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部编四(上)课文 第13课《精卫填海》知识点总结

    13部编四(上)课文 第13课《精卫填海》知识点总结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3部编四(上)课文 第13课《精卫填海》知识点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13部编四(上)课文 第13课《精卫填海》知识点总结,共25页。主要包含了相关资料,我会写组词,我会认组词,多音字,注释,课文大意,问题归纳,课文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二、我会写组词
    帝dì(帝王、帝都、称帝)
    曰yuē(答曰、美名其曰)
    溺nì(溺爱、溺死、溺水)
    返fǎn(返还、返修、往返)
    衔xián(衔泥、衔命、衔接)
    三、我会认组词
    少shà (少年、少爷、少女)
    四、多音字
    少shǎ (多少)shà (少年)
    五、注释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湮:填塞。
    六、课文大意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七、问题归纳
    1.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
    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3.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4.学完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卫鸟形象,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八、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被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往东海投小树枝、小石子,想要填平东海的故事,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
    九、教材课后习题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小石子或小树枝,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课外拓展:
    小古文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外西经》
    注释:①干:盾。②戚:斧。
    译文:刑天和黄帝争夺神的位置,黄帝砍断了他的头,把他的头埋葬在常羊山。于是刑天用乳头当眼睛,用肚脐当嘴巴,拿着盾和斧头挥舞。
    精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象征着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