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
    1.(2分)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中学生人体密度约为1kg/m3
    C.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m3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2.(2分)下列有关物理学史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汤姆生——电子
    B.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哥白尼——地心说
    D.阿基米德一—阿基米德原理
    3.(2分)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
    A.新型消防服 B.自行车的车架
    C.汤锅的锅体 D.便携式水果刀
    4.(2分)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将海绵压扁 B.冰熔化成水
    C.杯中的水喝去一半 D.将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
    5.(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在分子、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分子
    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6.(2分)下面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瞬间静止,此时蹦蹦杆受力平衡
    7.(2分)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甲图到乙图(  )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8.(2分)一个质量为500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2.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1.33×103kg/m3
    C.1.5×103kg/m3 D.2×103kg/m3
    9.(2分)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B.
    C. D.
    10.(2分)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分)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没在水中,其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状态立于水中,则(  )

    A.乙瓶也可能悬浮立于水中
    B.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
    C.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
    D.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
    12.(2分)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3分)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a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b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   ,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   。通过比较你觉得   (选填“a”或“b”)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

    14.(5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积为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变大/变小/不变),其密度为    g/cm3;小明实验探究小组探究了化验室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    g,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    (Ⅰ/Ⅱ/Ⅲ)区。(ρ酒精=0.8g/cm3)

    15.(1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细线d恰好断开,那么,小球将    (沿轨迹BC自由下落/沿轨迹BD继续运动/沿轨迹E做匀速直线运动/沿轨迹BF继续上摆)。

    16.(1分)如图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此时桌面的   高。

    17.(2分)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   N和   N。

    18.(5分)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所用的设备。

    (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目的是为了    压强,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    摩擦;(增大/减小)
    (2)在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将土压实后,土的密度    (变大/变小);
    (3)在图丙中,“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变大/变小/不变)。
    19.(4分)小璇和妈妈一起搭乘高铁去旅游,细心的小璇发现乘客都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因为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   ,压强较   ,安全线内的人很容易被“吸”向列车。关闭发动机后列车仍能继续行驶,是由于列车具有   ;如图列车车身线条流畅优美,车头颇像子弹头是为了   阻力。

    20.(2分)如图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当两容器内液面相平时,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此时两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   p乙,p'甲   p'乙(以上均选填“>”/“=”/“<”)。

    21.(4分)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将一只鸡蛋浸没在水中。向水中缓慢加盐,直至盐不能再溶解为止。鸡蛋受到浮力F随盐水密度变化的图象如图(ρA=ρ水)
    (1)当盐水的密度小于ρB时,鸡蛋处于   (漂浮/悬浮/沉底)状态。
    (2)盐水密度由ρB增大到ρC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变大小/不变)。
    (3)鸡蛋的重力为   ,则鸡蛋受到的最小浮力F=   。(用已知字母表示)。

    三、解答题:(第23题4分,第24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49分)
    22.(4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小球从粗糙斜面上滚下,请画出小球所受摩擦力及其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的受力示意图。
    23.(4分)为了尽可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多地警方利用如图所示的测温巡逻机器人辅助日常巡逻,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20kg,空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7.5×10﹣3m2;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40kg的重物,匀速行驶时所受摩擦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
    (1)图中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

    24.(6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密度为1.5g/cm3的圆柱形物体A,将其慢慢浸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在溢水口下方放置一个空烧杯,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A的下表面下降的高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求:
    (1)物体所受最大浮力;
    (2)求图乙中Fx的值为多大;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Fx=1.2N,则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25.(6分)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6)如图丁所示是小明用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简易密度计,该简易密度计刻度部分的A、D两点的测量范围是1.0g/cm3~1.6g/cm3,将其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D的中点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0g/cm3;
    (7)如图戊所示是三位同学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则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精确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选填序号)。
    26.(9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氆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    关系。
    (3)刚开始小英做第Ⅰ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0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
    (4)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写出其中一点)。
    (5)小芳在做如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N。
    (6)在操作过程中小英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平衡/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

    27.(4分)在探究得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后,小强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请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如图中的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    ;
    (2)如图中的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浸入其中,直到    ,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2;
    (3)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利用ρ水、h1、h2等表示);
    (4)按照图所示实验过程,所测盐水的密度偏    (大/小)。

    28.(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器材有一只弹簧测力计、三种规格的注射器和一把刻度尺

