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5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6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7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转化因子,DNA,1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大肠杆菌,2侵染细菌,1实验过程及现象,蛋白质外壳,RNA,不出现病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2)结论________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________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4.人类的探索结论: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_________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无D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浓缩培养的噬菌体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2016·江苏,10C)( )(2)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卷)( )(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13D)( )(4)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改编)( )
    (5)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013·海南,13C)( )(6)噬菌体的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2012·上海,11D)( )(7)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012·山东,5B)( )(8)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012·江苏,2D)( )
    2.生物的遗传物质(连线)
    格里菲思实验(实验一)与艾弗里实验(实验二)3个“不同”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的比较
    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总结
    (1)误认为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误认为艾弗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甚至认为DNA使小鼠致死点拨 ①格里菲思实验仅能证明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未具体证明“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②艾弗里实验所用方法为“化学分离提取法”而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所利用的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
    (2)误认为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或认为某一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点拨 ①真核生物(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中)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③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能正确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误差成因点拨 (1)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2)35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考点二 DNA的结构与复制
    巧记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3.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判断正误(1)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课标Ⅱ,5C)( )(2)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2013·全国卷Ⅱ,1A)( )
    关于碱基互补配对的四大规律总结
    1.DNA复制的准确性与影响条件
    (1)影响DNA复制的外界条件
    (2)DNA复制的准确性①一般情况下,DNA分子能准确地进行复制。原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②在特殊情况下,在外界因素和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可以造成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发基因突变。
    2.DNA复制中的有关计算
    (2)DNA复制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1.误认为DNA分子都是双链的或认为DNA分子中“嘌呤一定等于嘧啶”或认为嘌呤=嘧啶时一定为双链DNA分子。
    点拨 DNA分子一般为“双螺旋结构”,但也有些DNA分子呈“单链”结构,在此类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由此可见,双链DNA分子中嘌呤“A+G”固然等于“T+C”或(A+C)/(T+G)=1,但存在该等量或比例关系时,未必一定是双链DNA分子。
    2.误认为DNA复制“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点拨 细胞生物中凡存在DNA分子的场所均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其场所除细胞核外,还包括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及质粒。需特别注意的是DNA病毒虽有DNA分子,但其不能独立完成DNA分子的复制——病毒的DNA复制必须借助寄主细胞完成,在其DNA复制时,病毒只提供“模板链”,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场所、原料、酶、能量)均由寄主细胞提供。
    3.误认为DNA复制只能从头开始
    点拨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1)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但多起点并非同时进行;(2)图中显示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3)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复制速率。
    【案例】 回答与图1、图2相关的问题:
    (1)由图1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A、B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①边解旋边复制
    (2)图1中的酶1可使②氢键断裂,酶2可催化③氢键的形成。脱氧核苷酸必须在④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才能形成与模板链⑤互补的链。(3)图2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⑥e(填字母)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⑦f(填字母)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⑧f(填字母)部位。(4)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⑨细胞核;在复制完成后,A、B分开的时期为⑩有丝分裂后期。(5)若该DNA分子中,含有a个胸腺嘧啶,则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⑪a·(2n-1)个。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RNA的结构和种类
    2.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遗传信息的翻译①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②场所或装配机器:。
    3.中心法则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判断正误(1)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015·海南卷,11A)( )(2)真核生物基因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2014·海南高考,21)( )(3)基因B1和由其突变而来的B2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2013·海南高考,22C)( )
    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1)界定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2)辨析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数量关系①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②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理论上有61种。
    “三看法”判断与中心法则有关的模拟实验
    (1)“一看”模板①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DNA转录。②如果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RNA逆转录或翻译。(2)“二看”原料①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②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转录或RNA复制。③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3)“三看”产物①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RNA逆转录。②如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DNA转录。③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4)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复杂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注:若述及的物质并非蛋白质(如植物激素),则基因对其控制往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这一间接途径实现的。
    1.不能诠释基因表达计算中氨基酸∶RNA中碱基∶DNA中碱基中“至少”或“最多”,并认为所有细胞中均能进行“复制、转录与翻译”
    点拨 (1)基因表达过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1/3mRNA的碱基数目=1/6基因中的碱基数目。这个比例关系都是最大值,原因如下:①DNA中有的片段无遗传效应,不能转录出mRNA。
    ②真核生物基因中存在不编码氨基酸的非编码序列或非转录序列。③转录出的mRNA中有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并且合成的肽链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剪切掉部分氨基酸,所以基因或DNA上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多。(2)并非所有细胞均可进行复制、转录与翻译:①只有分生组织细胞才能进行“复制(当然也进行转录与翻译)”。②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进行转录、翻译、不进行复制。③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复制、转录、翻译”均不进行。
    2.不能准确界定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基因表达或误认为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均不能“同时”进行。
    点拨 (1)凡转录、翻译有核膜隔开或具“时空差异”的应为真核细胞“核基因”指导的转录、翻译。(2)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边产生mRNA边有核糖体与mRNA结合)。(3)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DNA及核糖体,其转录、翻译也存在“同时进行”的局面。
    DNA复制过程放射性追踪
    【典例】 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法。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    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    条链带有放射性。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单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    次,该细胞含有    个染色体组。(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
    【模板构建】 1.解答本类问题必严把四关
    2.DNA分子复制特点及子代DNA存在位置与去向分析
    (1)复制时期:有丝分裂间期(S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即新DNA分子总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即模板链),另一条链(子链)由新链构建而成。(3)2个子代DNA位置:当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两个新DNA分子后,此两子DNA恰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且由着丝点连在一起,即
    (4)2个子代DNA去向: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当着丝点分裂时,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子代DNA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微专题8同位素标记法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微专题8同位素标记法及其应用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专题3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专题3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课件,共20页。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1年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1年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肺炎双球菌,败血症,过程与现象,不死亡,R型活,S型活,S型死,转化因子,无毒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