杯中进行测量,从而获取降水量多少的数值。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三、降水的类型
【情景设置】降水过多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降水过少,容易造成干旱、缺水问题。有一个土豪国——阿联酋,非常富裕,却因降水少而严重的缺水。让学生找到阿联酋的地理位置(西亚),针对缺水问题,人们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其中人工降雨是主要途径之一,2015年曾进行186次人工降雨。今年5月份,阿联酋突发奇想,企图造一座海拔1983米的高山来增加阿联酋的降雨量,让学生探讨是否可行?
是否可行取决于降水是如何形成的。
1.降水的形成过程。
联系生活体验,从冰箱当中把密封的饮料拿出来,其外壁覆有大量小水滴,冷饮未拆封,为何会有小水滴?从瓶子里跑出来?事实是来源空气中的水汽,空气中的水汽,我们没办法用肉眼看到,但是水汽一但遇冷以后会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小水滴、小水珠。同理,让学生分析,水汽往高空中跑,会出现什么现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液化为小水滴、小水珠,高空中的小水滴,小水珠为我们所看到的云,当云达到一定厚度,便会降落,形成降雨。)
降水的形成必须满足的条件:一、充足的水汽;二,气温下降(空气做上升运动)。
空气为何会做上升运动?空气做上升运动的原因有三种,我们依据空气做上升运动的原因,将降水分为三种类型。
2.降水类型
【连连看】让学生读书本74页文本内容,根据空气做上升运动的原因判断投影中的三幅图分别对应什么类型的雨。
①对流雨
空气受热以后蒸发上升形成的降雨。什么地区最容易产生?我们这个地方会不会产生对流雨?什么季节产生?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最容易产生?
②地形雨
气流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山脉阻挡,被迫做上身运动。左侧与右侧哪侧更容易形成降水?为什么?让学生为左右侧的山坡命名。
③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比较轻,被迫抬升而形成的降雨,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为锋面,因降水集中在锋面,故该种雨被命名为封面雨。
【解疑】让学生分析阿联酋造山促降雨的计划可行吗?为什么?(可行,
造山以后可使气流作上升运动,促进地形雨的形成。)造完以后,整个阿联酋的降水,都会增多吗?(迎风坡多背风坡降水少,取决于风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造价过高,千亿美元工程量大,最终未必能实现招商计划。(海拔1983米与晋江紫帽山341米进行对比)
四、降水的分布
提到降雨,有雨的情况,出门必须带伞,中国的伞都在哪?(晋江东石)现
有一家制伞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伞的销售公司,如果只考虑降水量,什么地
方适宜设置云散销售公司,什么地方适宜设置阳伞销售公司?(提示:雨伞用来
遮雨,雨伞销售公司应设置在降水多的地方,阳伞用来遮阳,阳伞销售公司适宜
布置在降水少的地方。)
【活动探究】让学生读图,为该伞销售公司出谋献策设计方案。
1.若只考虑降水,从纬度位置看什么地方是一件利于散销售公司?
2.若只考虑降水,在圈出的亚欧大陆地区,什么地方适宜卖雨伞,什么地方适宜卖阳伞?
3. 若只考虑降水,除了两极地区外,还有什么区域适宜买阳伞,它们的分布有何规律?
五、世界雨极旱极
全球最北的地方为北极,最南的地方为南极,那么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又分别该如何命名?
1.让学生读资料说出乞拉朋齐位置,降水特点,及其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分析乞拉朋齐降水多的原因。
2.让学生找出旱极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曾出现91年不降一滴雨的记录!)
(五)板书设计
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二.气温
三.降水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3.降水的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4.降水的分布: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③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
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六)小结。
(七)反思
经过教学思路的一再调整、改进,公开课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整堂课的知识探究性较强,逻辑思维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地理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生活,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用谜底导入新课,情境设疑是本节课的亮点,整堂课主要围绕两个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展开教学。情景一,利用新闻“阿联酋试图通过造山促降雨”来设疑,引出降水的形成过程及类型;情景二,结合乡土地理,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晋江东石为中国伞都的优势,让学生做地理小顾问设置雨伞、阳伞销售公司的形式来分析降水的分布规律;同时,在讲解降水量的单位过程中,结合测量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对降水的测量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课堂效果来看,本节课较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学生读图归纳能力的培养是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地理小顾问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上台读图、指图、用图分析解答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读图能力及归纳分析能力,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的实现了本节课的素养目标。在降水类型的判定这一环节,直接让学生阅读文本知识来解决相应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板书的条理性强。
当然,本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平时积极踊跃的同学在互动讨论的环节,有些怯场,不敢大胆发言。地理小顾问的情境设置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强调只考虑气候条件,不考虑人文条件再展开教学。小结完,可适当设置练习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64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共3页。
2021学年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的降水分布特点,世界的降水分布规律,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