    (1)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压强的定义式,实验中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则应该换用注射器    (选填“A”、“B”或“C”)来进行实验;
    (3)如图甲方案,①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为L;
    ②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则测出的大气压值p=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4)小花发现,此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花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空气
    ②刻度尺的读数没读准
    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小李同学为了排除摩擦力的影响,改进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将注射器固定在水平桌面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则他计算大气压值的公式应该表示为p=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29.(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分析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分析③⑤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    (偏大/偏小);
    (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强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发现物体浸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得出了和小月不一样的结论。老师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表面有a、b、c、d四个挂扣,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Ⅰ、用弹簧测力计挂a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
    Ⅱ、用弹簧测力计挂    处,   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小强实验观察到    现象,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30.(4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地基沉降
    建在地面的房屋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就是因为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倾斜的。房屋下方的地层通常包括土层和岩石层,岩石风化、脱落形成的细小颗粒称为土粒,土粒很坚硬,很难被压缩。但土粒之间有很多孔隙。如图a所示,土由土粒和土粒间的孔隙构成,土中孔隙的总体积和土粒的总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与坚固的岩石层不同,外加压力时,土粒会发生移动。重新排列、靠紧,土的体积就变小了,如图b所示,房屋对下方地层的压力很大。土层被压缩,就造成了房屋的地基沉降,因此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勘测地层,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1)从土的构成看,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   减小的体积。
    (2)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本,烘干后测得密度为1.8×103kg/m3,已知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则土的孔隙比为   。
    (3)对上述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坐标图中画出e﹣p关系图象
    压强p/105Pa
    1
    2
    3
    4
    孔隙比e
    0.45
    0.42
    0.40
    0.39

    (4)若该房屋的重力为1×107N,地基面积为40m2,下方土层厚度为6m。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为   m。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
    1.(2分)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中学生人体密度约为1kg/m3
    C.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m3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所受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故A错误。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故B错误。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密度约为1.0×103kg/m3,则体积为V===0.05m3,故C错误。
    D、中学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即0.02m2,故双脚面积S=0.04m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10N/kg=500N,压强p===1.25×104P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2分)下列有关物理学史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汤姆生——电子
    B.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哥白尼——地心说
    D.阿基米德一—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解答】解: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最早发现了电子。故A正确;
    B、卢瑟福最早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几千年的“地球中心论”提出巨大挑战。故C错误;
    D、阿基米德提出阿基米德原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物理学家成就的了解,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难度不大。
    3.(2分)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
    A.新型消防服 B.自行车的车架
    C.汤锅的锅体 D.便携式水果刀
    【分析】根据陶瓷的特点分析其用途。
    【解答】解: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
    A、新型消防服的特点与该陶瓷的特点相同,故A正确;
    B、自行车的车架必须用坚硬的材料来制作,故B错误;
    C、汤锅的锅体必须是热的良导体,该陶瓷不具备该特点,故C错误;
    D、水果刀需要一定的硬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4.(2分)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将海绵压扁 B.冰熔化成水
    C.杯中的水喝去一半 D.将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解答】解:ABD、海绵压扁、冰熔化成水、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只是形状、状态或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故ABD不符题意;
    C、杯中的水喝去一半,所含物质减少一半,质量减少,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属于基础题型。
    5.(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在分子、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分子
    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分析】①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②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③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④为了探究物质的结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已知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解答】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在分子、原子和电子中,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
    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光年为光走一年的距离,可知光年是长度单位,故C错误;
    D、科学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微观结构与宏观世界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6.(2分)下面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瞬间静止,此时蹦蹦杆受力平衡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
    【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但它总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运动前助跑,跳远运动员在腾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跳得更远,利用了惯性,故B正确;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即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阻力,故C错误;
    D、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受重力,此时蹦蹦杆受力不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2分)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甲图到乙图(  )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分析】(1)根据F=pS判断压力的变化;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重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然后分析判断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解:因为大气压p不变,S变大,根据F=pS,压力F变大;因为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力的辨别、压力的计算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8.(2分)一个质量为500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2.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kg/m3 B.1.33×103kg/m3
    C.1.5×103kg/m3 D.2×103kg/m3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出盛满水时水的质量,根据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再由题意求出盛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根据即可求出某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由题知m瓶=500g=0.5kg,则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m1﹣m瓶=1.5kg﹣0.5kg=1kg,
    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盛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m液=m2﹣m瓶=2.5kg﹣0.5kg=2kg,
    则某液体的密度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分析出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进而求出瓶子的容积大小。
    9.(2分)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B.
    C. D.
    【分析】利用以下两点知识分析解答:
    (1)流体的压强特点是: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解:
    A、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D、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水平吹气时,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直管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从竖管中涌出。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物理现象,以及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多观察,多思考。
    10.(2分)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解答】解: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钩码的重力作用在钩码上,二力的作用不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等,故B错误;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熟知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关键。
    11.(2分)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没在水中,其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状态立于水中,则(  )

