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导学案
展开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它的算法,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本节课在教案设计上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做好课前的铺垫工作。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算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课前安排一些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题,目的是让学生计算后总结算法,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环节中多次设疑,让学生自己尝试列式计算,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找出最优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及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及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课件出示口算题。
口算。
13×3=
130×3=
1300×3=
2.导入新课。
老师: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用竖式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直接说出每道题的结果。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
20×3= 200×4=
30×3= 9×30=
5×40= 70×0=
600×2= 800×3=
答案:60 800 90 270 200 0 1200 2400
2.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20×6= 130×9=
1500×3= 480×3=
答案:2520 1170 4500 1440
3.判断。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0×0=0( )
(4)因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2个0。( )
答案:(1)√(2)×(3)√(4)×
二、
探究新知。(2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6。
(1)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
(4)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2.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老师板书: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1)理解题意。
(2)交流: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280×3≈900,大约得900。
(4)学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学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2.学生讨论:第二种更简便。
学生讨论交流: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
巩固练习。(5分钟)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举例,认真观察,大胆尝试体验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找出不同算式算法的异同点,从而明白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导学精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5《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练习: 这是一份【导学精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5《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练习,共5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巩固练习,及时反馈,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