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八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展开【基础夯实】 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如图示意该省新中国成立前大洋溪村(今已废弃)和现在大洋溪村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大洋溪村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2.改革开放后,大洋溪村开始“下山”。到21世纪初,原来的大洋溪村房屋彻底遭废弃,是因为山下( )A.灾害更为稀少B.交通日益便利C.水源更为充足D.耕地日益肥沃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新中国成立前考虑的主要是地形因素,避开平坦的耕地,在一定坡度傍山而建,还可以抵御外敌。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现在的大洋溪村沿公路而建,主要是因为交通日益便利。
(2020·德州模拟)瓜亚基尔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斯河西岸,是厄瓜多尔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城市,背靠圣安娜山,近处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如图)。港口铁路通向首都基多,多条高速公路将基多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矿产品都在这里集散。现在该城市发展为“港城分离”模式。据此完成3、4题。
3.瓜亚基尔港发展成为厄瓜多尔最大港口的优势条件有( )①瓜亚基尔市服务功能强②铁路和高速公路交会的综合交通枢纽,陆上交通便利③国家欠发达,进口运输需求量大④紧靠圣安娜山,且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⑤瓜亚斯河在此处入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4.瓜亚基尔“港城分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阻隔B.港口和城市距离较远C.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壮大D.泥沙淤积旧港区废弃
【解析】3选D,4选C。第3题,瓜亚基尔港发展成为厄瓜多尔最大港口,优势区位是有大城市作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港口铁路通向首都基多,多条高速公路将基多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且瓜亚斯河在此处入海,经济腹地广;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矿产品都在这里集散,出口量大,港口运输需求大,国家欠发达,进口运输需求量小;紧靠圣安娜山不利于港口建设。第4题,港口附近临港产业发展,使港口设施占用空间扩大,“港区分离”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阻隔影响较小,港口和城市距离较近,材料没有提及泥沙淤积旧港区。
(2020·北京模拟)读图东京地铁线路发展历程,完成5、6题。
5.东京地铁网( )A.从单一路线逐渐形成方格状B.先修建环路后建设放射线路C.周末进入城区的客流更集中D.有效地促进城郊间人员流动6.东京地铁网络建设总是先于城市化进程,这样利于( )A.引导外围新城的建设B.依据人口的分布选线C.控制城市的占地规模D.产业园区在城区布局
【解析】5选D,6选A。第5题,从“东京地铁线路发展历程”分析,东京地铁网从单一路线逐渐形成方格、环形、放射状;先修建放射线路后建设环路;无法判读周末进入城区的客流是否集中;地铁网能有效地促进城郊间人员流动。第6题,东京地铁网络建设总是先于城市化进程,这样利于促进沿线城市化进程,引导外围新城的建设;人口的分布选线只是选线依据之一,地质、经济发展潜力等都会影响选线;东京地铁网络建设可能会促进城市的占地规模扩大;利于产业园区在城郊布局。
【加固训练】 地铁和轻轨构成重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图是重庆市已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重庆的轨道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以北轨道线路密度比长江以南密度大,是因为长江以北多平原,长江以南多山地②重庆的轨道交通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③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④重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新建轨道交通的沿线最可能出现( )A.中心商务区B.居民住宅区C.大型工业区D.城市绿化带
【解析】(1)选C,(2)选B。第(1)题,长江以北商圈分布多,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中心在长江以北,故轨道线路长江以北密度更大;图示明显看出重庆的轨道交通并不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以及交通通达度提高。第(2)题,新建轨道交通的沿线由于交通通达度提高,便于市民出入,所以最可能出现居民住宅区;而中心商务区在市中心,大型工业区在郊外,城市绿化带一般不靠近交通线。
7.(2020·天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1 000多年来,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如图1)是当地独具特色的聚落景观。图2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分析该地区形成这种“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聚落景观的原因。(2)19世纪中期以后该地这些古城逐渐衰落,分析这些古城衰落的原因。近年来,该地的一些城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发展旅游业。(3)请结合该地特色设计几个旅游项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解析】第(1)题,江浙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水运便利;民居傍水而建,用水方便、运输便利。第(2)题,该地这些古城依河而建,在历史早期水运较发达,对经济促进作用大;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京杭运河因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下降,沿岸城市聚落逐渐衰落;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等产品产地增加,竞争激烈,导致经济优势弱化。第(3)题,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可以发展特色美食品尝,体会当地饮食文化;展示体验传统手工艺,了解当地1 000多年传统手工艺历史;参观特色古建筑,欣赏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
答案:(1)该区域地势低平,降水充沛,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水运便利;民居傍水而建,用水方便。(2)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京杭运河因泥沙淤积,通航能力下降);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等产品产地增加,竞争激烈)导致经济优势弱化。
(3)下表,答案合理即可。
【能力挑战】 (2020·乌鲁木齐模拟)在良渚文明时期(距今4 500-5 300年),浙江就已经形成了相对浓郁的商业氛围。在隋唐时期,京杭运河(开凿后直抵杭州)成为南北方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如图为良渚遗址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良渚文明时期,浙江就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差异显著B.水陆交通较为便捷C.人口密集,市场广阔D.农耕发达,稻米丰足2.京杭运河的开通对隋唐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影响是( )A.调整农业结构B.扩大湿地面积C.促进南水北调D.减弱文化氛围