    A.乙瓶也可能悬浮立于水中
    B.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
    C.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
    D.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
    【分析】(1)根据悬浮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还跟体积有关,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3)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搞清橡皮膜所处的深度h,并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比较两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4)根据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化判断瓶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化,然后根据F浮=ρ水gV排判断受到的浮力变化。
    【解答】解: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
    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AD错误;
    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重点是观察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12.(2分)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分析】(1)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进而得出球的质量;
    (2)小球浸没在甲溢水杯液体中,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故可得出小球的密度;
    (3)据小球在乙中漂浮,据小球的密度,结合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计算乙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由题意知小球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乙=G=G排,故m=m排=50g;
    由题知,在甲中小球下沉,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据ρ=可得:
    v=v酒精===50cm3;
    所以小球的密度是:
    ρ球===1g/cm3=1000kg/m3;
    因为小球在乙中漂浮,所以
    F浮=G本身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m排g=ρ乙gV ①;
    且G本身=ρ球gV ②;
    故将①②带入F浮=G本身可得:
    ρ乙gV=ρ球gV
    所以ρ乙=ρ球=×1000kg/m3=1.1×103kg/m3
    故②③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涉及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阿基米德原理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3分)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a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b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 水 ,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 分子间有间隙 。通过比较你觉得   (选填“a”或“b”)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其目的是密度大的液体在下方。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b小组的实验更好,理由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b的变化明显。
    故答案为:水;分子间有间隙;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
    14.(5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积为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其密度为  4×10﹣3 g/cm3;小明实验探究小组探究了化验室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  3 g,甲液体的密度  大于 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  Ⅲ (Ⅰ/Ⅱ/Ⅲ)区。(ρ酒精=0.8g/cm3)

    【分析】(1)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所含氧气减少,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由于氧气是气体,所以无论质量用去多少,剩余的氧气也都会充满整个容器,则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气瓶的容积,根据可求出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2)由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m甲=6g时,V甲=4cm3,根据可求出甲的密度,再根据m=ρV,即可求出2cm3的甲液体的质量,同理m乙=6g时,V乙=6cm3,根据,可求出乙的密度,进而将甲乙的密度进行比较,即可知道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将酒精的密度大小跟甲、乙液体密度比较,若酒精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Ⅲ区;若酒精密度大于甲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Ⅰ区;若酒精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且小于甲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Ⅱ区。
    【解答】解:(1)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所含氧气减少,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
    氧气瓶内原有氧气的质量为:m氧=ρ氧V瓶=6kg/m3×0.5m3=3kg,
    用去之后剩余的氧气质量为:,
    由于剩余的氧气仍然会充满整个氧气瓶,故剩余的氧气体积还是等于氧气瓶的容积,
    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4×10﹣3g/cm3;
    (2)由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m甲=6g时,V甲=4cm3,
    则甲的密度为:,
    则2cm3的甲液体质量为:,
    同理由图像可知m乙=6g时,V乙=6cm3,则乙液体的密度为:,
    所以
    (3)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所以,
    因此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Ⅲ区。
    故答案为:变小;4×10﹣3;3;大于;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的理解,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图像中求出甲乙的密度大小。
    15.(1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细线d恰好断开,那么,小球将  沿轨迹BD继续运动 (沿轨迹BC自由下落/沿轨迹BD继续运动/沿轨迹E做匀速直线运动/沿轨迹BF继续上摆)。

    【分析】分析小球到达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于小球以初速度v0释放,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小球的速度恰好为v0;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小球由于惯性沿原来方向继续运动,同时小球受重力作用而下落;所以,小球将沿轨迹BD运动。
    故答案为:沿轨迹BD继续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B点的运动状态。
    16.(1分)如图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此时桌面的 东南 高。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这个特点,制成重锤,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解答】解: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说明东边高,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
    说明桌面南边高,因此桌面东南高。
    故答案为:东南。
    【点评】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重锤线与水平面垂直时,桌面是水平的。
    17.(2分)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 0 N和 5 N。

