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9页。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卷 初 二 语 文 2020.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名称、班级、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 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8分)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根据要求答题。(6分) 时不时听人唱阿庆嫂,京剧味不足,但极投入。xún( ▲ )声步入一条短巷,唱却息了,而巷外湖荡汪洋,风正紧,水面微皱,芦絮起落如云。岸边排列无数船,其状似偌大的鞋。 ▲ , ▲ , ▲ , ▲ 。进了芦荡才知神秘莫cè( ▲ ),河道密布,港汊纵横,沿一处深入,芦苇愈来愈高,凉气袭身,万籁俱jìng( ▲ ),只听得橹声和蜂鸣,有几分惊奇也有些许紧张,想武陵桃yuán( ▲ )莫过如此吧。(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xún( ▲ ) 声神秘莫cè( ▲ ) 万籁俱jìng( ▲ ) 桃yuán( ▲ ) (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船就箭一般驶进芦荡 ②摇橹的大嫂问去哪儿 ③顺脚上去 ④说句船到哪儿人到哪儿吧①④③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④②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 ① ▲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②▲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③▲ ,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④▲ , ⑤▲ ”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⑥▲ ,⑦▲ 。”;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 ⑧▲ ”的赞叹;面对烟波清冷的江水,崔颢抒发的是“ ⑨▲ ? ⑩▲ ”的思乡之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几经波折,电影《姜子牙》终于在国庆假期上映,两天票房就破了6亿。 D.金秋的常熟是个收获的季节,2020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海虞铜官山拉开帷幕。 4.给下面新闻拟定一个标题。(15个字以内) (3分) ▲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袁鼎)昨天,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同时登上《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等多家央媒,全国目光再次聚焦这座不平凡的乡村。央媒为何同时关注这座村庄?从《人民日报》的报道标题《蒋巷村的变迁》可以窥见,央媒在蒋巷村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国富民的生动实践。 连日来,在蒋巷村的田间地头,来自央媒的记者们聆听常德盛“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脱贫致富经;实地考察村庄的产业生态和人居环境,与村民面对面交流。 《人民日报》在《蒋巷村的变迁》这篇报道中,记述了蒋巷人将洼地变良田,解决全村人吃饭问题;到解决温饱之后,把致富的目光投向工业,建起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和常熟第一家村级工业园,实现工业发家;再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全村过上“劳有丰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小康生活的故事。 蒋巷村生动演绎的“乡愁经济学”,成为新华社关注的重点——富起来的蒋巷不改农村本色,在全面小康道路上努力求索“绿色致富经”。一个集休闲、观光、研学等于一体的乡愁主题乐园正在加紧打造。5.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语段,回答问题。(6分) ①连续三夜,红军杷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③我注意到A 是很喜欢儿童的,经常被一群儿童跟随着。许多的孩子,当送信童子、号兵、传令兵、马夫等,被编成为红军正式队伍,名字叫少年先锋队。我经常看见A 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和他们很认真地讨论政治问题或者个人的困难,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 简析作者在第①段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2分)(2) 结合第②段中加点的内容,说说纪实作品的特点。 (2分)(3) 选段中的A是谁?除了喜欢孩子,尊重“红小鬼”,《红星照耀中国》还写了他的哪些事情?请至少写出两件。 (2分) 第二部分(4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5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6.赏析颈联中 “浮” “动” 两字的妙处。 (2分)7.诗人因何想和山翁同醉?说出诗人寄寓的情感。 (3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0题。(12分)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②之草堂,水及其半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刚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③,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④东山而归。故名之曰 “放鹤亭”。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①本文是作者遭受第一次政治生涯的打击,自乞外任后所作。②张君,张师厚,号云龙山人,隐士。③陂:(bēi)水边。④傃:向,沿着。8.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4分)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形容词,和睦 B. 名词,盒子 C. 动词,会合 D. 动词,合拢 ▲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动词,到……去 B. 动词,女子出嫁C. 副词,恰好 D. 副词,刚才 ▲ 9.异境之“异”表现在哪里?(4分)10..苏轼写鹤的任意翱翔,另有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4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家住长江路某小区的初二学生小川,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到“虞阅书房”。 【材料二】“虞阅书房”是虞山街道挖掘老城区既有存量建筑,吸引优质社会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位的全新探索。虞山街道致力将“虞阅书房”打造成一个集自助借阅、互动体验、文创休闲、交流品读、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阅读场所,以及循环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种资源服务、对接各类志愿实践项目的平台。“虞阅书房”以“高颜值、有内涵、能互动、可体验、便交流”来吸纳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走进书房,参与活动,传播文明,充分发挥出“阅读+”叠加效应,引导广大市民在流连书香的同时,感受新时代书房的别样温情。冯文澜表示,将携手市民一起将“虞阅书房”打造成常熟城市文明新地标。 【材料三】在“虞阅书房”,记者看到书房门口就有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持有市民卡即可与常熟市图书馆通借通还。可以通过扫码“福地虞山”微信公众号预约沙龙讲座或公益分享活动,在“微互动”栏目选择“虞阅书房”即可轻松实现网上预约场地,预约服务;可以抢位参与“虞阅书房”活动,自主组织活动;还可以加盟成为书房文化志愿者,积分可享礼遇回馈。11.根据【材料一】地图,以小川同学去过的“常熟文庙”为参照点,说明“虞阅书房”的 具体位置。(2分)1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内容,请分条概括“虞阅书房”发挥“阅读+”叠加效应的 主要做法。 (3分)13.小川同学想就初中生如何更好地在“虞阅书房”获得阅读体验,采访“虞阅书房”的负 责人。请你为小川拟出一个得体的采访问题。 (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7分) 我的师承 王小波 ①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②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③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④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至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⑤“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⑥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的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⑦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⑧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最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有时我也写点儿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人,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⑨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⑩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11)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米兰· 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撒落于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12)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家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我最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经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14.师承,指学术上、技艺上的一脉相承。说出作者的写作传承于文中提及的哪些几位先生。 (3分) 15.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优秀的翻译家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 (3分) 16.你是否认可作者在第⑩段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3分) 17.通读全文,说说我的文学师承鲜为人知的原因。 (4分) 18.揣摩第(12)段文末画线句,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4分) 第三部分(60+3分)19.作文。 (60分,另有书写分3分) 生活是面多棱镜,具有多样性。成功的另一面或许是心酸的失败,繁华的另一面或许是文明的衰落。生命亦如此,严厉之人也会有柔软温情的另一面,弱小生命也会有坚毅勇敢的另一面……多一种角度观察世界,观察身边的人,我们常常会有意外的发现。请以“ 的另一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卷上;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等4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25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