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课件:3.7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课件:3.7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6-,网络梳理,高考必背,易混易错,反射弧,双向传导,突触间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在突触部位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5.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中枢都位于下丘脑;冷觉、热觉和渴觉都形成于大脑皮层。
( )1.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2016全国乙卷,4B)( )2.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不属于胞吐作用。(2015课标Ⅱ,3D)( )3.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大量的钠离子内流。( )4.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2016海南,19C)( )5.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4C)
( )6.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7.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016全国甲卷,3D)( )8.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2015海南,13A)( )9.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2016海南,17D)( )10.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因此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考向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2016全国乙卷,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1.有关反射及感觉的3个错混点(1)反射的完成路径为“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任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2)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3)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2.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3个错混点(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4个错混点(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迅速移走。(3)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移走。(4)异常情况:①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与某种有毒物质结合,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
考查角度1 考查反射弧组成和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1.(2016江西临川周练,10)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将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2.(2016河北保定月考,12)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B.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3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D.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无电位变化
解题模板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定策略 (1)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突触结构: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可谐音记忆为“粗—出”。(4)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实验题中会涉及。
考查角度2 考查兴奋传导机制的分析3.(2016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期末,4)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导学号06890018〛
4.(2016山东日照一模,2)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⑤上都可发生神经递质的活动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D.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技巧方法 兴奋传导机制的分析策略 (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2)指针偏转判断方法①有电位差——检测到膜电位,指针偏转。②无电位差——检测不到膜电位,指针不偏转。③偏转次数——指针偏转方向取决于电流的方向,产生几次电位差,指针偏转几次。
考向2以实验为基础,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1.(2016全国甲卷,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2016天津理综,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2.(2016天津理综,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 信号到 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 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 ,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 ,原因是 。〚导学号06890019〛
答案: (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解析: (1)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元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在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的传递,此处信号总体转变过程是: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2)褪黑素是松果体细胞释放的一种激素,故此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特异性强,只作用于其靶器官垂体。(3)由题图可知,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通过负反馈调节,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故血液中GnRH水平会降低。
1.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6个错混点(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缓慢地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肾上腺素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作用不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
(4)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5)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6)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2.有关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的4个错混点(1)对于动物生理学实验,通常要设置空白对照,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比较来更清晰地研究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2)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要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的各种条件也要一致。(3)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4)实验设计中注意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实验设计一般选幼小动物,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观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功能的实验时动物一般先饥饿处理,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动物的生活状况。
考查角度1 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1.(2016安徽六校一联,19)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2.(2016山东莱芜一中一模,27)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X除能分泌激素a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以及其他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高于正常值D.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并不是只有X和Y
解题模板 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同时又接受神经调节)、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考查角度2 考查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3.(2016江西丰城中学周练,11)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观察大鼠生长情况,结果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不应有时间间隔C.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D.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导学号06890020〛
4.(2016云南昆明一中强化六,10)瘦素是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科学家发现这种激素可以通过减少进食量,促进产热来减轻哺乳动物的体重。为了研究该激素的调节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系列实验。(1)实验一:给瘦素缺陷型小鼠注射适宜浓度的外源瘦素后,小鼠进食量减少。据此推测,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经 运输至靶器官,靶器官产生兴奋,经 传递至 ,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进食量。
(2)实验二:给健康的饥饿小鼠注射外源瘦素后,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升高。据此推测,瘦素通过调节下丘脑分泌 ,促使 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的 。这说明,瘦素可通过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降低体脂含量。 (3)综上研究,瘦素对哺乳动物体重调节是通过 方式共同完成的。
答案: (1)体液(血液) 传入神经 大脑皮层(饱觉中枢)(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新陈代谢(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解析: (1)由于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作用于靶器官;靶器官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给大脑皮层(饱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饱觉。(2)由于注射瘦素后,刺激机体产生甲状腺激素,说明瘦素可以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促进产热,降低脂肪含量。(3)上述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讲体液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促胰液素,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素,胰岛A细胞,肝糖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神经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低级中枢,头面部,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血管和腺体,结构与功能,细胞体,接受信息,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应答反应,非条件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热点专题9糖尿病与健康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胰岛B,肝糖原,非糖物质,神经递质,提高增强,与剂量呈正相关,利用和储存,自身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