    【分析】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之间的受力情况;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得BC受力情况。
    【解答】解:对A受力分析,A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与B相对静止,故AB之间不受摩擦力,摩擦力为0N;
    同理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C对BA的支持力,水平的拉力,以及C对B的摩擦力,由于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BC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BC=F=5N。
    故答案为:0;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摩擦力的分析,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
    18.(5分)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所用的设备。

    (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目的是为了  增大 压强,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  增大 摩擦;(增大/减小)
    (2)在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将土压实后,土的密度  变大 (变大/变小);
    (3)在图丙中,“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小,其密度越大;
    (3)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1)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用压路机碾压地面的过程中,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将土压实后,土的质量不变,但土的总体积减小,由密度公式ρ=可知土的密度变大;
    (3)当“小黄”推土机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1)增大;增大;(2)形状;变大;(3)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压强和摩擦力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19.(4分)小璇和妈妈一起搭乘高铁去旅游,细心的小璇发现乘客都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因为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较 大 ,压强较 小 ,安全线内的人很容易被“吸”向列车。关闭发动机后列车仍能继续行驶,是由于列车具有 惯性 ;如图列车车身线条流畅优美,车头颇像子弹头是为了 减小 阻力。

    【分析】人在安全线以内候车是防止流体流速大压强小给人们带来伤害。
    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列车线条流畅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解答】解: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候车时,列车高速驶来,人和列车之间空气流动很快,压强很小,人被外侧的大气压压向列车。
    关闭发动机后,列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列车仍能继续行驶。
    列车车身线条流畅优美,车头颇像子弹头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大;小;惯性;减小。
    【点评】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考查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惯性等,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0.(2分)如图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当两容器内液面相平时,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此时两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 < p乙,p'甲 = p'乙(以上均选填“>”/“=”/“<”)。

    【分析】U形管压强计内液面的高度差表示的就是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这个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计算公式p=ρgh,根据公式结合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此时两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相同,即p′甲=p′乙;
    两容器内液面相平,甲液体中金属盒的深度大,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ρ甲<ρ乙,
    由图知甲乙的液面相平,且ρ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知道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21.(4分)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将一只鸡蛋浸没在水中。向水中缓慢加盐,直至盐不能再溶解为止。鸡蛋受到浮力F随盐水密度变化的图象如图(ρA=ρ水)
    (1)当盐水的密度小于ρB时,鸡蛋处于 沉底 (漂浮/悬浮/沉底)状态。
    (2)盐水密度由ρB增大到ρC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不变 (变大小/不变)。
    (3)鸡蛋的重力为 F0 ,则鸡蛋受到的最小浮力F= F0 。(用已知字母表示)。

    【分析】鸡蛋沉底说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当水中加盐,食盐溶化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在鸡蛋上浮过程中,重力不变,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盐水的密度小于ρB时,鸡蛋受到浮力,随着盐水的密度的增大而变大,但还没有达到浮力的最大值,则鸡蛋受到浮力小于鸡蛋受到的重力,处于沉底状态。
    (2)由图可知:在盐水的密度由ρB增大到ρc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
    (3)当盐水的密度等于ρB时,鸡蛋受到浮力最大,由于盐水的密度再增大,而浮力保持不变,所以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V排是减小,会小于鸡蛋的体积,即鸡蛋开始处于漂浮状态;
    由此可知:当盐水的密度等于ρB时,鸡蛋处于悬浮状态;则鸡蛋重力G=F0,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的体积为V=V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盐水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盐水的密度最小时,受到的浮力最小;
    即受到的最小浮力F=ρAV排g=ρA××g=F0。
    故答案为:(1)沉底;(2)不变;(3)F0;F0。
    ρρA ρB ρC
    【点评】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根据物体浮力随液体密度的变化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由此判断物体的浮与沉状态。
    三、解答题:(第23题4分,第24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49分)
    22.(4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小球从粗糙斜面上滚下,请画出小球所受摩擦力及其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根据A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判定汽车的运动状态,然后对C受力分析,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出示意图。
    【解答】解:(1)小球从粗糙斜面上滚下,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过小球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小球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下图:
    (2)由题和图示可知,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相对于A的位置,B的位置更靠前,根据惯性知识可知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
    木箱C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木箱C由于惯性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小车对C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的示意图要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此题难度在(2),根据惯性知识分析出木箱C的运动状态是关键。
    23.(4分)为了尽可能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多地警方利用如图所示的测温巡逻机器人辅助日常巡逻,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20kg,空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7.5×10﹣3m2;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40kg的重物,匀速行驶时所受摩擦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
    (1)图中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

