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展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结构安排比较紧凑,上课之前有些许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好在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强烈,紧跟步伐,且基本达到了“老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效果,也按时按量完成了教学任务,自我评价是一堂很“实在”的课!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小组竞赛”部分的气氛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谈收获解疑问”部分,学生没有放开,没有畅所欲言,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很好的启发就草草结束了。在以后的课堂中一定注意改进,争取将每个环节都上到“精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继课题1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课题2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之后,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的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三个课题密切相关,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更加实际地体现溶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证明了学习溶液的必要性和应用性。
学情分析
在本课题中,学生将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并进行基本的化学计算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题所需的“百分比”、“百分数”等基本知识,所以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有很大的难度,学习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正确地运用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来分析和计算、解决溶液浓度的定量问题。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而帮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课前的实验小探究、课中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步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难点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仪器药品
硫酸铜固体,水,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
演示文稿
PPT
其他资源
课前实验探究视频、图片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时间
1.浓溶液与稀溶液
(5分钟)
导入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课件展示。
走进化学课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欲望的探究者!本周的课外探究小组是我们第四小组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探究内容,你能否有比他们更好的探究思路呢?
探究小组根据课本实验9-7配制了三种不同的硫酸铜溶液,通过观察你认为几号试管的硫酸铜溶液最浓?几号试管的溶液最稀?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有色溶液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深浅来判断其相对的浓和稀,那么对于无色溶液呢?对此,课外探究小组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设计了实验,请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刚刚我们通过颜色以及设计小实验的方法相对地判断出了某些溶液的浓和稀。那么这种相对的、大致的判断能否满足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实验的需求呢?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
小结:通过图片和生活经验我们了解到:常用的溶液都需要非常准确的浓度数据。其实表示方法很多,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观察,分析,举手回答
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其对科学实验的“有理有据”的体会!
初步体会溶液的浓度对生产、生活及实验的意义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简单计算
自主探究
(4分钟)
启发、小结、板书
(2分钟)
请同学们对着课本自主学习溶质溶质分数的定义和定义式,完成黑板上三种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若有疑问可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助。
请同学们对着课件检验自己的自学成果,全对的请举手!
通过刚刚的自学我们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定义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起总结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
先阅读书上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部分内容,完成黑板上三种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互查
仔细检查
思考,发言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
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通过简单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初尝收获仔细成果的喜悦,为后续探究增强信心!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定义的理解,提高理解层次。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20分钟)
自主探究
点拨、小结
小组竞赛
升级探究
合作、讨论
轻松一刻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我们学到的内容,对一些溶液进行准确的计算了。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例1内容,思考:1.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2.解题依据是什么?
课件展示,明确解题
同学们都轻松找到了解题思路,也就是说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三个量任意给出其中两个,便可轻松求出第三个量。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导出换算公式,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熟悉了转换公式,下面各小组间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检验成果,小组评价,给予掌声和奖励。
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明确了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的关系,有了以上知识储备,我们继续下面的探究:
向20g质量分数为10%的实验溶液中加入2g水,或加入2g食盐,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找出典型错误,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启发、小结:综上所述,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键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太棒了!下面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一想:将上述20g 10%的盐水中倒出一半,求: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自学,思考,举手回答。
认真学习和完善解题过程。
按要求自主学习
快速计算
检验成果,送出(收获)
掌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升级讨论,找出问题
思考、回答:准确找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思考,回答
。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及时全面地评价,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增进 同学间的友谊,也加强团队意识
激化矛盾,激发探究兴趣;相互答疑,加深理解!
让同学们自己找出本题的关键点,为其他类型的有关溶液计算打下基础。
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0分钟)
实验探究
合作探究
点拨小结
回头解决
综合演练
播放课外探究小组设计的实验视频,请同学们观察现场并思考表格内容(见课件)。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第3组实验中的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那么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又该如何求呢?有人提供了思路,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同意这种思路吗?(见课件“讨论”)
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我们可以如何求呢?
上述实验3中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在能求出来了吗?
板书、小结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考察经常和上节课所学的溶解度曲线相结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黑板联系(见课件)。
观察,思考表格内容,且发现问题:第3组实验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如何求呢?
讨论,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出看法,自主导出公式
思考、分享看法:没有已知温度,所以求不出!
笔记
认真思考、回答
自主实验,亲身体会;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引出后续探究,自然过渡!
从质疑中寻找真理,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老师引导,学生主体!
自主总结出该公式的局限性:已知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求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时才可用!
学以致用,直击中考考点!
课堂小结
(2分钟)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eq \f(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t,s: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谈收获解疑问(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谈谈你的收获,或疑问?
各抒己见
收获成果,收获自信;互解疑问,拓宽思路。
课后作业
完成学法大视野的相关内容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溶解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溶解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点拨总结,溶解度定义,投影展示,跟踪训练,交流讨论,巩固练习,梳理所学,盘点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溶解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溶解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授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