【解析】1选A,2选A。第1题,浙江靠山、临海,平原面积较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品种多样,因此产生了商品交换;古代良渚文明时期,航海技术不发达,对外交流也很少;良渚文明时期陆路交通并不发达;古代良渚地区附近多山,平地少,农业欠发达,不是人口密集区。第2题,京杭运河的开通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会增加桑蚕、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调整农业结构;农业发展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隋唐时期没有南水北调;京杭运河加强了地区之间的交流,文化氛围会增强。
(2020·营口模拟)石太铁路(太原—石家庄)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条铁路,穿越多条河流,与卢汉铁路(卢沟桥一汉口)交会于石家庄。石太铁路修建时的窄轨(1米宽)与采用国际标准轨(1.435米宽)的卢汉铁路不一致。下图为1907年中国北方部分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石太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 )①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②穿越多条河流③当时施工技术较低④(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早期石太铁路与卢汉铁路轨道宽度不一致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最可能是( )A.加速发展B.阻碍发展C.没有影响D.无法推测
【解析】3选D,4选A。第3题,修建窄轨成本较低,施工相对简单,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和穿越多条河流的路段窄轨能节省成本,加之当时(清政府)财政困难,因此石太铁路采用窄轨。第4题,石家庄地处正太铁路、卢汉铁路交会处,两条铁路的轨距不一致,导致进出山西的所有物资必须在石家庄重新装卸和转运,成为晋冀间物资转运枢纽,工商业随之迅速繁荣,加速其城市发展。
【加固训练】 (2020·南通模拟)2020年3月31日,南京市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举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建设框架协议》签约活动,决定将既有宁芜铁路沧波门至古雄段迁至主城外,并将原有非电气化单线铁路改为电气化复线铁路。图为“宁芜铁路扩能外绕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对南京市的积极作用是( )A.增加服务功能B.提升城市等级C.解决交通拥堵D.改善城区环境(2)宁芜铁路外绕对铁路规划的启示是( )A.为减轻噪音污染,铁路线应尽量远离城市B.为便于货物运输,铁路线应串联各工业区C.为方便市民出行,高铁站应布局在住宅区D.为减轻交通干扰,穿城铁路宜用立体布局
【解析】(1)选D,(2)选D。第(1)题,将既有宁芜铁路沧波门至古雄段迁至主城外,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改善城区环境,但不能解决交通拥堵;不能增加南京市服务功能、不能提升城市等级。第(2)题,铁路线远离城市会导致对外联系不便;各工业区分布比较分散,连接工业区的应该是公路;高铁站噪音大、占地广,应远离住宅区;为减轻交通干扰,穿城铁路宜用立体布局。
(2020·杭州模拟)“一市两场”,即一座城市同时运营两个民用机场。2020年底,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将竣工验收。据此完成5、6题。5.影响成都建设第二机场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B.科技C.市场D.环境6.第二机场选址普遍离市中心较远,有利影响有( )①方便城市居民出行②降低机场用地成本③减少城市噪音污染④优化城市产业结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5选C,6选B。第5题,成都作为西部内陆省会城市,人口数量多,交通出行需求大,随着经济发展,航空运输客货数量增加快,出入航班增多,单个机场已经难以满足航班起降,所以运输市场是建设第二机场的主导因素;机场建设投资大,土地、科技和环境不是促进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第6题,第二机场选址普遍离市中心较远,不利于城市居民就近出行;距城市远,地价较低;航班起降噪音大,距城市远可以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影响较小。
7.(2020·滁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源湾是中国六大深水良港之一,可全天候通航10万吨~4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北岸属于罗源县(自唐代建县,迄今已有1 000余年历史),建有多家钢铁、水泥、电力等生产企业;南岸属于连江县,有“中国海带、鲍鱼之乡”的美誉。如图为罗源湾区域影像图。
(1)说明罗源湾成为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2)判断图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发展成为罗源县城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为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指导意见”,计划在图中a、b两处实施填海造陆,规划建设渔民新村。请你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海水深,海湾岸线曲折,口窄腹大,利于船舶停靠;海湾内入海河流少,含沙量小,长年不淤;纬度较低,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有山地屏障,避风条件好;沿岸有宽阔平坦的海滩,便于筑港等。第(2)题,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发展成为罗源县城的地点是乙。乙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洁净;地处山间河谷盆地,东、南面有河流,是天然屏障,便于防御;距海岸较远,受海风、浪潮的影响小;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是古代陆上居民与海上渔民货物贸易的集散地。第(3)题,若在a处实施填海造陆,规划建设渔民新村,主要考虑a处海湾较封闭,面积较大;三面环山,可有效防风;距县城较近,靠近工业区和大型港口,便于居民就业。
海湾环境好,与外海联系方便。若在b处实施填海造陆,主要考虑b处海湾的封闭程度高,外侧有数个岛屿将其与罗源湾的宽阔水面隔开,有利于减少修建堤坝的费用;海湾的面积大,可以满足未来修建更多的住宅和配套基础设施的需要;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受台风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跟内陆的运输联系更加方便等。
答案:(1)海水深,海湾岸线曲折,口窄腹大,利于船舶停靠;入海河流少,含沙量小,长年不淤;纬度较低,终年不冻;有山地屏障,避风条件好;沿岸有宽阔平坦的海滩,便于筑港等。(2)乙。理由: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洁净;地处山间河谷盆地,东、南面有河流,便于防御;距海岸较远,受海风、浪潮的影响小;是古代陆上居民与海上渔民货物贸易的集散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森林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森林课件,共5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二荒漠化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二荒漠化课件,共4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常见的自然灾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八常见的自然灾害课件,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