    【分析】(1)知道机器人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G=mg求其重力;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自身重力,根据p=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先根据G=mg求出满载时的总重力,然后根据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
    【解答】解:(1)机器人的重力:G机器人=m机器人g=120kg×10N/kg=1200N;
    空载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F=G机器人=1200N,
    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6×105Pa;
    (2)机器人满载时的总重力:G总=m总g=(120kg+40kg)×10N/kg=1600N;
    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f=0.2×1600N=320N。
    答:(1)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5Pa;
    (2)机器人满载匀速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为320N。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力、压强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4.(6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密度为1.5g/cm3的圆柱形物体A,将其慢慢浸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在溢水口下方放置一个空烧杯,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A的下表面下降的高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求:
    (1)物体所受最大浮力;
    (2)求图乙中Fx的值为多大;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Fx=1.2N,则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分析】(1)根据图像读出圆柱体A的重力,根据G=mg算出圆柱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算出物体的体积,由F浮=ρ水gV排算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2)根据称量法F浮=G﹣F算出图乙中Fx的值;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FX=1.2N,根据称量法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算出该液体密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圆柱体A的重力G=6N,
    根据G=mg知圆柱体的质量为:
    m===0.6kg,
    根据密度公式ρ=知物体的体积为:
    V===400cm3=4×10﹣4m3,
    物体浸没时,V排=V,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4m3=4N;
    (2)根据称量法F浮=G﹣F知图乙中FX的值为:
    FX=G﹣F浮=6N﹣4N=2N;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FX=1.2N,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为:
    F浮′=G﹣FX=6N﹣1.2N=4.8N,
    根据F浮=ρ液gV排知该液体密度为:
    ρ液====1.2×103kg/m3。
    答:(1)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4N;
    (2)图乙中FX的值为2N;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FX=1.2N,则该液体密度为1.2×103。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和数据的能力,注意分析问题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要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做到灵活应用。
    25.(6分)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62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0.9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纯酒精 (选填“纯酒精”或“水”)。
    (6)如图丁所示是小明用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简易密度计,该简易密度计刻度部分的A、D两点的测量范围是1.0g/cm3~1.6g/cm3,将其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D的中点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0g/cm3;
    (7)如图戊所示是三位同学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则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精确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②①③ (选填序号)。
    【分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
    (2)在称量过程中,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平衡;
    (4)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
    (5)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根据酒精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其密度;根据酒精密度与医用酒精的密度关系判定所加液体的种类;
    (6)因为已知密度计的测量范围,则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得出液面在A和B点时密度计排开水的体积,则利用AC、CD两段的体积相等可得出液面在中点时的所测密度与液面分别在A、D两点时的密度关系,则可求得液面在C点时的所示密度;
    (7)密度计的特点是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而且分度值越小越准确。
    【解答】解:(1)调节天平在水平台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调节游码,即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水平平衡;故B正确;
    (4)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m=50g+10g+2g=62g;
    (5)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8g﹣62g=36g,
    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倒入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V=40mL=40cm3,
    酒精的密度为:ρ===0.9g/cm3;
    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6)密度计的重力不变,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也不变。
    设A、C、D三点显示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
    则可得:ρ1gV1=ρ2gV2=ρ3gV3=G
    约去g可得:ρ1V1=ρ2V2=ρ3V3=m
    V1﹣V2=﹣;
    V2﹣V3=﹣;
    由题意知,V1﹣V2=V2﹣V3;
    即﹣=﹣;
    可得:ρ2==≈1.23g/cm3,
    所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于1.30g/cm3;
    (7)密度计的特点是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而且分度值越小越准确;深度越深,相邻两密度值的间距越大;由题图可知密度计②所处的深度最深,相邻两密度值的间距最大,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最准确;密度计③所处的深度最小,相邻两密度值的间距最小,分度值最大,所以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精确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右;(2)B;(4)62;(5)0.9;纯酒精;(6)小于;(7)②①③。
    【点评】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26.(9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氆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关系。
    (3)刚开始小英做第Ⅰ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0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3 N.
    (4)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8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不用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写出其中一点)。
    (5)小芳在做如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2.8 N。
    (6)在操作过程中小英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平衡 (平衡/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不是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不是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图丙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根据图乙分析出拉力的大小,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出摩擦力的大小;
    (4)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木块与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5)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6)(2)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反向、等大、共线;物体在平衡状态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比较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由图丙知:2~6s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知此过程的拉力为3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3N;6~8s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由于压力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仍为3N,故第7s时,摩擦力为3N;
    (4)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此时示数为2.8N,即拉力为2.8N,故滑动摩擦力为2.8N;改进后,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5)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桌面,此时重心仍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而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所以摩擦力大小仍为2.8N;
    (6)在操作过程中小英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戊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斜向上的拉力,使得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的支持力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压力大小; (3)3; (4)2.8;不用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5)2.8;(6)平衡;不是;不是。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测力计读数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7.(4分)在探究得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后,小强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请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如图中的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  h1 ;
    (2)如图中的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浸入其中,直到  橡皮膜水平为止 ,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2;
    (3)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ρ水 (利用ρ水、h1、h2等表示);
    (4)按照图所示实验过程,所测盐水的密度偏  小 (大/小)。

