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自然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石油与国家安全课件鲁教版
展开一、石油的价值1.石油的概念:赋存于地下岩层中,以___________为主混合而成的可燃性液体矿物。2.石油的价值:(1)石油的用途。石油既是主要的_____,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地位:世界上超过80%的石油被用作燃料,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____。(3)石油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关系到国家的_____命脉和_____安全。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1.石油的地质分布规律:
2.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1)分布特点:分布极不均衡,已探明储量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和近海。(2)具体分布。
3.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内陆盆地,以及渤海湾、东海、南海北部大陆架上。
【探索应用】下图为2018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分布图,据图总结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提示: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和美洲。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1.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2.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1)世界石油的生产地分布相对集中。
(2)世界石油的消费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
(3)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①决定了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地位:世界石油贸易量占石油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亚太、北美和欧洲进口石油最多。②世界石油贸易:主要通过_____来实现。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好望角、_______运河等成为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
3.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1)我国石油生产起步___,但发展快。(2)进入21世纪,我国石油科技紧跟世界步伐,石油勘探和_____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石油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已经跨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_________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开始出现不足且缺口扩大,石油进口数量逐年_____。
(4)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_______国。(5)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警戒线,201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9%。(6)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___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探索应用】下图为“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预测柱状图”,简述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的原因。
提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1.石油安全的重要性:
2.维护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措施:(1)积极开展_____________,加大海外石油投资。(2)有效实施石油进口_____化战略。(3)努力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4)通过扩大_______结算、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_____权和话语权。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国内措施:(1)通过_________,稳定石油产量。(2)通过倡导节约用油,大力推广_____技术。(3)发展_____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推广以电代油、以气代油、以煤代油,努力降低石油消耗。(4)通过建立国家_________基地,提高石油储备水平,增强抵御极端风险的能力。
【探索应用】下图为我国首批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描述我国首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提示: 分布特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原因:临海,道路网密集,海陆运输方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石油需求量大。
基础考点1 石油与国家安全【研析考题】例题 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 %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解析】(1)选B,(2)选A,(3)选C。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第(2)题,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煤制油企业仍然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在地表水匮乏地区,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煤制油企业的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第(3)题,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
【关联知识】关联1 石油危机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关联2 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1)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①采用科学方法开采。②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③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④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⑤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对点训练】 读中国、印度、美国和日本石油需求趋势(含预测)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中国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图示时间甲国石油需求趋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②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③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④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能源需求量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晚期,原油需求增速与经济增速相关性很高,不过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原油需求增速在工业化中期略低于经济增速。由于经济转型,日后原油需求增长率会进一步放慢。读图分析可知,乙曲线在2030年之前,石油需求量在上升,在2030年之后,需求量下降,乙符合前面所述。第2题,目前,美国、中国、印度为全球原油需求前三甲。甲为美国,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原因是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与新能源的替代;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中无判断信息;美国处于工业化后期。
(2020·遂宁模拟)“一带一路” 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是中国海外石油进口的主要源地之一。2010-2015年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三国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保障度分别为3.39%、0.22%、9.19%;三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依赖度分别为13.39%、88.24%、6.83%。蒙古与上述国家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读亚洲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完成3~5题。
3.材料中三个国家的石油生产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蒙古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B.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蒙古C.哈萨克斯坦 蒙古 俄罗斯D.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蒙古
4.与从中东进口石油相比,我国进口上述三国石油的优势有( )①风险小②油质好 ③运输成本低④储量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蒙古国石油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其原因不是因为( )A.石油储量较小B.地理位置限制C.本国经济落后D.中国进口量大
【解析】3选B,4选B,5选A。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的石油生产量依次由大到小。第4题,与从中东进口石油相比,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地理位置邻近,进口石油的运输成本低、陆上运输不经过海域,风险小,但中东的石油油质更好、储量更丰富。据此分析①③正确。第5题,蒙古国石油出口高度依赖中国,是因为蒙古国为内陆国,且本国经济落后,虽然其石油储量大但耗用石油少,而相邻国家中,只有中国需求多、进口量大,据此分析选A。
基础考点2 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研析考题】例题 可再生资源与区域发展(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所以与煤炭相比,风能对环境污染小,并且是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占地少,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第(2)题,从材料可以看出瓜州号称“世界风库”,风能资源丰富,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瓜州周围沙漠、戈壁广布,地形平坦。第(3)题,瓜州地处西北,人口较少,能源需求量小,离中国东部的市场较远,当地基础设施、交通落后,技术水平较低,资金实力也不足。第(4)题,风电场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关联知识】关联1 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联2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随着化石燃料濒临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关联3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思路(1)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节流”。
【对点训练】 (2020·昆明模拟)海上浮动核电站(如图)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等提供稳定的电力。我国计划于2021 年率先在渤海和南海部署此类核电站。据此完成1、2题。
1.与传统的海上柴油发电站相比,浮动核电站的主要优势是( )A.发电成本低B.清洁可再生C.建设难度小D.资金投入少2.我国选择在渤海和南海率先部署浮动核电站,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B.能源C.原料D.市场
【解析】1选A,2选D。第1题,海上浮动核电站为小型核反应堆,利用核原料发电高效,发电成本低,A正确。核电不是可再生能源,B错误。建设难度比普通发电难度大,C错误。资金投入大,D错误。第2题,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结合的一种移动式小型核电站,我国在渤海和南海率先部署浮动核电站,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需要,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偏远岛屿、大功率船只提供动力。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该国积极开发太阳能资源。2018年,由中国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总承包的太阳能电站项目落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城市迪拜。该电站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的太阳能电站。下图示意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
【关键词句】油气资源、人均碳排放、太阳能【命题导向】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高考新命题】(1)简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他地区相比,分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迪拜郊区建太阳能电站的有利条件。
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综合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靠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电力消费市场广阔;布局在城市郊区,输电距离近;城市周边基础设施较完善;靠近海港,便于运输太阳能电站建设所需的物资;地表平坦开阔,可用于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荒地面积广,地价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母材料】 观察生产生活,搜集并选取与保障能源安全以及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案例,结合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地理知识、原理、规律进行迁移与运用,建立逻辑思维链条,进行思维发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资源拓展】1.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太阳能利用形式。
(2)太阳能的优缺点。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地荒漠化,长期渐进,生态退化的影响,更新障碍,二实施生态修复,人类活动,解题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课时对点练,石油的价值,碳氢化合物,工业原料,石油资源的分布,委内瑞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教学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