    【分析】(1)(2)(3)小强的方法是利用水和盐水产生的压强相等,借助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4)橡皮膜发生形变,造成测量的水深度即h1变小,根据盐水密度的表达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小强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中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1。
    (2)如图中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浸入其中,直至橡皮膜水平为止,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2。
    (3)因为橡皮水平,说明盐水与水产生的压强相等,即:ρ盐水gh2=ρ水gh1,
    得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ρ水;
    (4)A到B的过程中,橡皮膜由向下突出变平,试管液面上升,造成测量的水深度即h1变小,故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故答案为:(1)h1;(2)橡皮膜水平为止;(3)ρ水;(4)小。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
    28.(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器材有一只弹簧测力计、三种规格的注射器和一把刻度尺

    (1)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压强的定义式,实验中研究的是大气对  活塞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的压力;
    (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则应该换用注射器  C (选填“A”、“B”或“C”)来进行实验;
    (3)如图甲方案,①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为L;
    ②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则测出的大气压值p=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4)小花发现,此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花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空气
    ②刻度尺的读数没读准
    ③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A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小李同学为了排除摩擦力的影响,改进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将注射器固定在水平桌面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G2,则他计算大气压值的公式应该表示为p=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分析】(1)实验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测得活塞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实验中选用注射器B,把弹簧测力计拉到最大,活塞没动是其受到大气的压力太大,而大气压在实验过程中没变化,根据p=可知得出所选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而选出应换用的注射器;
    (3)方案甲中,读出注射器的容器V及测量注射器的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这样便可求出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拉动测力计到活塞滑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活塞所受到的大气气的压力,根据p=得出测出的大气压值;
    (4)根据题意逐项分析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还是偏小;
    (5)如图丙的探究中,当活塞向左滑动时,它受到向左的拉力,其大小等于G1、向右的大气压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当活塞向右滑动时,它受到向左的拉力,其大小等于G2、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及向右的大气压力的作用。而整个过程的摩擦力不变,大气的压力也不变,据此得出大气压力,根据p=得出大气压强值。
    【解答】解:(1)实验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测得活塞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实验中选用注射器B,把弹簧测力计拉到最大,活塞没动是其受到大气的压力太大,而大气压在实验过程中没变化,据p=可知,所选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太大了,所以应换用注射器C来进行探究;
    (3)方案甲中,读出注射器的容器V及测量注射器的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这样便可求出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S=;
    拉动测力计到活塞滑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活塞所受到的大气气的压力,
    所以测出的大气压值p===;
    (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有残余空气时,活塞除了受到外部大气的压力外,还受到内部大气的压力,那么测力计所需的拉力会变小,那么测得的压强值变小;
    ②刻度尺的读数没读准,若是读小了,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若是读大了,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③活塞与注射器不完全密封,则所需的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即测得的压力变小,得出的压强值变小;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则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测得的压强值会变大;
    所以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①③,故选A;
    (5)如图丙的探究中,当活塞向左滑动时,它受到向左的拉力,其大小等于G1、向右的大气压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当活塞向右滑动时,它受到向左的拉力,其大小等于G2、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及向右的大气压力的作用。而整个过程的摩擦力不变,大气的压力也不变,所以有G1=f+F,G2=F﹣f,
    联立以上两式可知F=,
    大气压强值p1===。
    故答案为:(1)活塞;(2)C;(3)①有刻度部分的长度;③;(4)A;(5)。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压强测量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29.(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分析  ③④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分析③⑤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  偏大 (偏大/偏小);
    (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强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发现物体浸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得出了和小月不一样的结论。老师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表面有a、b、c、d四个挂扣,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Ⅰ、用弹簧测力计挂a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
    Ⅱ、用弹簧测力计挂  d 处, 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 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小强实验观察到  F1=F2 现象,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分析】(1)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所处的深度;
    (2)分析比较③⑤两次实验数据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3)根据物体上沾上水以及F浮=G﹣F示分析解答;
    (4))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测出浮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解答】解:(1)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所处的深度,③④两次实验符合要求;
    (2)分析比较③⑤两次实验数据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所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量法F浮=G﹣F示知浮力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由于物体上沾有一部分水,使得重力偏大,根据F浮=G﹣F示知则测得的浮力将偏大;
    (4)要探究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深度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步骤如下:
    Ⅰ、用弹簧测力计挂a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
    Ⅱ、用弹簧测力计挂d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
    若小强实验观察到 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③④;(2)液体的密度;(3)偏大;(4)d;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二条线处;F1=F2。
    【点评】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控制变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以及重力公式,是一道综合题。
    30.(4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地基沉降
    建在地面的房屋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就是因为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倾斜的。房屋下方的地层通常包括土层和岩石层,岩石风化、脱落形成的细小颗粒称为土粒,土粒很坚硬,很难被压缩。但土粒之间有很多孔隙。如图a所示,土由土粒和土粒间的孔隙构成,土中孔隙的总体积和土粒的总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与坚固的岩石层不同,外加压力时,土粒会发生移动。重新排列、靠紧,土的体积就变小了,如图b所示,房屋对下方地层的压力很大。土层被压缩,就造成了房屋的地基沉降,因此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勘测地层,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1)从土的构成看,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 孔隙 减小的体积。
    (2)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本,烘干后测得密度为1.8×103kg/m3,已知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则土的孔隙比为 0.5 。
    (3)对上述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坐标图中画出e﹣p关系图象
    压强p/105Pa
    1
    2
    3
    4
    孔隙比e
    0.45
    0.42
    0.40
    0.39

    (4)若该房屋的重力为1×107N,地基面积为40m2,下方土层厚度为6m。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为 0.36 m。
    【分析】(1)土中存在孔隙,压缩时能够将这些孔隙压缩掉;
    (2)设样品的质量为m,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烘干后样品和孔隙的总体积和实心的土粒体积,两者之差即为孔隙体积,根据e=算出孔隙比;
    (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画出图象;
    (4)根据V=Sh算出地基总体积,根据(2)孔隙比算出V土粒和V孔隙的体积,根据p=算出房屋对地基的压强,由图可知,此压强下对应的孔隙比,利用此孔隙比算出此时孔隙的体积,两次孔隙体积之差就是压缩的体积,根据△h=算出沉降量。
    【解答】解:(1)土中存在孔隙,压缩时能够将这些孔隙压缩掉,所以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空隙减小的体积;
    (2)设样品的质量为m,烘干后样品和孔隙的总体积为:
    V总==,
    实心的土粒体积:
    V土粒==,
    空隙体积:
    V孔=V总﹣V土粒=﹣,
    孔隙比:
    e===0.5;
    (3)取对应的孔隙比数据为纵坐标,压强数据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4)地基总体积为:V=Sh=40m2×6m=240m3=V土粒+V孔隙……①;
    =0.5﹣﹣﹣﹣②;
    由①②得V土粒=160m3,
    V孔隙=240m3﹣160m3=80m3,
    房屋对地基的压强为:
    p===2.5×105Pa,
    由图可知,此压强下对应的孔隙比约为e=0.41,
    即=0.41,
    V孔隙′=0.41V土粒=0.41×160m3=65.6m3,
    压缩的体积为:
    △V=V孔隙﹣V孔隙′=80m3﹣65.6m3=14.4m3,
    沉降量为△h===0.36m。
    故答案为:(1)孔隙;(2)0.5;(3)如图所示:(4)0.36。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此题在中考题中不是很常见,属于难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1/17 17:07:18;用户:张家港二中;邮箱:zjg2z@xyh.com;学号:41479226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相关试卷

    [物理][期末]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期末]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共21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卷,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